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大家好。
我還是那句老話,修行主要還是靠自己。
諸佛,菩薩,及諸位善知識,他們只能告訴我們修行的目的及安心的種種方法。
這些方法都是一個助緣,主要還是得靠自己的堅強的毅力,來克制自心的習性。

有的人問我,孩子們不聽話怎麼辦,誦什麼經,念什麼咒能夠靈驗?
我告訴他們拳頭比誦經靈驗,比誦咒來的還快。
其實我們成年人及老年人,自身的習性還不如小孩子呢。
小孩子犯錯那是一時的,成年人犯錯是一世的。
比如,貪嗔癡慢疑,殺盜YIN妄酒,兩舌,惡口,花言巧語。
這些惡習比小孩子還可氣呢。

在監獄裡那些人,難道說不可悲嗎?
還得時刻讓他人監督管制,給國家、人民、社會,造成多大的負擔。
自身也造成多大的痛苦。
這不就是自欺欺人嗎,自掘墳墓,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
說明什麼?主要說明人生的迷茫,失去了方向感,找不到人生的真正價值觀。

塵世間的萬事都離不開一個“理”字,就是程序,也離不開一個界限,就是尺度。
若是違反了這個程序,那麼事相就沒有辦法形成。
若是超過了這個界限,掌握不了這個尺度,就會起到適得其反,就是再努力也是得不到最佳效果。
猶如,琴弦,過緊容易斷開,過於松發不出聲音。
所以說我們做事要用智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無論小孩還是成年人,我們應該不斷地去學習。
要學習古聖先賢的訓教,這是非常關鍵。
現在世間人,以及所有的眾生福報是越來越少。
為什麼?因為大家的思維已經逐漸地偏離軌道。
聖人告誡眾生厚德載物,這就是自然規律。
很少能有人理解其中的含義。
希望大家要務實。不能憑空取物。

每個人的福報,皆由德行的感召而來。
也就是說福報是德行的影子。
現在我們大家都是走的捷徑,直接不擇手段,千方百計狂抓影像。徒勞費力。
大家要覺悟,要聽明白。
萬法由心生。

大家若想得到影像,必須要自心造作。
首先要做到孝道。
1.對自己的父母不能付出,這樣子的人不能交往。
2.與自己的手足不能怨氣沖天,這類人不能交往。
3.背叛丈夫,或背叛妻子的人,不能交往。這很簡單,就這麼直系的親人,都能夠做到不仁不義。若是與其他人呢更是如此嗎。做人必須要做到仁義理智信。

要學會用一顆寬大的胸懷來包容一切。
世間的萬事都具有反正面,不能從單方面去看待。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要用一顆慈悲的心去幫助大家。
這個慈悲心不是單純對某人的付出,而是平等沒有任何分別的心態,而且無償不圖任何回報。這就是德行。

希望大家醒悟才是,要積極行善積德,不要以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