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心稱念罪皆除!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常念阿彌陀佛的威力,諸經匯集

  ●贊念佛《楞伽經》雲:

  “十萬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

  ●《增一阿含經》言:

  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構牛乳傾,功德過上,不可思議。

  (注:四事是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

  ●《大智度論》雲:

  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一日行千裡,足一千年,滿中七寶,奉施於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大悲經》言:

  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觀經》言: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涅槃經》言:

  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

  ●《般舟三昧經》說雲:

  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

  ●《華嚴經》十六卷雲:

  “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所以在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聞佛名生信,則是世間塔”。

  ●《寶積經》雲:

  “如是稱念南無佛者,語業不空,如是語業,名執火炬,能燒煩惱。若復有人得聞如來及佛名號,離諸黑喑,與彼眾生為涅磐因”。佛陀誠言,念佛之妙!

  ●《十往生經》說雲:

  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即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觀佛三昧經》雲: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譴弟子行之?

  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念佛功德其狀如何?

  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顆牛頭旃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啖其華果,發狂而死。後時旃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昌盛,遂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稀有心。

  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念佛必得護念。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

  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捨利弗,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於現在身,受無比樂。或轉貧賤,獲得富貴。或得果免宿業所追病患之苦。或轉短命,得壽延長。或怨家變(無)恨。得子孫繁榮,身心安樂,如意滿足。如是功德,不可稱計。

  ●省庵大師雲:

  一句彌陀,是斬群邪之寶劍。

  一句彌陀,是破地獄之猛將。

  一句彌陀,是照黑暗之明燈。

  一句彌陀,是渡苦海之慈航。

  一句彌陀,是出輪回之徑路。

  一句彌陀,是脫生死之良方。

  一句彌陀,是成佛仙之秘訣。

  一句彌陀,是換骨髓之神丹。

  ●古大德雲:《真能念佛,六度齊修》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起貪嗔癡慢,即是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是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是大精進;

  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是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為他岐所惑,即是大智慧。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心稱念罪皆除。

 

上一篇:宏圓法師:生則決定生,去而實不去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其實不管漢傳佛教、南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等,都是同根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