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講記(0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張曰。君讀書明禮。亦知慕善為樂。

  這就是他可以改過自新的一線生機。他是個讀書人,通曉道理,也曉得羨慕善行、善言,以此為樂。

  當其聞一善言時。不勝激勸。見一善事時。不勝鼓舞。

  就是還有這一點善根,但是善根不厚,煩惱、習氣太重。

  但旋過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恆性是以不固。

  一過去就忘了。他的毛病就在信根不深,習染太重。沒有恆心、沒有耐心,很容易被外境所轉。

  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嘗有一事著實。

  毛病就發生在這裡。我們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四眾弟子,自己反省有沒有常犯這些毛病?我們聽到善言歡喜,見到人行善事也歡喜,但是過後就忘了,跟俞先生犯同樣的毛病。這不只是說我們。俞先生是明朝的人,跟憨山大師、蓮池大師同時代。在過去釋迦牟尼佛出世的那個時候,也是這樣,沒有例外。如果善根真正深厚,早就成佛作祖了。成佛作祖的人畢竟是少數!

  諸位再想想,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為什麼要說法四十九年,就是因為眾生有這些毛病!天天講天天勸,聽了耳熟,習慣成自然,假善也變成真善了!裝好人,結果以後變成真正的好人。天天勸,三天不勸,人就變樣了!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想自己幾個人建道場,大家在一起共修。我過去也很有興趣,也有這個理想。結果怎麼樣?剛剛創始的時候,真是菩薩發心,成佛有余。道場一建成了,就爭名奪利,反目成仇。我見過許多道場,幾乎沒有例外,都是這樣。

  我們想到過去的叢林寺院裡,為什麼要分座講經,天天講?再想想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四十九年,一天都不休息?你想他的團體,經上說‘常隨眾一千兩百五十五人’,真的,要不是天天勸念佛,就不免打架鬧意見。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他要休息一天,僧團裡就要出問題了。這在佛法稱‘熏習’。能令善根少的人漸漸地薰習深厚。善根深厚的人熏習,他就開悟了。由此可知,這個經教不能一天不講求!

  《感應篇直講》,分量比較少一點。古代讀書人每月有一定的日子,輪流開講。常常講《感應篇》,講《文昌帝君陰骘文》等勸善的書。可見從前這樣的講座,在中國非常普遍,可惜現在反而沒有了。常常講,常常勸,有的時候人心還是不能挽回!要是不講,那還得了!所以,確確實實要普遍的到處去弘講。我也勸勉同修要發心,先不必學講經,先學講善書、講因果。至於講法,講的材料,我們慢慢再研究、編輯。就是像這個樣子,到處去講。講演時間不要超過一個星期,一天講一次,七天就圓滿了。這樣才能普及。教材要重新編輯,像《陰骘文》、《感應篇》、《了凡四訓》,都訂作七次,七天就講圓滿。我們要精編教材來訓練同修們,大家發心弘揚,以此做基礎,而後進修大乘佛法,才得真實受用。

  沒有這個基礎,學習大經大論,不過是好聽而已!這跟俞淨意公一樣,好高骛遠,專務虛名,不切實際,意惡還是改不掉。大的劫難到來時,我們憑什麼避免?這是當前極須做的課題。俞淨意公的善根我們有;他的惡報,我們還沒有現前。可見我們的意惡比他稍微好一點,輕一點。要是像他一樣,果報就慘了!因與果一定相應,絲毫不爽。

  古德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除非你明心見性,破除《金剛經》所講的‘四相’、‘四見’,轉凡成聖,轉十界為一真,那才行!四相未破時,就受因果定律的主宰。在家如此,出家也不例外,還是受因果的主宰。幾時破了我執,見思煩惱斷盡,出三界,才勉強說你超越生死輪回了。我們以俞淨意公作鏡子,對照自己的言行。

  這一段責備,就是說他信根不深,恆性不固,沒有長遠心,沒有耐心。指出他生平那些‘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都是‘專務虛名’。“何嘗有一事著實”,就是沒有一樁事情是腳踏實地,盡心盡力,認真去做的。

  且滿腔意惡。起伏纏綿。猶欲責天美報。

  ‘責天’就是求天的意思。天沒有降福給他,他就責怪老天爺,求天神降福給他。

  如種遍地荊棘。癡癡然望收嘉禾。豈不謬哉。

  這是譬喻說,你的田地裡種的都是荊棘,卻指望將來收到好的稻米,那有這種道理?這與因果不相符。同學們讀了之後,要認真去反省,痛改前非,腳踏實地,從心地裡修起。再回頭看看《了凡四訓》,照這個方法斷惡積善,養自己的謙德,改自己的毛病。書上一再告訴我們,三年必有效驗。如果勇猛精進,虔誠懇切,半年就變樣子,就不相同了。

  君從今後。凡有貪YIN。客氣。妄想。諸雜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淨淨。一個念頭。只理會善一邊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使此善意圓滿。

  讀這篇文章,給我們更大的警惕,更具實效的受用。尤其是老同修們,我們必要認真反省、檢點。而後在我們修學的環境與過程中,所遭遇到的這些因果,自己就能看得非常清楚。看清楚之後,信心愈堅固,慧眼愈明朗,往後功夫才真正能踏實,才能得力。自從我們講了一遍《了凡四訓》之後,也有不少同修跟我說,很有受用。過去不知道的毛病,聽了這一遍之後,自己想一想,毛病確實是不少。這就大有進步!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想要回轉就相當困難。所以,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利益。灶神爺—張先生,把俞先生的毛病,一樁一樁指出來。俞淨意先生不能不服!好在他還有改過之心,所以才能感應道交,感得灶神真正現身在他面前。

  這段文就是傳授他‘改造命運的方法’,也就是‘改造命運的秘訣’。我們在世間,必須要明白無始劫來積習深重。明了以後,就要徹底改過自新,轉變自己的命運。不怨天,不尤人,因為一切都是自己造的,所謂‘自作自受’。我們自己再造善業,再結善緣,後來的果報當然很殊勝。這一段非常重要—就在念頭上轉變,再造自己新的命運。

  “君從今後”,灶神告訴俞淨意,從今以後你“凡有貪YIN、客氣、妄想、諸雜念”,這些都是世俗的事情。“先具猛力,一切摒除”,這就是徹底悔改。從心地裡把這些妄想、雜念都斷除。諸位想想,講得很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試問,我們那個人不想斷妄想,不想使自己心地清淨?雖然天天這樣想,可是妄念依然紛飛。究其原因就是積習太深所現業障之相,也叫‘業相’。說得更實在一點,就是‘惡業之相’。我們立刻要覺悟,這不是好相。‘覺悟’才是改革的根本。不覺悟就不能改;覺悟才有改的希望。所以,佛告訴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此地所講的‘貪YIN、客氣、妄想、諸雜念’。這些念頭一起來,立刻就覺悟—我業障深重,為什麼還有這些妄念,還有這些罪業之相?這一念就是‘覺’,就是光明,就是慚愧心。

  我們應當向那個方向走呢?“收拾干干淨淨,一個念頭”。這是教我們初步用功的方法。就是告訴我們下手的初步,要把那些‘惡念’都除掉,把善念提起來。這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二六時中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不但心裡要有大轉變,而且在行為上也要認真的轉過來。

  要用什麼態度做善事呢?不圖報。做了善事,對人有恩惠,不要希望別人報答。要認為行善幫助人,是我的義務,是我應該做的。甚至我們做善事、對人好,人家以怨報我們,我們也不在乎。問心無愧!即使別人誤會也沒有關系,放著膽量去做。不要做了幾樁好事,人家反而埋怨你;就認為好事不能做,好人不能當。為什麼做了好事、待人好,還要受人責備?想想《金剛經》裡所說的,這正是自己過去世業障深重,他替我消業,這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嗎!

  因此,我們不要灰心,“只理會善一邊去”,“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就是踏踏實實的去做。切切實實,直捷痛快的去做。“耐心行去”,大小善事都要有耐心。一天、一年、一世都要這樣去做;並且還要發願,生生世世都這麼做,這才是‘菩薩’。這是我們力量辦得到的。“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換句話說;我力量雖然達不到,我有這個心、要存這個心,使此善意圓滿。諸位要曉得,佛家所謂‘功德圓滿’,是指善心善意確實‘圓滿’。並不是樣樣事情都做好了才叫圓滿,因為有的力量達不到。力雖達不到,但是有一個圓滿的心,這樣功德就算圓滿了。所以,佛法常講‘論心不論事’,圓滿不圓滿是在你心地裡。心地善意若不圓滿,則善事、善行做得再多,也不能算是圓滿。

  第一。要忍耐心。

  沒有忍耐心,一切都不能成就。忍耐心就是菩薩六度裡面所說的‘忍辱波羅密’。忍辱為什麼不把它翻成忍耐呢?諸位要曉得,世間法裡面最難忍的就是辱。中國古時候讀書人常說:‘士可殺,不可辱。’讀書人,殺頭沒有關系,不能接受侮辱,可見得殺頭都容易忍,侮辱不容易忍。因此,佛法到中國,六度中的忍度,最不能忍的是辱,釋經師就用這個字‘忍辱’。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的呢?這是忍中最重、最難的。所以,什麼都要忍耐,能忍耐就有成就;能忍是福德之相。反之,不能忍就是罪業之相。我們要學忍耐。

  第二。要永遠心。

  永遠心就是‘恆心’。恆心不變,既然發了這個願,決不更改。無論是在什麼環境裡,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一定要以行填願,久久功德自然圓滿。

  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

  這兩句是要我們痛戒的。‘惰’是懈怠、懶惰。往往一般人剛剛發心的時候,心行都非常勇猛,時間久了就懈怠,所以不能成就。古人常說,如果每個人都能保持初發心,那就沒有一個不成佛的。可見初發心,確實是真心、清淨心、勇猛心、精進心。古人也有一句話說得很有味道,‘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西天。學佛三年,佛化雲煙’。這是懶惰、懈怠、沒有恆心,越學越變成老油條了。這樣的學法,怎麼能有感應道交呢?感應是憑‘真誠、精進’而來的,不是從懈怠中來的。所以,一定要戒懈怠。

  不可以自欺,就是不能欺騙自己。欺騙別人很容易;欺騙自己是極深罪業。人要做到不自欺,沒有不成就的。所以,必須天天讀誦《了凡四訓》、《感應篇》。這就是一面鏡子,每天早晚都得要對照心行。諸位要想真正學佛,在佛法裡成就,就應當老老實實、懇懇切切地把《了凡四訓》跟《感應篇》,認真的學三年,把基礎奠定,而後佛法才能得力,否則想佛法得力,自然有困難。有很多老修行、老同修常常在一起談起,學佛幾十年了仍不得力,原因在那裡?也就是說懈怠、自欺,從來沒認真過。滿腹的牢騷,怨天尤人,那怎麼行呢!心行都與佛法相違背。

  久久行之。自有不測效驗。

  只要你長久這樣做,也就是認真修三業清淨。照這樣做,自然有你意想不到的效驗。

  君家事我。甚見虔潔。特以此意報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這些都是勸勉的話。俞先生對於灶神爺還很相信,初一、十五曉得上香、上供,對祂很尊敬,這才有感應。灶神特地把這個意思告訴他,教他“速速勉持”,趕快勉力修持,尚可挽回天意,也就是扭轉命運。命運是可以改造的。

  諸位讀了這一段文之後,平心靜氣的想一想,我們一生的遭遇,還沒到俞公這個悲慘的程度。我們三業的過惡,沒有他重。他都能挽回,我們要是能照做,挽回的時間應該比他更短。他要三年,諸位如果去做,一年也許就可以了。這一點不假,我們要生清淨信心。

  言畢即進公內室。公即起隨之。至灶下。忽不見。方悟為司命之神。

  這一番開示講完了之後,張公就進到裡面,走到廚房裡就不見了!俞先生此時才曉得是灶神爺示現。一九四八年周邦道的夫人,在南京寓所遇到地藏菩薩,也是面對面說了很多話。你若以為這是寓言,那你就大錯特錯!這是轉變命運的起點,千真萬確的事實。

  因焚香叩謝。即於次日元旦。拜禱天地。誓改前非。實行善事。自別其號曰淨意道人。志誓除諸妄也。

  俞先生是在臘月三十晚上遇到灶神,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一年復始萬象更新,他就從這一天起改過自新,先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本名叫‘良臣’,現在改成‘淨意’,稱‘淨意道人’。諸位要知道,名號含義很深,名號就是提醒自己‘顧名思義’,要把‘淨意’兩個字做到。所以,你要學佛了,皈依時,師父給你取一個法名,意思就是告訴你,要把名號在心行上做到。那就是道,所以也叫‘道號’。

  初行之日。雜念紛乘。非疑則惰。忽忽時日。依舊浮沉。

  諸位看了這幾句,再想想,過去了凡先生剛剛改過的時候。我們要是照樣去修,一開始當然也是這個樣子。袁了凡是過來人;俞淨意也是過來人,一開始都是進進退退。問題是要有忍耐心、永遠心,這兩種心很重要!只要有這兩種心,有恆心、有毅力、有決心,要痛改前非,這些毛病慢慢會改掉。一下斷不容易,是斷不掉的。古代這些前賢都是作榜樣給我們看,不是一下能斷得了的。

  由此可知,聽講最重要。假如我們要求真實的效果,《了凡四訓》一遍講完,過一個禮拜,再開講;一年中要講十遍、二十遍,大家就都改了。為什麼?天天在勸!若只勸你這一遍,講完了書都束諸高閣,過幾天都忘了,還能提得起來嗎?真修行不容易!一百個人當中有十個能提得起來,就不錯了!如果要想真正成就的話,一年當中得聽十遍、二十遍,我想在座的同修們當中,最低限度應有二分之一的人能成就,這一點也不假。

  所以,同修們千萬不要認為這本書我看過了;這一本經我已經學過了。當知菩薩們從初發心到等覺位,天天都在學,沒有一天不學習。每年總得要講幾遍,這是自救。所以,你們聽這篇文才是真正有福報。聽《華嚴》、《楞嚴》,未必有福報,因為境界太高,學不到,有什麼用處!而聽了此記之後,馬上就可以做得到,立刻就收到效果。諸位果然能夠以三年的時間,從這一篇文上奠定基礎;三年以後,再學大經大論就不一樣了,這才是真菩薩。那時大經大論才能契機。現在不契機,為什麼?因為好高骛遠。

  今天下午,我去參觀華視的節目制作,他們建議我,弘揚佛法必須現代化,制作錄影帶,建新式講堂,佛法就可以流傳到全世界。確實是有價值的啟示。

 

上一篇:印光大師: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
下一篇:宏圓法師:直下承當、生佛不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