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前言:面對生活的不幸與苦難,能化解的便積極去化解,須承受的則甘心承受。逢苦不憂!一切都是因緣所生,不會永恆不變,再難捱的黑夜也會迎來陽光,再痛苦的境界也會成為往事。未來由自己的雙手創造,一直種好的因,總有一天守得雲開見月明。
A、網友:為什麼我每天起來不是這不舒服就是那不舒服,我該怎麼辦?現在的心態一點也不好,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感到惶恐不安,前段時間被狗咬傷,當時沒有打針,過了三天才打針,現在依然很害怕,請您明示我該怎麼辦?
學誠法師:太擔心自己的身體,心力全都“回向”到“不舒服”上面去了。修行人面對身體,應該保持中道:既不過分擔憂,也不故意忽視。真的病了,該去看病就看病,該吃藥就吃藥,但不要把全部精力放到這個身體上;沒有生病時更不應胡亂擔憂,多學習、多做事。
B、網友:師父,不知為何每日過的都很惶恐,總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有問題,身體有一些小反應就會胡思亂想,如何才能放寬心,輕松快樂的過好每一天呢?
學誠法師:身體是一個工具,不是活著的意義本身。生命是無常、危脆的,但只要我們擁有它的每一天都在做有意義的事,那就沒有遺憾了。與其總是在擔心身體會出什麼問題,卻什麼也沒有做,何不放下這無謂的妄念,把心力投入人生的建設呢?
C、網友:總是擔心身體某部位有可能長腫瘤,已經去醫院查過了,醫生說不是,卻總是不放心,總想去查,為此很煩惱,恐懼、害怕。求法師指點。
學誠法師:把擔憂的心力轉向發願,譬如“我要每周讀完一本書”“每天做三件好事”。前者是無根據的胡思亂想,後者是有目標的引導指向。
D、網友:弟子很看重自己的健康,有一點毛病就心情不好,碰到常規體檢也會暗自擔心好幾天,怎麼才能升起無畏之心呢?
學誠法師:對身體要愛惜而不執著。珍惜它,是因為借助這個身體可以做許多自利利他的事情;但也要了解,身體是業力召感、因緣和合而成的,老病死是人人避免不了的,再擔心害怕也沒用。正視無常的存在,能讓我們更清醒、更精進地活著。
E、網友:請教法師,我身體狀況很差,三天兩頭身體出現狀況,去醫院看過,醫生也只是開一些藥對症治療。去看中醫,認為我是氣血虛弱,一直調理,但也沒有大的氣色。總是感覺自己身體特別敏感,一有不適,總是會將症狀放大,並且總擔心自己是得了什麼厲害的病,會不會突然就不行了,我很痛苦,該怎麼辦?
學誠法師:人的身心是互相影響的,心理負擔重,身體就不容易好,甚至沒病也想出病來。人對身體的照顧應該保持中道,不能諱疾忌醫,也不能過於執著。要有一些事來轉移對身體的過分關注,例如可以參加一些慈善活動,去寺院做做義工,不知不覺身體也會好起來。
F、網友:頂禮法師,父親重病,內心焦灼不堪,日日擔心,害怕失去父親,弟子每日誦《地藏經》一部回向給父親,但是仍不解內心焦慮,請問法師,如何排解?
學誠法師:世界上每個人都逃不了死亡。與其苦苦執著,不如精進修行。業決定一切,焦慮什麼也決定不了。
G、網友:老是擔憂自己會失去什麼,怎麼辦?
學誠法師:不要為了還沒發生的事情糾結。與其擔憂未來的事情,不如想好現在能做到的事情。擔憂不擔憂,最終都會失去,死亡來臨時,一切財物、名譽、地位、親友,包括自己最珍惜的身體,都帶不走。只有一樣東西死亡剝奪不了,那就是我們的業。因此,應該如理思維無常,既不逃避拒絕,也不胡思亂想、焦慮恐懼,而應該清醒、積極造善業。
H、網友:不知不覺,生活不能自理的爸爸和脾氣執拗的媽媽,成了我沉重的心理負擔。
學誠法師:拖累自己的並不是父母,而是自己內心的看法。同樣一件事情,當做是還債,就會覺得倍加辛苦;當做是報恩,就會感到珍惜和幸福。越在意自己的苦樂,自己就會越苦,多想想他人的苦樂和自己的責任,心裡就會湧出力量。
I、網友:法師,我家裡有80多歲的老人,患有小腦萎縮,有時胡說八道,愛撒謊、愛唠叨,家裡人都感到很煩惱,心中想放下卻總是放不下。怎麼辦?
學誠法師:多去想他好的一面,想他對自己的恩德。每個人都有煩惱、習氣,每個人也都會老,無論是從世間法還是佛法來說,家人都應該去幫助他,而不是當作負擔。能夠成為家人是緣,要結善緣,不要結惡緣。
J、網友:請教法師,我的父母年邁多病已近90,老太太不肯進養老院,不肯請保姆,幾個兒女傾心照料還常受責罵。修行人不躲因緣,一直承擔長達4年之久。現在兒女紛紛生病,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當如何才是如法?請您指教,謝謝師父!
學誠法師:父母是大恩田,行善而受責罵,心仍然清淨不起煩惱,則必定消業積福。自己生病不便時,或臨時請人幫忙,總有解決的辦法。不要把父母當做負擔,不要把報恩當做還債。
K、網友:師父,我媽媽四月份去世了,現在我心愛的狗狗也走了,接二連三的打擊,我有點崩潰了……覺得世間全是苦。
學誠法師:在生死大苦面前,世間的一切快樂都脆弱不堪。佛的覺悟,就是為了尋找生死的答案。為了離苦,所以要修道。
L、網友:我爸爸說話的特點是一開口就嗓門很大又急躁,而且喜歡指責和抱怨,他經常都是一開口說話,我就很自然地被激怒了,而且我就容易失控。我平時不是一個容易發脾氣的人,也很隨和,但是遇到我爸這樣的人,我自己都控制不住我的脾氣。怎麼辦?
學誠法師:你自己都控制不住,還想要求爸爸改變嗎?他的脾氣和說話方式,也是多年習氣。你說爸爸喜歡指責和抱怨,看看自己在做什麼呢?強調自己平時隨和,無非是想把過錯推給外境而已。若能反省、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就有助於熄滅心頭這把火。
M、網友:請問法師:如果家裡有個脾氣不好,整天嘴巴罵人不停的爸爸,使得家人跟他一起生活很痛苦,自己又不敢也無能為力勸他聽法向善,請問弟子怎麼做可以讓爸爸的脾氣變好,不要這樣傷害周圍的家人?
學誠法師:唯有從改變和淨化自己的業開始。別業強大的人,可以扭轉身邊的共業。學佛就是透過改變自己來利益眾生,而不是去改造別人來造福自己。
N、網友:頂禮法師,我外表文靜,其實我也是嗔恨很重的人,我爸也是,我很討厭他,特別是他懦弱、挑剔,不惜福,心胸狹隘,還有他那副罵人猙獰的模樣,愛殺生只顧自己身體,處處不滿黑著面孔。我總會覺得我的不幸都是因他而起,所以怨恨,同時也感到父母恩重而愧疚。
學誠法師:為什麼會感得這樣的父母,也是自己的業,不能歸罪於他人。怨恨有什麼用呢?只會造更多糟糕的業,惡性循環,修行佛法正是為了打破惡性循環的鏈條,讓苦果走到終點,讓善因從此萌發。
父母煩惱重,自己的煩惱也輕不到哪去,要加倍努力。兩個方法:一是把對方看作逆行菩薩,從他的錯誤中反省自己的缺點,看到自己的問題、感受到煩惱之苦時,就會對惡業眾生生起悲心;二是盡量去找他的優點和付出,再差的人也有閃光點。
O、網友:法師,父親脾氣暴躁,小事上做錯說了也不改,且認為對方才是傻子,不好好說話,當你和他爭辯做法不對時,他的言語非常的過激,會用那種最市井不入耳的語言不斷大聲罵親生子女,配合過激身體行為,讓我覺得不爽,無法忍耐,我同以不入耳之言大吼回擊。但事後並不開心,同時不敬父母造業,該怎麼辦?
學誠法師:面對他的煩惱,裝聾作啞。不隨著他的脾氣走,不去接納他言語中的譏諷和傷害。
---學誠法師開示之“逢苦不憂”
01、網友:頂禮師父!弟子請問該如何理解“壽者相”。請師父開示!
學誠法師:“壽者相”就是一種常見,認為什麼東西是會恆常存在,不會改變的;“無壽者相”就是無常觀。
02、網友:頂禮法師,您說要超越自我,放大心量,看的長遠,但日常保持正念好難。當時間充足去做某件善行就比較容易達成,如主動讓座,義工等,遇到突發狀況,第一刻想到的是我,利他必須在不放棄自己利益。比如要遲到,遇到人沒帶門卡,要耽誤我幾分鐘,於是想到遲到立刻就走。我放在第一,無我利他在社會上很難實現。
學誠法師:做善行也是要循序漸進的,一開始超越自己的境界太多而勉強做出犧牲的話,可能今後連微小的善行都不願做了。先建立對業果的信心,深信“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一點點突破自己的小我。讓自己每一次行善助人都很快樂,心量慢慢擴大,福報慢慢增長,就能夠做出更大的奉獻。
03、網友:法師,為了警示其他人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以當眾批評某位員工嗎?
學誠法師:不宜當眾批評。對犯錯誤的人要及時提醒,對大眾,要在時過境遷後找其他合適的機會提示,不要讓人覺得有針對性。員工是人而不是機器,嚴格規范要建立在寬厚包容的氛圍中。
04、網友:法師吉祥!如何讓生活工作更富有激情,世間的“工作激情”是否也是由“我執”產生的錯覺。在家居士如何社會工作中去去除“我執”,社會的工作事情都是,夾帶“我執”,參與其中必定引發自己的“我執”。對於沒有證悟“空性”的人是不是只能選擇暫時性地遠離。
學誠法師:在證悟到“無我”之前,人所有的行為都仍然在“我執”的攝持之下,但是只要我們的發心和行為是朝著“無我”的方向的,那就是如理的道路。譬如提高“工作激情”,就要發心更廣,在更大范圍內去認識自己工作的價值,為了造福大眾、利益社會而去工作。
05、網友:師父,弟子自以為已經看開,可是發現有些事親身經歷後實在苦不堪言,別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卻沒得到回報,反到把自己的身心傷的體無完膚,如何放下?
學誠法師:讓自己傷心的,外在的境界是外緣,內心的煩惱是主因。以為已經看開,並非內心已經沒有煩惱了,而是因為外在的境界還沒有觸動到,或者還不足以引發煩惱。借此機會認識煩惱,然後用佛法去思維、消融。
06、網友:師父吉祥。弟子從小就依賴心比較重,離開家讀書,爸爸告訴我說永遠不要尋求情感寄托,於是當我有依賴心的時候就會轉念念菩薩名號,而不是去尋求人事物的寄托。今天突然看到您說也不要對菩薩產生依賴心理,我覺得自己一直用錯了心,對皈依也不太理解了,請師父指點弟子如何轉心,感恩師父!
學誠法師:皈依的核心是皈依正法,對佛菩薩最好的依止是依教奉行。對佛菩薩深具信心,當成精神寄托可以理解,也不算錯,但這是一種感性的認識,只停留在這個階段是不夠的。皈依的目的,要從“尋求庇佑”上升到皈依自性三寶,修自己、改變自己、強大自己、淨化自己。皈依的核心是皈依正法,對佛菩薩最好的依止是依教奉行。
07、網友:師父,做事情常常猶豫不決該怎麼辦?感覺自己沒有清晰的原則,自己想這樣做,內心又有一個聲音說你該這樣做。
學誠法師:做事的原則,就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依據“三觀”而設定的人生目標。如果這些不明確、不堅定,內心就會比較混亂搖擺。
08、網友:頂禮師父,弟子總是活在恐懼中,會把不熟悉的人想的特別壞,然後絞盡腦汁維護我自己的利益,特別面對要辦一些大事的時候總是想最壞的結果,然後一邊擔心一邊在佛前誦經忏悔往昔罪業以求心安,但並不能真正心安,因為到了第二天依然陷入前一天的循環,懇請師父慈悲開示這該如何是好。
學誠法師:如果我們認識問題是從煩惱心出發的、從執著心出發的,那麼認識到的境界也是不清淨的、扭曲的,對自己和他人都會造成傷害。要學習佛法,從改變自己的知見開始,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尋找自己的生命目標,這樣才能慢慢改變。
09、網友:頂禮法師,弟子認識的一對母女,母親總是喜歡拿女兒和弟子比較,經常和身邊人莫須有的诋毀弟子,雖然告知自己不要理會,但是偶爾弟子還是會因為她們這種行為感到生氣,請大師開示。
學誠法師:面對譏毀能夠保持平靜的時候,就說明自己內心此刻是正念在主導;感到生氣的時候,說明內心煩惱在熾盛。
10、網友:頂禮師父。弟子這周末就要考研復試了,特別特別焦慮,有時候也會後悔假期沒有利用好。有種心態隨時要崩的感覺。害怕失敗。不敢想象考不上會怎樣,那樣的話對不起所有人也對不起自己。師父,我該怎麼辦?
學誠法師:集中注意力去復習,不要後悔過去,也不要擔憂結果,否則考完後你又會後悔現在。
11、網友:頂禮法師,弟子有一50歲女同事,愛啰嗦、抱怨,但是也必須有工作上的配合,我聽到她怨言總會心塞,感覺負能量滿滿地,總怕自己更年期也會這樣,請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每個人的知見、成長環境、性格不同,就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不可能每個人的行為表現都順自己的意,怎麼辦?必須要接受、包容,否則自己就會苦。轉心辦法:一,多想想她的優點,想著“雖然她很愛抱怨,但是她某某地方做得很好。”二,借此來提醒自己以後不要這樣,她便無形中成為了自己的老師。她造了惡業,會感苦果,反而讓自己學到了東西,避免了錯誤,這樣一想生起感激。三,不止是她的負能量會影響自己,自己也可以用正能量去影響她。
12、網友:師父好,我總是不能定下心來堅持做定課怎麼辦?
學誠法師:思維定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