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同修和我說:我是否給吃素的人丟臉了?因為自己最近身體不好;還有一個同修和我說:希望讓大家看到自己學佛了,身體健康了,也好讓人信受佛法!這個想法都很好,但這不是正路。
健康的因是因為慈悲心。所以我過去說慈悲心、菩提心是能解毒的,能治病的,我們學佛要長養慈悲心、激發菩提心,從而奉行不辍,最後見到的結果就是健康長壽。從表面上看很順暢,但深入去思維就不對了,比如東渡日本的鑒真大和尚,當時在中國就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律宗的高僧名宿了,受邀請後決定去日本,結果出發了五次才成功,到了日本時,眼睛已經瞎了許久。那麼他身體出狀態了,是否代表學佛沒學對呢?不能這樣思維,這樣思維就狹隘了,只以這一生的剖面來看因果,那是什麼都看不明白的。
就像有人說學佛好了,樣貌會變好看的,所以自己樣子沒變好看,是否自己沒學對呢?那麼各位看一下印光大師的照片,好看嗎?如果只從這些片段裡去評判這樣是學對了,那樣是沒學對,這種做法和念頭都是錯誤的。我們要把思維投放到多生多世的因果相續中去觀察事物,而不要截取一個片段來判斷整盤。
某日一個王後在儀仗簇擁下經過市井,發現了一個貧婦長得非常美麗,於是她就非常不解:我母儀天下,財富豐足不缺,權勢極大,但是為什麼長得如此難堪;而她窮得叮當響,卻如此美麗,這是為什麼呢?隨後她就求教佛陀,請佛陀解答自己的疑惑。這個事情怎麼解?如果只在這一生的層面,根本找不到答案,所以如果想找到更深的答案,就必須跨越這一生的障礙去循,這就限制了很多人尋求真理的腳步,因為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地看到自己無數生的生死演變的歷程,更何況看別人?就算有神通,有天眼也僅是部分攫取片段而已,和宿命通還不是一個位面的。
佛陀回答王後說:因為你過去生修了大福報,肯幫助他人,樂善好施,這是你這一生為王後,財富充足、權勢極大的原因;但你雖然樂意布施,心態並不好,常常恨意籠罩,這是你此生丑陋的原因。而那個市井的婦女,並沒有深厚的嗔恨,脾氣很好,所以此生美麗;可就是心眼小,捨不得布施,所以落得此生貧寒。
同樣道理,健康和長壽好像是一體的,不過還有微細差別,我們知道無畏布施得健康也可以得長壽,但是健康和長壽並不一定都並存的,有的人有健康,但年輕輕的就去世了;而有的人長壽,卻身體不好,或者常常臥病。這就是無畏布施裡的細則不同了,我們知道布施分三大類: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可是很多事情都可以算在無畏布施裡的,所以真正的長壽的因一定是慈悲大眾、不忍傷害、不肯傷害;所以自己的生命也不被傷害,不被打斷,這是壽命長,能活到天年;但想健康就要有放生護生這類進一步的行做了,就像某個人得病了、某個動物受傷了,我們幫助救護,這是得健康的因;是因為我們救護了他人的疾苦,因果回旋下自己的生命沒有疾苦,就是健康的因了。
這兩者不微細分別,差別是不大的,就是多一步少一步的事情。以本份來說,不傷害大眾,這是自己不被打斷,不被傷害的因,這是長壽的范疇,是被動做好自己就可以的;但人吃五谷雜糧,生個病也是正常的,生病能被及時地救護這是健康的范疇,是需要主動地付出對他人、眾生的幫助了。所以短壽、早夭、多病、橫災很多又是因為什麼?用因果一推就知道了,我們打斷了他人的生命歷程,我們就會在對應業力成熟後自己的生命也被外力打斷;我們傷害了他人的身體健康,傷害了他人的心裡健康,我們就會在因果成熟後自己病、煩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