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善先資集卷二
因果勸(下)
勸求功名者(以下言求福不宜殺生)
海內作文章的人士,清早起,夜不睡,夜以繼日的,就是天天為求功名啊。父親告誡兒子,老師勸勉學生,只怕時間不夠用的,就是天天為求功名啊。然而少年人士,常有早取功名;通今博古的儒生,往往懷才不遇,難道不是榮枯得失,全在天意嗎?既然是天意,那麼符合天意的天就護佑,違背天意的天就拋棄,是必然的道理啊。戒殺這件事,文人常常以為不重要,認為這只是佛家的教導罷了。噫!難道佛家好生,我儒家卻好殺嗎?昔日程明道,主管上元縣,見鄉裡多有用膠竿捕鳥的,通告折斷所有膠竿,然後下令禁止(出《宋史》)。而呂原明,得到程氏的正傳,卻世代信奉佛法,戒殺放生。做郡守時,官署中多多儲備筍干、鳆魚干,用來代替水陸生命(見《聖學宗傳》),他確實是好生惡死,天心還在,不可違背了!人能夠以天地的心為自己的心,那麼福祿就有了。
嗜蛤不第(見《龍舒淨土文》)
宋朝初年,鎮江的邵彪,夢中到冥府。主管問道:“你知道沒考中科舉的原因嗎?”回答:“不知道 。”就帶邵去,見一鍋煮著蛤蜊,都呼叫邵的名字。邵害怕,合掌念阿彌陀佛,蛤變黃雀飛走了。邵於是戒殺,官做到安撫使。
[按]科舉的事,雖然是天曹掌控,若是有冤家阻礙,鬼神也不能禁止。要向青雲路,怎麼能不考慮到這點呢?
帝君示夢(見《護生編》)
明朝末年,蜀地人士劉道貞,有客人來,要殺一雞,忽然不見了。客坐良久,要殺一鴨,忽然又不見了。搜索雞鴨,見它們都藏在暗處。鴨用頭推雞出,雞也是如此,相互用力卻沒有聲音。劉醒悟了,作《戒殺文》勸世。辛酉年七月,他的友人夢中到文昌殿,帝君拿一紙展示,說:“這是劉生的《戒殺文》啊,今年科舉考中了。”醒來後告訴劉,劉不信。公布後,果然符合。
[按]禽獸與人,形體雖然不同,知覺其實相同。看它們被抓的時候,驚走哀鳴,翻牆上房,與人類處在叛亂被捕時,父母驚慌失措,妻兒找不到依靠,有沒有區別?看它們臨刑的時候,殺一雞,那眾雞驚啼,屠一豬,那群豬不食,與人類處在劫掠屠城的時候,見父母血肉淋漓,妻兒節節支解,有沒有區別?看它們宰割的時候,或五髒已切除,而口裡還在吐氣,或咽喉已斷,而眼睛沒有朦胧,與人類處在將要命終的時候,痛苦難伸,點頭細看,有沒有區別?當雞鴨暗中相互推诿,世人就當痛心而刻骨了!
救物同登(見《廣慈編》)
會稽的陶石梁,與張芝亭到大善寺,放生鳝魚數萬。當年秋天,陶夢見神說:“你不該考中科舉,因為放生,考中一科。”公布後應驗。陶因此說:“事情靠張芝亭幫助,怎麼功勞只歸我一人?”幾天後,南京的消息傳來,張也考中了。
[按]近來惡俗,有參加鄉會考試的,親友必定合資祈禱,殺生無數。名叫保福,實際是造罪,高明的人深惡痛絕。
勸求子者
富人家沒有兒子,揮金納妾的有之,重價買藥的有之。但是求的越迫切,得到的越艱難。為什麼呢?因為三界中的定業,如果不是大善,不能挽回。古來沒有兒子的人,往往因為一念覺悟,勇猛修德,因而連生貴子的,數不勝數啊。求的方法不對,就徒勞怨天尤人,感慨宗廟的失守,也太糊塗了!
放生得子(見《廣仁錄》)
元朝一富商求兒子,聽說太岳真人召仙判事有靈驗,就前往請問。判詞說:“你前生殺業多,使動物類不能保有子孫,所以得這個果報。現今要放滿八百萬生靈,才可以贖罪。若是誤傷一蟲,須放一百個生靈補上。挽回命運,這是第一。”商人就發誓戒殺,捐資放生。不久,得到一兒子,後來考中舉人做官了。
[按]《華嚴經》說:“殺業之報,能令眾生墮於三途。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病,二者短命。”富商殺業很多,而報應不過是沒有兒子,可能是受了三途惡道的正報,然後受沒有兒子的余報,也說不定啊。否則,或者是過去世的福力還很厚,先受沒有兒子的華報(附屬於正報的善惡報應),而後受三途惡道的果報,也說不定啊。現今能贖前世的過惡,回心向善,自然應當免禍得福了。
悔過延嗣(見《感應篇圖說》)
杭州的吳恆初,好吃牛肉,接連喪亡子女。這時有一兒子患水痘,醫治無效。吳忽然夢見到了陰司,有人投訴他殺牛,爭辯得很辛苦。主管叫群牛聞吳的全身,牛竟然沒話說。吳自己承認吃牛不殺牛,並且發誓永遠不再吃牛肉。主管勸解牛離去,吳就釋放了。出來見一樓閣,樓閣上有人叫他,吳仰頭看去,上面忽然扔下一東西,說:“還給你!”細看那東西,是他的兒子,就醒了。兒子的病也就好了。
[按]吃它的肉就接連喪亡子女,那殺它的身就可知後果了。
戒牛育子(見《護生錄》)
京城的翟節,五十歲沒有兒子,畫大士像,誠懇祈禱特別用心。妻子剛有身孕,夢見白衣婦人抱一兒子送來,妻子正要接抱,有牛在中間橫擋著,抱不到。後來生兒子,不到滿月死了。翟又繼續祈禱,有人告訴他說:“你酷愛吃牛肉,難道與這個有關?”翟很驚悚,全家就戒牛肉。不久,又夢見婦人送兒子來,就抱住了。後來果然生下兒子長大成人。
[按]所謂“現婦女身,而為說法也”。(經上的話)
嗜鱉速斃(袁午葵述)
明朝末年,杭州有個潘德齋,年老沒有兒子。偶然見一本書上說:“吃鱉的有兒子。”就買鱉來養,喂它小鳝,天天烹宰。這樣一年多,潘全身都長腫毒。毒有很多口,就像甲魚的嘴,痛入骨髓。不久就死了,最終沒有後代。
[按]有邪見的人,一時害人是用語言,百世害人是用書藉,說的正是這事啊。所以著書立說,雖然是善人君子,尚且不可以不慎重,何況其他呢?(儒生說的排斥佛法,傳醫方而殺生命,更有刻佛書、善書,卻不具有正知正見,自作主張胡亂瞎說,反而導致贻誤眾生,比比皆是,哪裡知道他自己入邪見,又引別人入邪見,空有好心,大造惡業,還會墮落的呢?)
勸避難人
世人正當在戰亂的時候,躲避到深山曠野,顛沛流離。望見旌旗,就母離子散;聽到金鼓,就魂飛膽喪。這樣的流離困苦,雖然是國家的大運,但莫不是自己的業力感招。慈受禅師偈說:“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這樣看來,無論殺身亡家,都屬先前的定數,就是一根指頭的傷,一根針的丟失,以及剎那間的恐怖,沒有不是無因的。普告世人,但遇到戰爭時,應回心自念:“我身還沒有被抓執,尚且如此恐怖,那動物正當被抓時,恐怖又怎麼樣呢?骨肉還沒有分散,尚且如此淒慘,那動物正當分散時,淒慘又怎麼樣呢?四體還沒有宰割,尚且如此悲苦,那動物正當宰割時,悲苦又怎麼樣呢?”因此過去的殺業,必須念佛超度,未來的殺業,應當現在斬除。如此用心,那來世必生在太平的時代,必不生在危亂的時代;縱然生在危亂的時代,也必不生在打仗的地方了。這豈不是避難的最上策嗎?那爬山涉水,不是萬全的計策啊。古大德說:“世上欲無刀兵劫,須是眾生不食肉。”
刀兵償報
宋徽宗時,寇兵攻進來(金兵侵犯京城),到處燒殺,特別是安陽鎮被禍害尤其的慘。後來有一僧人,能在定中勘查冥間的事。眾人向他求問,僧人就入定,知道了詳情,說:“這鄉造的殺業,比其他地方慘,所以受的果報也比其他地方慘。但業報沒有完,怨家只是剛來,眾人還不能安息啊。”後來連年兵火,人民屢遭屠戮,果然沒有幸存的。
[按]人見到漁翁撒網,忽然得到大魚,必會鼓掌稱快,不知這又增添一怨家啊。悲憐救解,還恐怕來不及,卻怎麼反而稱羨呢?所謂稱,就是贊歎殺;所謂羨,就是隨喜殺。慧眼來看,都是戰亂的種子了!
龍子救難
巢江水暴漲,很快又恢復老樣子。因此有大魚體重上萬斤,三天後死了,全郡都吃那魚肉,唯有一老太卻不吃。忽然有老頭來告訴她:“這是我兒子啊,不幸遭禍。我要厚報你,若是東門石龜的眼睛變紅,你就趕緊出城,城就要塌陷了。”老太因此天天去看龜眼。有小孩子驚訝老太的行為,老太就告訴他實情,小孩子就作假用紅色塗龜的眼睛。老太見了,急忙出城,遇見一青衣童子說:“我是龍子。”帶老太上山,城果然塌陷為湖了。
[按]佛在世時有一大臣,看相的說他一定被兵器殺死,他就日夜用兵器保衛自己,其至帶著劍睡覺。有一天,請佛早上去受齋供,佛推辭不去,告訴國王說:“這個大臣今夜必死。”當晚,有四位大臣也在大臣家防守,大臣妻子見丈夫熟睡,就代丈夫拿著劍。不久,妻子也睡去,劍落下去斷了丈夫的頭。國王聽說後,懷疑四位大臣與那妻子有私情,斷了他們四人的右手。阿難問佛是什麼因緣,佛說:“那丈夫前世是牧羊兒,妻子是白母羊,四位大臣在那時,都是劫賊,見小兒牧羊,都舉右手,指著羊對小兒說:‘殺羊給我吃。’牧羊兒流淚順從。因為這個因緣,就輾轉相報應。”(詳載《雜譬喻經》上卷)。童子塗紅龜眼作假,也是福力導致。因緣會遇,自然而然,不可強求啊。
勸食牛犬者(以下言自奉不宜殺生)
勸人戒吃牛犬,不如勸人戒殺牛犬;勸屠戶戒殺牛犬,不如勸官長禁殺牛犬。為什麼?勸人不要吃,雖然表面答應,但美味在面前,誰能自我控制?所以知道勸人戒吃,不如勸人戒殺啊。屠夫因為被勸就改行的,十個難有一個,如果不是官長禁止,嚴刑嚇阻,雖然天天進屠門規勸,終究沒有用。哪裡比得了號令申嚴,群凶就藏刀呢?何況禁屠這事,貧窮書生也能靠官長幫助。等到禁令懸掛,然後嚴行糾察,形成規定,雖然不勸別人戒,自然沒有牛犬可吃了。可惜了!那些官僚們,凡是有名利的事,就順從當權的人,嚷嚷個沒完,遇到這等事,就鉗住嘴巴卷起舌頭了。
命終酬業(出《顏氏家訓》)
齊貴人春秋上朝,一向奢侈並且愛吃牛犬,吃一定特別宰殺。三十多歲時,有一天,見大牛忽然來,齊就全身痛如刀割,嗥叫發狂而死。
[按]異類有功的,莫不如牛犬了;吃它們最損陰德的,也莫不如牛犬了。世人一定要沾它們的肉味,為什麼呢?
戒牛得魁(出《廣慈會要》)
金陵的朱之蕃,沒考上科舉前,夢見神說:“今年狀元應當是鎮江的徐希孟,因為私通一女子,被廢除了。其次輪到你了,但他三代不吃牛,你父子沒有戒,倘若能悔過,還來得及啊。”朱醒來告訴父親,父親不信。當晚,父親也夢到了,才大驚,發誓不再吃牛。當年,朱果然天下第一,徐只是二甲第三。
[按]有人說:牛是郊外祭祀的東西,只有有福的人才能吃。看這事,可以堵他的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