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
曾經英姿飒爽的父母,偉岸的身影正在日漸佝偻
你有沒有察覺
曾經意氣風發的父母,在你面前正變得小心翼翼
我們似乎還沒來得及做好准備
父母,就老了......
比起年老,他們其實更害怕生病
比起死亡,他們更怕給子女添麻煩
01
和死神爭丈夫、爭兒子,她三次都輸了
85歲的王奶奶坐在床沿給撲克牌排隊,是她每天除吃飯外必做的事兒。四年前她最後一個兒子去世後,她就每天擺撲克。
兩個兒子和老伴曾來過的痕跡一絲都找不到。
“都燒了,不想留,看了難受。”王奶奶說這話時,眼睛一直看遠方,嘴角使勁向上,努力做出“都過去了”的樣子。
大兒子死於車禍,一直照顧她的二兒子幾年前查出喉癌,為了給兒子治病,王奶奶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和死神爭兒子,最後她還是輸了。
擺撲克是王奶奶每天最大的樂趣
02
“拖累你,還不如自我了結”
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
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
老人隨即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這個不是杜撰的網絡段子,幾年前媒體曾有報道: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自殺洞”。
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為患病,不願拖累子女,選擇老屋或荒坡、樹林、河溝,安靜地“自我了結”。
當地人對此習經為常,有村民說,只要滿足年齡在7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經濟條件差、子女生活比較困難、得了無法治愈的疾病這樣幾個條件,老人自殺就是“明智的選擇”。
距湖北武漢不到100公裡的村莊裡 ,69歲的老人林木文沐浴之後,換上一身干淨的衣服。
然後坐在堂屋中間,一邊在火盆裡為自己燒紙錢,一邊喝下半瓶農藥。紙錢燒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他很久以前就開始計劃自殺了。”《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項目主持人的劉燕舞後來聽說。
村民猜測老人自殺的原因是與兒媳婦失和。
“他怕將來死了,孩子連紙錢都不給買。”一名村民對劉燕舞說,“這樣死,還‘體面’些。”
林木文的死,並沒有在老人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激起多少波瀾。
甚至,老人曾當過村支部書記的兒子,也沒有像劉燕舞以為的那樣責怪妻子,而是“很坦然”:“人總是要與活人過的,難道還與死人過日子不成?”
有老人說:“比起親兒子,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更可靠。”
自殺的老人一面因得不到子女回報而悲傷,一面又體諒子女沉重的負擔。
老人自殺後村莊的平靜,和人們講述自殺老人時的談笑風生,讓這一樁樁自殺根本來不及彌漫悲傷就已被淡忘。
孝,依然被視為美德,但不孝,也可以被認可。
如果說,這是農村老人的悲劇,那城市的老人,就能夠避免“空巢”麼?
03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裡”
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她擔心過各種突發的情況,但唯獨沒想過癱瘓的老伴會掉到地上。
“我摟著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著抱我站不起身,站著彎腰抱我抬不起胳膊。”
那天,朱阿姨折騰了20多分鐘,也沒能把老伴抱回床上。打開手機通訊錄,裡面包括獨生女在內100多人,她卻不知道該打給誰。
女兒遠在成都,親朋這個時間都在熟睡,剛強了一輩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著老伴哭了…
最後她跑到樓下央求兩位保安,一再保證即使出了問題也和人家沒關系,兩名保安才上樓幫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一周後,朱阿姨將自家一間住屋對外出租,出租條件第一條就是“本分、老實、男孩”。
朱阿姨要照顧生病臥床5年的老伴
今年春節女兒回來過年,娘倆找個大床單,一人拽一頭兒,把老爺子抬進衛生間,浴房裡鋪上瑜伽墊,給一年多只是擦擦身的老爸洗了個痛快澡。
女兒哭了,她覺得朱阿姨太苦太累,她讓兩位老人跟她一起去成都。
朱阿姨沒答應,她在心裡又一次告訴自己,“可不能病啊,老伴已經癱瘓了,自己再病倒,那簡直要了姑娘的命啊! ”
朱阿姨一直不去成都,一方面不想給孩子添麻煩,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異地醫保無法結算。前幾個月,在小廣場走大圈,一位“圈友”告訴她,去年國家就表示要推進全國醫保聯網。
現在這是“朱阿姨們”最感興趣的一件“國家大事”,互相見面總打聽“總理說的那事咋樣了?”
為了少得病,朱阿姨各種健身器材都玩轉了
04
“只要你好,我們就都好”
今年春節期間,兩張照片刷爆了朋友圈。照片的拍攝者叫周建海,是一名體育教練,老家在農村。他從杭州出發,驅車十多個小時,才順利返家。
“因為各種原因,即便是春節,我們也很難聚到一起。就拿我來說,以前當運動員時,因為備戰比賽的需要,連續四年都沒有回家過年。”
當他踏上返程,臨別前擁別父母,不想一向堅強的母親竟然落了淚。
“兒子啊,自己多保重身體,好好工作,爸媽會照顧自己,家人要和睦相處……” 就在汽車即將發動的時候,母親又把頭探進車廂,凝望著兒子,反復囑咐。
05
去年春節,村裡一位79歲的老人跳河自殺了
老人姓張,膝下有一兒一女。老伴70歲那年得癌症死了後,她就搬到了大兒子家住。大兒子在贍養老人方面做得挺好,只是唯一有一點——脾氣十分暴躁,經常對老人擺臉色。
比如忙不過來時,張奶奶想幫忙,大兒子就會很不耐煩地說:“誰要你幫忙了?萬一摔了磕了又得折磨多少人啊。”這樣的話常讓張奶奶唯唯諾諾,躲在一邊偷偷擦眼角。
後來,兒子兒媳搬去了城裡住,慢慢回村裡就少了。雖然兒子也經常給她寄錢,但偶爾回來時,還是總免不了習慣性的說教一番老母親。
張奶奶也不想去打擾二女兒的生活,所以更多時候,只好孤獨難過的獨自在家。
就在去年春節,大兒子為了80歲大壽設宴的問題與張奶奶大吵了一架,還生氣的提前去了城裡。就在他們離家的第二天,張奶奶直接投河自殺了,二女兒得知後,一怒之下與大兒子斷絕了關系。
在給母親辦完喪禮後,因為自責,也因為周圍輿論的壓力,大兒子帶著全家搬去城裡,再也沒有回來過。
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是善待父母!
一般世俗所謂的“孝”是以物質為主,總以為在日常生活中供給父母吃飽、穿暖……等一切享受,即是盡孝,其實不然。
子女盡孝,不止是物質的支撐,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陪伴滋養,老年人的孤獨,往往在於年華老去、無人傾聽、無人陪伴、仿若被時代拋棄。
於丹曾說,如今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我們不是惡人,更不是不懂孝道,我們只是習慣了自私,習慣了任性。
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
或許這些年,你過的很成功,事業順利,家庭美滿。可是你卻少了很多參與父母後半生的機會,那些在一碗湯的距離裡,陪著父母慢慢變老的時光。
而終極的孝親報恩,在佛法看來是要使父母能夠離苦得樂,把父母從輪回裡救出來,脫離生死苦海。
我們能得人身,是與現世的父母有緣,所以應禮敬供養尊親如堂上活佛,在提供物質保障和精神慰藉的同時,能啟發其善根,聞思入道,讓老人空虛寂寞的心靈找到安住處。
更進一步,擴展短暫的親緣私愛,成就清淨覺情,普及累生,累世的父母,惠澤七宗八祖。
如此方為真正的念長情、體大愛、報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