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善的使然是人性的根本,無關乎“包羅萬象”的左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社會中意識形態的折射面,從來都是多種多樣的,因為這和我們的人心起伏與思維方式的錯綜繁雜,緊密相連。

  

  人的本性都是以善為始終,但是心之演變與念想的轉換,完全取決於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習氣。大家都逃躲不了煩惱困擾,也完全受貪、嗔、癡、慢、疑習性所左右。我們妄自清高地以為獨善其身的時候,真正的起心動念與目的性恐怕也只有自己最清楚。很多時候,與其選擇更多的自我保護,以隱藏內心的不安全感侵擾與動搖的有所為時,倒不如選擇從容釋放我們內心本善的無為而為之會更顯灑脫。有時候太過於計較我們的善良是否被侵犯或是感覺被“欺騙”時,這種行善的初衷在計較的分寸感之間,還是會顯得薄弱與不干脆。

  一個社會,無論關系到他人還是關乎到我們自己,如果能讓我們的善良發酵和善心集結,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溫度的行為。暖的不僅是社會心,也溫暖了我們自己因各種不安全感而使內心禁锢的冰涼感。

  很多時候,能集結我們大家善心的事件或個人,且不論事情背後的虛與實,我們也應該肯定有此機會,能讓大家時常在抱怨社會人,社會心,寡情寡義的冷漠時,能夠肯定社會的溫暖感,也會讓我們因為時常怨聲載道而不安全感倍增的同時,能參與其中釋放我們的善良本性。這種釋放,就好比我們封閉已久,不見光亮的內心,打開了一絲縫隙,讓我們因為自己的善良,溫暖了自心而看見了光明一般。

  這種傳遞愛心的本身不僅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接納。我們接納更多的是因為敞開自己的內心而體會到的輕松與厚重感,從而也不僅僅局限在一味的不安全感或是懼怕之中。所以我們說,行善的本身,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

  一個社會的承載,會以很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就像昨天這種先是被愛心傳遞的共鳴影響和之後愛心故事背後的議論紛紛所刷屏一樣。很多時候,大家要學會理智的看問題,而不是在過於計較得失心之間去參與討論與評說。每個人在選擇兌現自己的善良時,其實歸根結底是在秉持我們的本性和初衷,做出最真實的反應而已。不要太過於把這種人性善良的本質面上升到大是大非的輿論當中。

  選擇善良的對人、對事,更多的是我們給與自己做人的交待而已。且不管我們付出愛心的事件或人物,背後故事的內容性或是復雜性,其實一開始的選擇權在於我們自己,關注或冷漠,想必也是大家內心本質的純善在作用。既然選擇相信,那麼愛心的集結,肯定會幫到有需要的人;另外一方面,哪怕事件本身有虛實,那麼對於我們的愛心,也無有大礙啊。一個事件或是一個人物的緣起,本身並不是問題,但是能讓我們大家感覺到有溫度的社會心,以及我們傳遞作為人的善的本性,從這樣的角度看,並無任何損失啊。

  事實上,選擇善或不善,最終我們都是在給自己一個答案。善的使然是人性的根本,它的作用真的無關乎社會“包羅萬象”的左右。當然,我們說做慈善的智慧,並不是指物質上的給予,或只是單一經濟上的幫扶,這樣不假思索的盲目愛心,有時候確實會有助長貪婪之心的反作用。

  所以,從佛法的認知及角度上,我們說要有慈善的智慧,是指不能把我們的善心發揚和傳遞,就理解為停留在經濟上的救助與幫扶層面,而是要認知到,真正的慈善,是對他人心靈的救助與精神的引領。做慈善講智慧,看問題也需要大家帶著智慧多角度的去看待、去理解、去包容。

  愛心的付出與傳遞從來都不是一個可以以得失去衡量的問題。我們付出的愛心,體現的更多是人性光輝的純潔與光明面,這種帶有溫度的人性本善,根本不需要和濃墨重彩的大是大非去相提並論。所以,大家不妨繼續我們的愛心傳遞與集結,但前提是,大家也要懂得,慈善也需要智慧的重要性!

  謹以此文祝願眾生安康,社會和諧,人心富足!

 

上一篇:福利|恢復腎氣,提升身體陽氣鍛煉方法!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知魔為心即解脫,斷除我執即除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