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北魏清河人(今山東省武城縣)字伯淵,小名桃簡。從小好學博覽群書,通曉經史百家,又明識天文,歷官為著作郎。北魏太宗時,任用他為博士祭酒(掌通古今,總領綱紀),世祖時為東郡公,累官侍中官職,特進封為撫軍大將軍。崔浩很有智能,善於計謀,深得魏主寵幸。朝中軍國大事,都經與商討而後施行。不過為人暴戾任性。
後來受命修國史,作國書三十卷。為了彰顯自己下筆正直,刊列所著國史於石碑,立於郊壇百步四方通達的大路上,有關北魏先世善惡事跡,都詳細據實刊列。引起北魏人痛恨嫉妒,以崔浩顯露傳揚國惡,構成罪名,上奏朝廷。魏世祖(太武帝)大怒,於是下诏崔浩備受五種極刑,慘戮而死。
崔浩任博士祭酒時,太宗愛好陰陽術數,命崔浩用蓍草占卜吉凶,常有應驗。崔浩敬奉道教天師寇謙之,與帝言談,常譏諷毀謗佛教虛無妄誕,應該一律除去。
到了魏太武帝(世祖)時,因長安沙門有某寺內私藏弓箭矛楯等武器,崔浩便藉此奏請太武帝誅殺全國沙門,盡毀寺廟,焚燒佛像佛經。雖經寇謙之極力爭論,苦苦勸止,始終不聽。寇謙之無奈警告崔浩說:「你如果一意固執,如此任性做去,必將迫促自己遭受刑戮和滅絕門戶的報應!」結果魏太武帝竟聽從崔浩之言,诏令國內,凡有經像塔寺,全皆擊破焚毀,沙門無論老少一概活埋。造成歷史上的滅法浩劫。
事後四年,崔浩果遭誅戮備受五刑慘報(額面刺字,割鼻,砍斷雙足,將其首級懸於木柱,骨肉分割成塊於市),清河崔氏族、范陽盧氏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宗族,凡與崔浩有姻親關系的人,全部遭受株連滅絕。
在崔浩未受誅戮以前,其妻郭氏敬信愛好佛法,常讀誦佛經,崔浩憤怒,把佛經搜集焚燒,將灰投入廁所。到了崔浩犯罪,被幽禁在木檻內,送往城南途中,衛士數十人,一路從檻上用糞尿淋於崔浩身上,崔浩臭穢難忍,嗷嗷呼叫,路上行人遠近皆聞。
自古宰相犯罪遭受刑戮的羞辱,沒有像崔浩這樣慘重的,世人皆說這是破壞三寶所遭受的報應。崔浩不信佛,但其弟崔模深信歸敬佛教,雖在糞穢泥土中,見佛像亦恭敬禮拜,崔浩常鄙視大笑。因此崔浩被誅殺時,崔模竟然獲免。(《歷史感應統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