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嘎瑪仁波切:如果師兄弟之間的意見不同,應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或處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頂禮上師!我們應該以怎樣心態來幫忙佛事?如果師兄弟之間的意見不同,應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或處理?

  嘎瑪仁波切答:當然,有人的地方難免就有不同的意見。“眾”字下面有三個人,三個人就有三種不同的想法,所以眾人在一起容易意見不同。遇到這種情形時,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就是:不是“幫忙”做佛事,而是“為了累積自己的福報”而“為自己”做事。此外,沒有任何事情是自己做了之後,別人也必須跟著自己做,或必須付出與自己同等的心力才可以。因為自己願意做事,是自己的發心,是為了消除自己的業障而付出的一種努力,不需要也不能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

  但是如果自己努力付出,卻遇到師兄弟之間意見不同時,就要采取大家認為比較可行的方式來商量。當意見不同時,不去溝通協調,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不對的——像這樣各持己見的執著,就會產生師兄弟之間的沖突。

  我就不知道你們師兄弟姐妹哪來的那麼多是非。一個小小的道場,不是你說是非就是她說是非,可能還是在紅塵裡沾染的習氣太重了。作為凡夫俗子,我們看師兄弟姐妹做事的方法和習慣,可能會有不順眼的時候——畢竟從小的家庭背景不一樣,學習環境不一樣;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見都可以理解。但是,怨氣不要停留太久,一會兒過去了就算了。

  要明白,大家都是為了延續、傳揚佛法而做事,所做的一切事情,就是為了平息自己的貪、嗔、癡;然而如果這樣做反而讓自己產生嗔恨心,就要自我反省;如果還讓別人產生了嗔恨心,當然更要自我檢討。假設在努力的過程中,大家都能以一個“檢討自我”而非“批評別人”的心態,來作為努力的動力來源,那麼所付出的努力,自然會往好的方面發展。假設再也免不了這樣的紛爭,那麼安靜地坐在那裡修行就好。因為我們的目的是來修行,做事是其次,所以沒有必要為了這樣的事情,來斷除自己修行的功德,這是不值得的。

  寂天大師說:“無始以來,上供諸佛、下施眾生所累積的福德資糧,一個嗔恨心就可以將它燒得干干淨淨。”我們為何要為了對一件小事情的意見不同而發出嗔恨心呢?這太不值得了。不要留任何的嗔恨心,以嗔恨心對待師兄弟姐妹,就違犯了十四條根本戒的第三條戒。來佛堂或為佛法做事,是為了增長自己的福報,但如果反而變成惡業增長的話,那這種事情最好就放棄,不應該去做。

  我們常說的三昧耶戒,是以密宗十四根本戒為主。你們要多看多讀,記在心裡面。

  在這個時代學密法,我不得不提醒你們,大家最容易破的戒律是“毀謗自己的金剛師兄弟”,尤其是“謗金剛師姐妹”。我們在一起傳法、學法,大家的因緣是很深的,是連接在一起的,甚至比兄弟姐妹還親。

  不要為世間上小小的事情,或為了名份、為了利益而明爭暗斗,應該放下一切不同的意見和沖突,把同時接受灌頂的金剛師兄弟姐妹,當作是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來看待;同時追隨佛學會的師兄們如法修行,不要再為一點小小的事情而爭吵,這是我要勸告大家的。

  所有佛法總結起來戒律只有一條,就是不要去傷害別人。不要傷害眾生這一條,就已經完完整整地把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的戒律都包括在裡面了,所以我們也只要依照這個方式去做——不要傷害別人,整個戒律就已經完全地形成了,整個功德就會圓滿。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如果沒有智慧,善良跟愚昧是同等的,善良和智慧缺一不可
下一篇:海濤法師:罪惡是我們自己去做的,痛苦只有我們自己來承受,停止錯誤只有靠我們自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