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孝法師:年輕人應該怎樣發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願有兩個方面:一是理上的,還有一個是事上的。

  從理上說,我希望大家發願有出世的情懷。出世的情懷指的是什麼?就是對於生命真理的探索。在佛教來講就是成就佛道,這是對生命真相的追求。“佛是一切智”,只有具備這種智慧,我們才能明白生命的真相。正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對生命的真相產生了誤判。這種誤判導致了理念上的偏差,帶來我們生生世世生命的局限。

  另外一個就是入世的事業,簡單地說就是對眾生的關懷。為什麼要關懷眾生呢?因為我們要培養生命的根本,就是真正的慈悲心的修行。一個生命的誕生,乃至於我們對人間所有的感覺,可以說都是以慈悲為主的。如果沒有天地的慈悲,我們生命就沒有辦法延續;如果沒有父母的慈悲,我們這一期生命就不可能成長;如果沒有社會的慈悲,我們將沒有人類社會生活基本的信條、信念;如果沒有人人為我付出的慈悲,我們將難以生存。所以慈悲是與萬事萬物互動的、必不可少的存在,我們把它叫做“入世”。

  入世是一件事,當這件事不斷地相續,就成為事業。這項事業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生命本然狀態,自然界的一切花草樹木,乃至於畜生牛馬,它們都懂。俗話說“虎毒不食子”、“羊有跪乳之恩”,就是說這些畜生對於不同生命的了解。了解的前提是為了理解,理解是我們慈悲心的一種展現——對於萬事萬物的關懷。因為我們自身的生命也需要關懷,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可以概括為所有發願的核心,就是覺悟人生和奉獻人生的根本,這是理念上的。

  事相上的就是《普賢行願品》。從禮敬開始,禮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什麼要禮敬諸佛呢?第一,因為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導師;第二,禮敬諸佛可以降服我們的傲慢。傲慢是我們內在的一種煩惱,而外在的諸佛是我們一種智慧的發現。當放下了內在傲慢的煩惱時,我們的生命自然就與諸佛的生命境界形成對比。從對諸佛莊嚴生命境界的了解當中,我們馬上會升起追求生命的願,這就是覺悟。從覺悟的心裡,我們會自然而然地低下高貴的頭,就像稻子成熟了,自然就會低下頭。我們將會從傲慢、自我等種種煩惱以及堅固的妄想、執著當中覺悟、覺醒過來。醒過來,就叫覺悟人生。

 

上一篇:夢齋山人:我們的佛性在哪裡?
下一篇:世界上最好的香是什麼?你知道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