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導我們斷煩惱有次第,從粗重的先下手。因為微細的我們沒辦法覺察,你怎麼能斷得了它?粗重的什麼?執著,堅固的執著,自以為是,先放下這個。從不執著,真正做到於一切法都不執著,這就是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執著,都是執著,你的看法、你的想法、全是執著。
執著放下了,再放下分別,分別是塵沙煩惱,比執著微細,“塵沙”是形容,塵沙無量無邊,這微細的煩惱,斷掉之後就成佛了。這個成佛,天台大師說的是“相似即佛”,不是真的,相似的,為什麼?他無明沒破,根本煩惱沒破,但是他的行持、他的境界,好像跟佛差不多,佛經教上所說的戒定慧,他都做到了,沒有見性,十法界裡面的佛。大乘十信菩薩稱之為佛,沒見性,他要把無明煩惱斷了,無明是什麼?起心動念,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佛超過十信位的菩薩,十信,超過十信了,圓教初住,我們稱他為法身如來,無明破了。無明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了。
我們真正修行,真正練功夫在哪裡練?全在生活上。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佛。佛知佛見,這是真佛,不是假佛;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菩薩,比佛差一等,菩薩;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辟支佛;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六道凡夫。
六道裡面,這等級高下完全是善惡,你的念頭善,言行善,三善道;念頭不善、心行不善,三惡道。我們用這個標准來回光返照,照照自己,從早到晚這一天,我們是善多還是惡多?為自己的全是惡,為眾生的是善。這個地方的標准,後面還有很多,斷惡修善落印象的,也就是心裡頭還有,這就不善;心裡頭沒有那是善,就是不放在心上。難!
淨宗的方法是非常微妙,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別的東西不放進去,只有佛,這是善。這個善將來到哪裡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相應的極樂世界
我們修淨土的人,希望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就得用這個方法。積功累德統統回向求生淨土,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感三善道;造作的惡業放在心上就感三惡道,所以善惡都不要放在心上。而且斷惡修善都是為利益眾生,不為自己,好!而且念念回向一切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有這個大願,這個大願就是“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