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大家好。
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修這顆清淨心。
那麼什麼心才能稱得上是清淨心呢?
這顆清淨心在修行的旅途中,有個過程。
首先發心修行,必須要用誦經,念佛號,誦咒,觀想,打坐,六度萬行等方式,先把這顆意識心態“靜止”下來為目的。
這個“靜”與“淨”是兩個性質概念不同。現在我們學佛的人,大多數都沒有闖過這個“靜”的階段。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明顯,在沒有正式大悟之前,都是在努力這個“靜”,然後真正悟到以後才能進入這個“淨”。
我們大家可不能對此造成誤會,悟與誤,要區別。
現在存在著對“悟”完全給誤會了,認為學幾部經典或者自己編造一些謎茫的語言就認為“悟”了。其實這是誤會了。
總而言之,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為了給大家做一個提醒,不能誤以為自己學佛修行,傳法度人啊,等。
我建議,今天我們共同所探討一個話題看誰能通過,就證明是“悟”還是“誤”,希望大家對自己道業要負責,修行可不能戲論。
話題是:《究竟什麼是佛法》,看看大家各抒己見,暢談一下各自的心得。
不要認為自己身邊跟隨有幾個人,就洋洋得意,千萬不能如此造作,這樣是罪業無邊,害己害人。
首先這個“靜”,是把我們心態加以安住。多生累劫我們的業浪不斷地在相續,迷惑顛倒造成永不止休。
今生我們既然覺悟到,就應該按照佛的指引的方式來進行修持才是,把一切的妄想徹底地靜止才是,因為這個“妄”,是迷茫的狀態。
我們既然是覺悟了,就應該清醒地造作,內心不能夠被幻相所困。
多生累劫所形成的妄念,猶如浮雲在遮蔽著我們的智慧。
要想智慧的展現,就應該徹底地驅除這個妄念才是,所以說我們首先修行的過程,必須要用這個靜止的方式方可對症。
妄念也排除了,浮雲也散去了,陽光就會自然普照。這時才能進行“淨”行。
契入這個“淨”,而不是說不造作了,對一切的造作都放棄了,這是大錯而特錯,世間的萬法本來就是在作用。
既然是作用就應該努力更加美好地發揮。無論如何發揮我們的造作,就如同游戲而已,取捨自如。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