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在修行期間,佛不斷地來鼓勵大家行善積德,同時呢也告誡大家因果的程序。
如是因如是果,也就是說,用什麼心態去造作同時也會展現出相應的影像。
這是佛的智慧了解了這一真相,慈悲向大家來宣說。
讓眾生減輕輪回的痛苦,也希望眾生停止惡性循環。
這樣恩恩怨怨糾纏不休,永無止境,毫無意義。
所以說佛再三地苦口婆心勸告。

我們眾生迷茫,不相信什麼是自然規律,什麼因果。
大家要知道這個自然規律,是由不得我們而改變這個規律。
這個規律永遠是在影響著我們。
也就是說這種無形的力量在主宰著我們。
所以說無論大家對此了解與不了解,相信與不信,都會與我們形影不離。

那麼如何能夠擺脫?
大家要知道不是擺脫,就是修成正果也是無法對這自然規律有所躲避。
第一,只要跑不出這個虛空,跳不出這個大自然這個圈圈,就沒有辦法躲避。
第二,在這個空間只要念起,自然就會現影。
也就是說這個自性只要起作用它是有規律性的,也就是說有程序的。
這個規律也是自性在作用。
比如,念起相現,這都是同時展現出來的作用,一點不亂。

為什麼說成佛了還會受到自然規律的約束呢?
大家要知道不是說成佛了就影去無蹤,或者來無蹤去無影,不是的。
《金剛經》裡面佛曾經告訴大家,諸法不說斷滅相。
啥意思,就是說這個相,就是塵世間的萬事萬物,它本來就是佛性在作用。
若是諸相斷滅,那麼佛性自然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那麼為什麼還要修行呢?
修行成佛是一種內心的一個境界。
能夠對事相徹底地了解,這樣在造作中能夠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內心對影像取捨自如,不會被任何影像所困。
也就是說,在造作的時候就是“起念”,不需造作就是回歸於“當下”。
大家要深刻體悟“當下”,這個當下也就是寂靜涅槃。
就是回歸於本體,如如不動,這就是超越。
這就是我們修行所要達到的目的。

極樂世界與地獄無來無去只在一念間。
大家要知道,這個“苦”是從何而來,主要的觀點在於無明。
也就是說迷茫,真假不分。
把這個四大假合所合成的形狀當成了“真我”。
其實是完全對此誤會。
從這個虛擬的“我”便產生了種種的欲望。
被這個欲望所困,這就是苦海。

希望眾親好自為之,清醒清醒好嗎。
我們要應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造作。
因為塵世間的一切,皆為幻像之中。
在這幻影之中絕不可取,千萬不要入戲。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