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往生極樂,為什麼發願很重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阿彌陀經》中,佛陀曾三次勸我們發願,在此之前佛陀說了極樂世界的種種好、種種殊勝、種種不可思議、種種功德莊嚴,全部都是為了要激發我們往生極樂的願。

  1.發願去極樂

  若我們能順應佛陀的教誨和引導,便應該聽到極樂的種種好就要發願去極樂;如果我們真正地發願去極樂了,這部《阿彌陀經》就算聽明白一半了,你不用去研究某句某字,不用研究某段落某位佛菩薩,能懂得發願了這部經文一半就已經真實得懂得了,若還能堅持念佛,整部《阿彌陀經》就算懂了。

  在這部經文中釋迦佛知道我們愚鈍,三次勸我們發願,很多同修讀完發願的部分都沒有看到,這部經就不得利益了;若各位真想得隨後種種大利益,當下便應該隨順佛教,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在《百業經》中記載了很多故事,其中佛陀常常說:因為自己對過去諸佛無違背者,所以一切眾生對釋迦佛亦不違背。這是彼時佛陀住世的時候,大眾就算心有他想,像魔王波旬那樣,也要在佛陀面前隨順佛陀的教誨,無法違背佛陀的意思。能隨順佛語教化這是因,當自己成佛時候,眾生隨順自己就是果了。這部經文到這裡,佛陀請大家發願,各位扪心自問,看到這句後或者聽到分享到這的時候,有沒有真發願?若真發願了,真的肯隨順佛陀的教誨了,那麼當各位同修他日成佛的時候,也不會有眾生能違背你的意願,都會樂意受教隨順修行的。

  祖師大德總結往生極樂的標准就是信願有無,至於品位的高低,這是由念佛深淺的功夫決定的。當很多人在追求念佛的種種境界、種種功夫、種種受用、種種觀想、種種方法、種種持法的時候,我弱弱地問各位一句,發願了嗎?真信了嗎?若信願堅固了,佛號念下去就對了;若是還沒發堅固往生極樂的願,就先把佛號停一下,發完願再念。

  為什麼發願那麼重要?為什麼從古到今都一直在強調?因為我們往生極樂,出輪回、不落三惡道、成就聖位、得入菩提、得入諸佛種姓、得入諸佛遍知海、得入常寂光、得與諸佛同住、得與無量海會聖眾同修共參,全賴能往生與否,能往生這些什麼都可以得到;不能往生三惡道如何免離?地獄如何脫免?

  當我們看到經文裡種種禅定境界、種種三昧、種種正定、種種智慧、種種功德、種種不可思議神通妙力,可是各位,這些是我們本具本有的,但是對末法的我們來說,摸不到、吃不到、看不到、夠不著,這要如何是好?若能往生極樂世界,這一切都有份,都是你我份內之受用,不需外覓,不用他求;若往生不了,還在輪回裡投胎轉世、輪回生死、還在為這色身捆綁奴役,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如上種種呢?

  釋迦佛慈悲娑婆眾生,阿彌陀佛憐念十方眾生,二土如來同心同德,欲把我們保送極樂深造學習,可是我們是否願意去呢?這個心要發真心才行,假一點都不可以的,佛陀知道,這小小心念是沒有辦法隱藏的。

  2.善根、福德、因緣

  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是往生極樂必備的三個條件。有人說往生極樂的三資糧是“信願行”,不過在我看來“信願行”是修行所有佛法的基礎資糧,可是如果善根、福德和因緣這三條,如果缺任何一條,都是不可以的,這就使得很多人轉頭去研究如何滿足這三條要求才能往生的事情上來了。如我們在《普門超度標准版》裡提到這三條的解釋,若我們聽到極樂世界的種種、聽到阿彌陀佛願力洪深,這個能聽到就是有福德,如果沒有福德是聽不到的,各位思維對不對呢?

  聽聞到了,能接觸到了,肯信受,這是有善根;雖然善根包括的內容非常多,裡面的信根、念根、精進根、願、行、戒等等都包括,可是如果聽聞到極樂世界如此種種、聽聞到阿彌陀佛聖號萬德萬能,不懂得發願往生極樂,不求親近阿彌陀佛和極樂諸聖,這肯定是沒有善根,不用多想,不用去找經文對照,你聽到佛法不能信受,這絕對不可能是有善根的表現。

  所以善根是決定了我們聽聞到美好的事物,是否能心向往之的根基。如有同修和我說,收拾自己的心地,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心是那麼的黑暗,一點點的事,第一念頭就是非常黑暗、負面的,一定是猜忌和否定。這就是善根不足的表現。佛陀說“菩薩第一大忌就是疑”,而大菩薩有疑沒?或許有疑,但是在真正落實修行過程中,這些疑惑都得到解除;疑在如何實施是有善根,疑在如何增進是有善根,疑在大根大本是真沒善根。

  如《普門品》裡釋迦佛在講觀世音菩薩的種種殊勝,講到汝等應當供養,可是沒有一個人供養,這個時候無盡意菩薩起來了,是其他大菩薩都不懂嗎?大菩薩們都懂得應該如何供養,於是各位大菩薩都在供養觀世音菩薩,可是我們看不到,原來他們是定中供養,在心念層面已經做了,可是我們這群凡夫俗子看不懂啊,無盡意菩薩才起來給我們表演一下。

  這個表演成了法布施的表演了,因為供養應該是財布施的,用珠寶璎珞這類物品,可是為什麼無盡意菩薩卻說:你受了我的法施璎珞吧?這物品如何成了法布施?就是因為無盡意已經在定中供養了觀世音菩薩,與會所有的大菩薩,都聽從了佛陀的教誨,馬上就供養了觀世音菩薩;可是龍天眾生愚癡,不知道怎麼回事,也不肯聽到就馬上落實行動,若沒有大菩薩慈悲演示,我們根本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時候無盡意菩薩表演的供養就是為一切眾生做榜樣,這個事情絕對是法布施了。這個時候我們說,無盡意菩薩有善根,聽到佛陀這樣說就這樣做,那麼我們是否聽到了馬上就能去落實呢?

  若聽聞到就信受了,這是有福德有善根了,可是不付諸行動,或者種種條件約束不能付諸行動,就是因緣不具足。這第三條是最最難成熟的,善根、福德都容易成熟,就是因緣不容易成熟。若說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那麼善根不缺,福德自然也不缺,可是為什麼不能得生極樂?這因緣之事最為重要了。所以古德說:一切皆因遇緣不同而有差別。就是因為我們本自具足的,一切都不缺少的,為什麼沒遇到?因緣不具足;為什麼沒及時地跟隨去做?因緣不具足;為什麼沒能出輪回?因緣不具足。

  因緣是佛法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雖然到後期這些緣法也要拋棄,就像在《楞嚴經》中佛陀就直接把因緣拋棄了,害得阿難沒有落腳點了,沒邊沒沿沒地方著力,沒有地方下腳了,於是他聽到“自然因緣二俱排傧”,就當下茫然了。

  在地藏三經的《占察經》中,對因緣做出了非常直接的表述,因緣是建立在無明基礎上的,若沒有無明了,也就沒有因緣可尋可覓了,當無明一起,妄想叢生,因緣就如影子一般攀附在無明上。所以因緣法亦是階段性的內容,這個道理我們若懂了,就懂得《金剛經》中佛陀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聽到法都要捨棄,也當下茫然了。法都要丟棄的話,那我如何攀附,依靠什麼而修持呢?所以剛剛強調了,這是在修行的後期才需要討論的部分,因為在沒過河前,這法還是萬萬捨不得的,待過得了河了,如同須菩提尊者那樣成阿羅漢,發心回小向大,願趣入大乘菩提了,這個階段他可以討論捨棄法的問題,捨棄了有為的法,自然要依靠無為法、無做妙力得至究竟涅槃了。

  因是種子,緣是外在的環境,種子能萌發,不只是種子自己的力量,還有環境對種子萌發的支持貢獻。學佛,我們最先要學明白的就是因果,當有人只討論因果,把緣拋一邊了,這個沒有緣參與的因果法是錯誤的。佛教說依靠因果能扭轉生命、能改命,不是改因,也沒去改果,而是改了當下的行做,行做改變了,通過心念行為促成的緣就發生了轉變,土壤、水分、空氣、養料都有了變化,發芽和結果的部分就產生了對應影響。

  因果是不可以改的,所以道教的因果觀是鐵桶一塊,動不得分毫: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閻王讓你三更死,哪個敢留到五更?佛教的因果不是這樣的,因為佛教對因果間能靠自我行為扭轉的緣,有了足夠清晰的認識和描述,所以佛教的因果觀叫做——因緣果報律。

  你可以不知道哪尊佛如何如何、可以不懂得每個菩薩如何如何、也可以不知道每尊阿羅漢如何如何,你學佛首要必須明白因果,佛陀常常教誨我們,從當下的結果去推導前因,所以我們可以沒有天眼,也可以沒有宿命通,但是卻可以通過因果的反推,了知自己前生宿世都做了多壞的事情。

  這些壞事用因果一推,當下承受的全部的事情,沒有一個不是有種種因緣和合而來,其中最應該忏悔探討的就是因,就是我們過去自己做錯的事情;而外部的緣,並非完全在我們掌控之下,可也和我們的業行直接相關。比如二次世界大戰,你想不想參與,都可能會被戰爭拖拽進去,都會被絞肉機招感進戰場裡,成了戰爭的炮灰。

  這個招感,並非是我們能控制和躲避得了的,這就是業力成熟,累世的殺業爆發,只要你有殺業就會被招感在刀兵劫中出現,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你要如何選擇?這些事情都是在內因和外緣的促合下行成的。

  一切皆因遇緣不同而有差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像有的同修說,我給他念聲佛號,給他種個金剛道種,可是你知道他幾輩子前是否就是出家僧人呢?你如何知道他多少世前是否就在寺院,或者就在翻譯某經某典呢?這些我們都不知道,而就我們本性而言是一切具足的,當一切具足了,眾生是否缺少金剛道種呢?決定是不缺少的;如果缺少了,就是自性不圓滿,就是自性被誰咬去一半。

  自性也不是煎餅火燒,怎麼可能說缺點就少點呢?我們相信自性是圓滿的,就應該相信,一切眾生的本性也是如此圓滿,和佛一樣別無差別,無二無別,這是成聖、成賢、成天、成鬼的根本原因,因為自性裡就有種種的可能,種種的種子,只是哪一個緣分先成熟,哪個種子先發芽,哪個德能先得受用了,這才是一切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本差別。

  根本是自性圓滿無缺,影響因素就是當下是什麼緣分成熟。於是當下某個緣分成熟,無明的作用就產生了,無明再深入細化就出了分別、妄想、執著;再細化就出了貪、嗔、癡、疑惑和傲慢;再細化就出現了身見、邊見、邪見、進取見、戒進取見,於是五利、五鈍,全部都冒了出來。

  3.進哪個門由我們願念決定

  就像一萬把鑰匙開一萬把鎖,進一萬個門一樣,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自性偏偏就是有一萬把鑰匙的家伙,至於能開得了哪扇門,就要看先開了哪把鎖了,對應的鎖一開,門也就開了;所以這個因是鑰匙,緣就如鎖,而進入什麼樣的門就是對應的結果。

  同樣我們來學佛,有的同修只想著自己往生極樂世界,於是這個鎖就是小乘的鎖,雖然阿彌陀佛這把鑰匙是萬能鑰匙,可是我們的這個鎖就是這樣的,成功接軌後,被開啟的門就是小乘的門;而有的同修想著成就菩提,想著成佛,和阿彌陀佛這把萬能鑰匙接軌,開啟的就是如何成就菩提的門。

  這個道理若我們懂得了,就得思維一下了,我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願的?這個內心的想法,就決定了我的這個鎖是什麼樣的了,於是念佛可得人天利益、可以得生天上、也可以免地獄諸苦、可解鬼道饑馑、可得種種神通、種種智慧,問題是我們打算在裡面求什麼?若我們什麼都不想要,那麼鑰匙來了,何必要開鎖呢?因為我們沒想開門啊,在佛法裡沒什麼求的,沒什麼願,那麼鑰匙就沒用處,至於萬能鑰匙會不會馬上開啟我的某個願念的門呢?這就要看我們把哪把鎖放在前面,把哪扇門放在前面了。

  就像有的同修,嘴裡念念是往生極樂,可是心裡卻想著做生意多賺錢啊,可別賠錢啊,這想法非常正常,可是擺在頭裡的第一把鎖就是錢財,就算和阿彌陀佛萬能鑰匙接軌了,開的門決定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大門,而是求點人天福報的人天福報門。

  各位想一下,我們把哪個鎖放在頭裡了呢?我們到底要先開啟哪個門呢?若在我看來,地獄門在前面,往生極樂的門排得很靠後,各位思維一下,是不是這樣?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上一篇:86男征婚也可去女方那邊
下一篇:淨空法師:把握了生死出三界的機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tw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29273050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