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馮馮:學佛必須出家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 馮馮

 

  學佛必須出家嗎?出家好還是在家好?

  常有人提出這些問題,這是很不容易解答的。

  從佛經來看,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佛陀常常勸人出家修行,佛經常見記載,跟隨的弟子出家,甚至全家出家,現比丘相,天人皆大歡喜贊歎!

  這樣看來,佛陀是希望人人出家修行的,佛教一貫以來,認為出家修行是學佛的修行最佳途徑,學佛必須辭親割愛去出家修行,方可成佛。

  

 

  近代的大師,例如太虛大師,也主張人人出家修行。當前的許多法師,也鼓吹出家。一般在家人,也都認為出家是修行的最佳方式,響往出家的無牽無掛,一無掛礙。文人歌誦出家人如何清淨潇灑,閒雲野鶴,枕泉漱石,觀流雲,聽松濤,與世無爭.山中無甲子,出家人諸漏都盡,永無煩惱,於是,不少人憧憬出家的出世境界。

  另外有些人認為必須出家方可弘法度眾生,於是很多人就像投軍報國一般去出家。當然也有些人是逃避現實而出家的,也免不了有人出家是為了謀衣食,更有人披上僧衣去斂財,只做形式上的出家。例如,數年前,日本法庭判刑一個大和尚重刑,因為他非但從事假借佛教之名斂財,積聚數千萬元自肥,又從事走私漏稅,販賣毒品,甚至開設妓院與YIN業,多年累積漏稅數億元。像這樣的極端例子,也非絕無僅有,在其他地區,也不鮮見,只是規模不同,各顯神通,巧立名目!現代社會,科技猛,心靈卻空虛,尋求安慰,遂信神怪,以致魚目混珠之徒,得逞私欲,騙詐無辜,污染了真正的善良的修行人之清名,連累了真正的出家人!世人不察,怎辦真偽?

  佛陀希望人人出家修行,但並非叫人未經考慮就立即出家,追隨佛陀的弟子,通常經過好幾年的熟慮,通過多項的考驗,才獲准出家。因為出家是肩負重任弘法利眾救世,不是隱居山林自做自了漢,更不是逃避現實,若經不起考驗,出家修什麼?追隨佛陀最初的五位弟子,原是佛陀身為太子之時的隨從,奉了父王淨飯王之命,趕到鹿野,護衛太子,經過多年的考驗,才正式出家,成為五比丘。後來的弟子群眾,也都不是立即出家,而是追隨及皈依佛陀多年,通過考驗,才可以成為比丘與比丘尼,不是隨便馬虎就可以出家的。

 

  中國佛教,早期的出家人,是從印度或西域來的,起先中土並無出家制度。可能最早的一位中土出家,是朝的道安法師,從儒者而成為比丘,也是經過考察與考驗多年的.到了唐朝,對於出家,有空前的嚴格限制,任何人要出家,必須先經過官府筆試及面試,還需要地方紳士父老與官員推薦印證,朝廷考試合格,證明品學兼優,才得以剃度出家.著名的唐玄奘三藏法師,十二歲在朝廷面試合格,列為優等,又經官紳與佛教名師推薦,才得出家。以他的特殊優異品學,後來成為一代高僧,往印度取經,歷經十九年,取經回國,翻譯佛經,大開因明唯識之學,由他的弟子窺基大師發揚唯識宗派。玄奘大師所譯出的“能斷金剛經”,准確性比鸠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為高,可惜現代流行版本卻不是玄奘譯本,而是鸠摩羅什譯本。

  出家制度,大約是到了梁武帝興佛之時就流弊百出.梁武帝崇佛敬僧,供養僧人數十萬人,興建佛寺萬所,出家人受到帝室尊崇,享用有如王侯,成為特權階級.於是人人力謀出家,以圖貴顯,不擇手段,賄賂買取出家文牒,奔走權貴之門,皇親國戚之府,取得比丘身份,旋即又弄灌貪污,無所不為,出家制度己被破壞,佛教原意,也都蕩然無存,佛教倫為迷信之神教.梁武帝亦因供養佛教的寺廟與僧人,必須橫征暴斂,魚肉人民,天怒人怒,終於引起部將侯景叛亂革命,推翻梁朝,誅殺武帝。現代人不知歷史真相,只是邪信及迷信,他只是佞佛,而非真正實行佛教.他所作所為,名為敬佛,實為邪信邪行,唯一的貢獻只是提倡吃素。他以暴君殘酷治國,縱然吃素又有何功德?他只知佞佛敬僧,卻不知愛民惜民,功不抵過。

 

  從清末到現代,可說是已經全無古代的出家嚴格制度,有人因為失意,跑去山家,這是拜受“紅樓夢”之賜,賈寶玉娶不到林黛玉就跑去出家,這算是出家修行嗎?不幸開了例,很多人失意就跑去出家,自以為看破紅塵,其實只是逃避現實的懦夫。有人為衣食而去出家,只不過是換上僧衣的俗人而已.為爭香油紅包供養而大打出手,為爭廟產而訴訟,為爭名利地位而斗爭,種種詭詐,多多花樣,把真正出家修行人的清譽都污染了,那種出家人,只不過是徒具形式,穿上僧衣的俗人而已.出家只不過是演戲,哪裡做得到六根清淨,哪裡守得了任何戒律,那樣的出家,還不如在家罷!

  現代的出家,有些是很莊嚴隆重其事,有些卻是隨隨便便,有些必須經過若干時間的考察與考驗,而另一些則不須經過考試,甚至有隨到隨時落發剃度,有教無類。各處標准不同,國情有別,風俗岐異,出家的剃度也就未必符合原始佛教。因此有人帶發修行數年仍未得剃度出家,卻有人即時出家,披上袈裟,即時可以行道或招搖,往往離經叛道,言行都非佛教正信,每每誤導眾生。

  立志出家,必須首先研習正信佛理佛教,立心正信不移,修行不懈,宏願度己度人,以慈悲為懷,不存私心,不求名利,不求聞達,奉獻身心,普度普濟,服務眾生,有此決心,才可出家.倘若只圖個人成佛而不顧眾生,那也是一種自私與障礙,絕不可能成佛.佛者,只是開悟之人,並非超神,若無慈悲願行,雖悟亦難成佛,佛與菩薩願行不可分離,其實一兩面,菩提心與菩薩心是一而二,二而一。

  也有不少人,自以為辭親割愛,不要父母,不要親人,跑去深山寺廟出家,青燈木魚,暮鼓晨鐘,熟誦經卷,就可以成佛,又可以廣度眾生,這是廣大的慈悲。可是,一個人,連對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慈悲,還講什麼對眾生慈悲呢?自己跑去山林寺廟靜坐誦經,忍心父母妻兒在家苦念與傷心哭泣,這樣的出家,只是拋棄父母親人而已,不信此種忍心狠心之人能夠永久良心得安或能成佛。

 

  倘若因失戀或失意,或灰心,或悲觀,或避世,或為圖山林之樂,無牽無掛而辭親割愛去出家,那都不是正信佛教所為,那種種出家,非但擺不脫煩惱,而且還會有更多煩惱,因為追求的目的與境界難以得到。

  

 

  古代印度社會,是落後的農業社會,生存的物質需求很低。出家人可以沿門托缽化緣,只求一飽,不必積蓄金錢,地帶炎熱,衣物但求簡單蔽體遮羞,無需華裳重裘.現代社會是科技工業社會,物質生活的需求復雜,人人均必須辛勞工作,才得以支持生活所需,舟車飛機,衣食住行,都非沿門化緣所能獲致,電腦,電視機,電話,醫藥醫療......樣樣都需金錢購買,出家人也不可能像佛陀師徒在印度之漫行鄉野,就算能一步一拜,從南極拜到北極,又對於世界和平何補?

  百丈禅師所立清規之一,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規定出家比丘必須從事生產勞動,不能坐吃受人供養。可是現代出家人有誰能去下田耕種勞動?現代環境不許可耕種,同時出家人缺乏技能訓練教育,難以從事現代科技工作,也沒有任何工商會聘請比丘做工或比丘尼打電腦卡吧?不少現代科技教育出身的人士,出了家,就無用武之地,浪費了所學的科技才能,埋沒於寺院,有些還有機會從事弘法工作,教育眾生,大多只是成為唱念僧人,真是可惜,還不如不出家,把他們的才智科技貢獻社會,更有意義!心存慈悲,多行布施,多行濟度,有菩薩願菩薩行,也就得證菩提,未必一定需要出家!

  出家修行學佛,是非常莊嚴的事,可是時代不同,現代人不可能人人出家,若想出家,最好自己全盤冷靜考慮清楚,為何出家?出家之後做何事?出家之後貢獻大?抑或是在家更方便實行菩薩道?而且,也得看有無福緣可以出家。

  摘自:

  《佛法文集》作者:馮馮

 

上一篇:易學泰斗邵偉華:關於《三世因果經》的解說
下一篇:人間天:地藏菩薩是如何度眾生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