農歷二月十九
恭迎觀音菩薩聖誕日
觀音菩薩,本名觀世音,梵語音譯為"阿那婆婁吉低輸"或"阿婆盧吉低捨伐羅",與我國漢族寺廟中的文殊、普賢和地藏菩薩一起,並稱為四大菩薩。在佛經中,稱觀音為大慈大悲的菩薩,受苦受難的眾生,只要誠心誠意地念誦其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其名即由此而來。
據說觀音菩薩生於夏歷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這三個日子都是虔誠的信徒大事燒香供奉的重要日期。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觀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觀音菩薩在中國民間受到最普遍、最廣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種圖像或造像中觀音菩薩的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也極大。因此觀音菩薩單獨列出。
當世間眾生在碰到各種困厄災難時,只要信奉觀世音菩薩,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時他就會“觀其音聲”而前來解救,使受難眾生即時得以脫困,所以這位菩薩的名號就稱為“觀世音”。
佛教中有關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很多,最流行的是《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一品集中敘述了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功德和能力,因此這部經譯出不久,這一品就被人廣泛傳抄,單獨流行,並且被稱為《觀世音經》。
按照佛教的說法,觀世音菩薩是一位救苦救難的大菩薩在《觀無量壽經》等宣傳西方淨土思想的佛經中,還說到觀音菩薩會隨同阿彌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因此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就更容易為人們接受。
在佛教各種菩薩像中,觀音菩薩像的種類最多,這大概與觀音菩薩有各種化身的說法有關。一般來說,當他作為‘西方三聖”之一,與大勢至菩薩一起隨侍於阿彌陀佛像身邊時,這時的觀音菩薩頭戴寶冠,冠上有化阿彌陀佛像。其他形相及衣物裝飾則與別的菩薩像沒有多大差別。中國佛教寺院中,在大雄寶殿供奉的主尊背後,常常塑有立於大海之中、鳌頭之上的觀音菩薩像。
這是依據佛經所說,觀音菩薩說法道場在南海之中的普陀洛伽山而創作。此時的觀音菩薩,大多被塑成一位中國古代仕女的形象,如上海玉佛寺、杭州靈隱寺等都是。有時觀音像旁,還塑有一個小小的童子像、童子面向觀音菩薩,雙手合十,這就是所謂“童子拜觀音”。這是按《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所說,善財童子由文殊菩薩指點,先後參拜五十三位“善知識”,而其中第二十七位即是觀音菩薩的故事而創作。
觀音菩薩贊
觀音大士駕慈航, 功德難籌亦難量,
無量劫前光明主, 救渡眾生除三障,
化現無數妙法身, 足踏蓮華游十方,
常懷慈心聞世音, 普施天淋甘露漿,
眾生大恩依怙主,無礙笑聲震魔網,
念念稱頌觀世音,利益有情在蓮邦。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诤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