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將這四句經文的法,修到爐火純青的時候,就證得八風吹不動的境界。
◎宣化上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四句是《心經》的精華要理。略釋如下:
“觀自在”:是教你迴光返照,觀察觀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在,就不會向外馳求,到處攀緣。若是不在,則容易妄想紛飛,甚至發神經。總要找機會,令人供養。有這種思想,那就不自在。
“菩薩”的行為,一切是利益眾生,以眾生為前提,絕對不是為利益自己。我們凡夫的思想,恰好相反,總想利益自己,而不利益眾生。無論做什麼事,先要計較一番,有利的就做,沒有利的就不做,這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現。世界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就因為這種關系。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所以就發生戰爭,造成國破家亡的殘局。
這位菩薩,他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現在,生生世世都修深般若法,沒有間斷的時候。修深般若法,
(一)沒有驕傲心;若有驕傲心,就是愚癡。
(二)沒有自滿心;若有自滿心,就是愚癡。
(三)常生慚愧心;不生慚愧心,就是愚癡。
(四)不生攀緣心;若生攀緣心,就是愚癡。
(五)不生瞋恨心;若生瞋恨心,就是愚癡。
(六)不生顛倒心;若生顛倒心,就是愚癡。
我們修道人,以這六種心,作為標准。衡量自己所行所做,是否如法?如法就是智慧,不如法就是愚癡。也就是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就是智慧。不修戒定慧,不滅貪瞋癡,就是愚癡。智慧和愚癡的分別,就在這個地方。
要修深般若,才會照破五蘊中的五十種魔境:在色蘊中有十種陰魔,在受蘊中有十種陰魔,在想蘊中有十種陰魔,在行蘊中有十種陰魔,在識蘊中也有十種陰魔。總括來講,有這五十種;分開來講,有無數無量種。如有不慎,就墮入魔境。總而言之,凡是有邪知邪見的人,都是屬於魔的眷屬;有正知正見的人,都是屬於佛的眷屬。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才能認清魔的境界,不會被其動搖。這時候,不但照見五蘊皆空,也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即是真空。所謂:“真空無人我,大道無形相。”
一切苦厄,就是三災八難之苦厄。
若能將這四句經文的法,修到爐火純青的時候,就證得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何謂八風?就是稱、譏、苦、樂、利、衰、毀、譽。這八種風,能吹得沒有定力的人,昏頭轉向,不知東西南北。今將這八風淺釋如下:
(一)稱:就是稱贊。人家稱贊你一聲,覺得比蜜還甜,心裡很舒服。
(二)譏:就是譏諷。人家諷刺你一句,就受不了,心裡就不舒服。
(三)苦:就是苦惱。受一點苦楚,就煩惱起來;一切苦來折磨你,看你受得了受不了。
(四)樂:就是快樂。受一點快樂,不要得意忘形;一切樂都是考驗,看你怎麼辦?
(五)利:就是利益。得到利益就高興,失去利益就悲哀,這是沒有定力的表現。
(六)衰:就是衰敗。無論遇到什麼艱難,要損失不計較,失敗不動心。
(七)毀:就是毀謗。有人毀謗你,說你的壞話,無所謂!應該處之泰然,自然風平浪靜。
(八)譽:就是榮譽。有人贊歎你,宣傳你的名望,仍要無動於衷,視功名猶如瓦上霜。
這八種風,是考驗“心”的法門,在逆境不動心,在順境也不動心。若是動心,就是修持不夠,沒有定力的功夫。若是不動心,便證明有功夫。但是不能自滿,自我宣傳:“八風也吹不動我,我的定力,猶如金剛一般的堅固。”這樣也不對。
在宋朝有位蘇東坡居士,他對佛學略有研究。雖然他禅定功夫還不夠,卻自覺定力到了相當程度。有一天,心血來潮,靈感而至,寫了一首偈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以為自己已開悟,所以請佛印禅師給印證,於是派遣侍者過江送到金山寺。老禅師一看,在原紙上寫上“放屁!放屁!”四個字,交給來人(侍者)帶回。蘇東坡一看,無明火有三丈高,大發雷霆,豈有此理!這是開悟的偈頌,怎說是放屁?於是過江來找佛印禅師算帳。
不料,來到金山寺的山門時,佛印禅師已在那裡等待他的光臨,就大笑地說:“好一位八風吹不動的蘇大學士,竟被屁風吹過江來,歡迎!歡迎!”(因為他們二人是老道友,時常開玩笑)蘇東坡滿肚子的火,剛要爆炸,被老禅師一說,覺得有理,於是承認自己定力不夠,乃向禅師頂禮謝罪。從此之後,不再說口頭禅了。
禅是行的,不是說的,能說不能行,無有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