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佛教果真像是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消極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多數人的追求和生活,

  都是建立在個人的迷亂感覺及社會習俗上,

  是被個人習慣和社會潮流所左右,

  並非出於智慧的抉擇。

  這種生活看似積極,

  其實是消極而被動的。

  唯有經過智慧省察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

 

  世人對佛教頗有誤解

  文/濟群法師

  有人問我怎麼看待佛學的消極性?例如在現實中,有些人以為佛教是消極的,認為一旦信仰了佛教,對事業就會失去進取心。

  其實,消極和積極是相對的。

  許多人評判消極和積極的標准,都是以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為坐標。他們以為符合自己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便是積極;反之,便是消極。

  可是,普通人的生活和追求是否就是積極呢?

  其實,多數人的追求和生活,都是建立在個人的迷亂感覺及社會習俗上,是被個人習慣和社會潮流所左右,並非出於智慧的抉擇。這種生活看似積極,其實是消極而被動的。

  作為一個學佛者,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標,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抉擇的。這個目標就是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以此解脫生命的迷惑和煩惱。

  在他們看來,唯有經過智慧省察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不僅如此,他們還發願把真理和智慧帶給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達到這樣的目標。

  可以想象,一個人如果具有這樣的目標和意義,不僅不會消極處世,反而會有更好的進取心。

  雖然他生活中也會有許多平常的事情,經營各種類型的事業,但因為發心不同,認識不同,他所經營的事業和生活也將被賦予更高的意義。

  消極和積極是相對的

  有人問我如何正確理解佛教的出世思想?譬如有些人往往因為佛教的出世思想而選擇在年輕時候入世做官、做事,官場失意或年紀大了,才考慮選擇佛教信仰。

  我認為,官場失意或年紀大了才選擇佛教信仰,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寫照,並非所有的人。

  在歷史上很多士大夫或文人,在年輕為官之時就選擇佛教為信仰,如唐宋文人中白居易、王維、柳宗元、蘇東坡、王安石等人。

  今天也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一方面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得到了社會的認同,但同時也開始尋找生命的智慧,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

  所以,覺得只是官場失意或年紀大了才選擇佛教,這是對佛教出世思想的片面理解。

  那麼,佛教所說的出世是什麼意思?出世有出離、超越之意。這並不是說,必須放棄世俗的生活和事業。

  有些人遠離塵世,入山修行,那只是個人的選擇,或者是修學某個階段的選擇,不是學佛的必經之路。

  如果具有正見,在紅塵中一樣可以修行。因為我們真正要出離的並不是環境,而是生命內在的迷惑和煩惱。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人們在迷惑和煩惱中度日,那就是世間。一旦超越這種迷惑和煩惱,在世間的當下,便是出世間。這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信仰所關注的是人生大事。比如我是誰?活著的意義?生命的歸宿等,這些問題是人類永恆的困惑,對於每個人都存在。

  只是因為人的根機不同,有的人慧根深厚,從小就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也有的人要經歷世俗生活的歷練才開始思考。

  當然,還有一些人終日沉迷於物欲中,只會關注眼前的需要和欲望的滿足,他們可能永遠也想不到人生還有這樣的大問題。

  不過,人生一旦觸及這些問題,必然就要面臨解決。如果想要圓滿解決,自然離不開佛教的信仰。

  佛教關注的是人生的大事

  有人說,世間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難免會很執著,因為執著就會帶來痛苦,導致活得很累。很多人既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時又不願放棄世俗的事業和生活,於是就問我如何才能做到這二者並行不悖?

  在現實人生中,要把出世與入世統一起來確實不易。積極入世,容易陷入對世俗的執著,結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會遠離和放棄塵世的一切,感覺不近人情。這兩種情況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讓二者並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薩行者的修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作為菩薩行者來說,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積極入世,廣行利益眾生的事業,所謂“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教有一部《維摩诘經》,其中的維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賈富豪的身份,擁有妻子兒女,出入娛樂場所,但卻能出淤泥而不染,在與社會民眾打成一片的過程中,對他們起到教化和引導的作用。

  同時,闡說不可思議的不二法門,強調“心淨則國土淨”,是在家居士在紅塵修行的榜樣。

  如何才能培養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過對“空”的認識和體證來達成。

  佛法所說的“空”,不同於我們所理解的空無或一無所有。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空”和“有”並不對立,而是統一的。

  比如《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剛經》講:“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訴我們,世間任何一種現象無不是因緣和合而成。換言之,是條件決定一切的存在,離開條件,我們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變的特質。

  所以,這種存在只是因緣假相而已。但我們因為無明所惑,無法見到世間的真相,於是就會把主觀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覺得它就是如此,確實如此,由此衍生出許多煩惱。

  佛教所說的“空”,正是要幫助我們認識真相,去除我們主觀賦予的種種特質。這樣才能從迷亂的狀態中走出,超然物外,心無所著。

  走出迷亂

  了解到生命真相之後,看到很多人因為無明,每天不斷地制造煩惱痛苦,就要發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幫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真相,解除煩惱。

  有了這樣的慈悲心,就能積極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過程中保持無所得、不染著的心態。《金剛經》就是一本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放下,同時又積極利他的經典。

 

上一篇:皆仁法師:看星星開悟的禅師,不扶牆,只服他!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如何避免被自己的分別念引入歧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