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經書的重點在修證。前面七處征心、八還辨見是講見地,後面統統講的是漸修。換言之,講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修證方法。事實上,漸修不離頓悟,頓悟也不離漸修。
你的構想是整套的計劃,由初步開始打坐,一直到修持,想向大家作系統地解說,現在仍是先搜集資料。
佛反對神通,但在幾次重要說法時,他現了神通。第一次是阿難出了毛病,佛囑文殊菩薩趕快去救他。《楞嚴經》上講,釋迦牟尼佛兩腿一盤,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生出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
為什麼佛不自己去救?或者顯神通,兩手一抓,把阿難給抓回來,為什麼?這都是話頭。第二次從面門放光,第三次從胸卐放光,第四次從五體放光,第五次從肉髻放光,每次放光都不一樣,為什麼?這些都要研究。
有些經典花樣特別多,像《法華經》裡,統統講故事,而故事裡頭找不出什麼。其中第一個故事,佛一上來,就清堂了,佛也沒開口,五千比丘就走了,為什麼?這些處處都是問題,大家都被其中的哲學思想迷住了,叫好!認為這些重點很了不起。我寫《楞嚴經》大義今釋時,把地獄天堂略掉了,因為現在沒人相信,實際上那裡頭大有學問。為什麼人變畜生?看得我毛骨悚然,就是說,你一個念頭,一個情緒動錯了,那個因果就來了,這幾十年中看得多了,時代不同,因果更快了,這一部分在修持上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大家認為最難懂的是“七處征心,八還辨見。”其實,那不過是在文學上搞來搞去,還容易懂;但真正的學問是在最容易看的地方,那也就是最難懂的地方。
現在講七大的解脫——地水火風空覺識,只談前面有關身體的四大。現代人打坐最喜歡搞氣脈,什麼三脈七輪等等,專門在身體裡頭玩。注意啊!那不過是色陰境界而已,在這裡頭搞來搞去,花樣多得很,玩得你暈頭轉向,頭都昏了,方向都迷掉了。
如果明白了理,就知道不在這個上,不在四大——地水火風上,四大是一念所生,今天講念頭,只知道心裡的思想是念頭,不知道連這個四大也是念頭,《楞嚴經》上都指出來了。
玄奘法師《八識規矩頌》阿賴耶識頌二說:“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根身器所指的根是六根,身是人體,器是物質世界,都是這一念變來的。這一念就是業力,念轉得過來,業力也轉得過來。所以禅宗了心,就是了這一念,這一念就是五陰,就是八識。修是修這個,不是光修第六意識。第六識一念一念來,也一念一念地去,所以你一念不能了第七識、不能了第八識,還學什麼禅!
我們平常只在心中搞一點意識清明,那是第六識一部分的事,差得遠啊!到了臨死時,四大要分散時,你平常所得的清淨,所得的功夫,一概用不上了,因為單單一個第六意識起不了什麼作用的,嬰兒生下來,第六意識沒有分別,老年糊塗了,也沒有用,可是那第七、第八識還在作用,這一點要知道。所以臨死時,你叫他念佛,他說:“不行了,不行了!”真是不行了,但是你怎麼還會說話呢?這時第六意識渙散了,只能起一部分作用。所以,一念不了第七、八識,你學什麼禅,了什麼念!
那麼第七、八識能了,地水火風四個部分在哪裡呢?先講火大,《楞嚴經》雲: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見到空性就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所以我們的根本老師釋迦牟尼佛,教了很多的寶貝給我們,我們都不知道。很多人打坐,身體發暖,就以為拙火起來。我說你去檢查檢查,可能是病態。四加行裡的發暖,暖與軟是配合起來的,得暖後就返老還童了。見到空性豈只丹田發暖,你若見到空性,愛怎麼樣就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