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行動遵守佛陀的教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動作,行動」,行動遵守佛陀的教誨。我們在教誨裡面提出五個科目,大家一定要記著,記得很熟,一切時、一切處別人問你,都能說得出來,而我們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決定不違背。第一個,三福,三福是最高指導原則,我們要落實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把它真正做到。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這是福的根本,沒有第一就沒有第二,當然更沒有第三,像蓋三層樓一樣,一定先第一層,再第二層、第三層。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東西是做人的根本,人應當如是,不能違背,違背就不像人了。

  人與禽獸界限差別在哪裡?人有學,禽獸沒有學過。就是人有接受過教育,基本的教育就是這三樣東西,男女老少人人要遵守,這是自然的規律。佛經上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准就是這一句,第一福,孝親、尊師、仁慈、十善,這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標准。具備了善男子、善女人的條件,才能學佛,才能成為世尊的弟子、彌陀的弟子,這有條件的。

  第二福就是入佛門了,一入佛門首先教你什麼?三皈。三皈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他用個比喻跟我講,譬如你從台北到高雄坐火車,你一定要買張車票,這個車票要隨時帶在身上不能丟掉,為什麼?車上有查票的,到達地方的時候,這個票要收回,所以要好好保存。佛門裡面的三皈就像這張車票一樣,一時一刻不能離開,念念都要想到。受持三皈的人很多,想起三皈的時候不多,都把它忘掉了。

  三皈是什麼?成佛之道。皈依佛是覺而不迷,佛是覺的意思,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淨而不染。換句話說,佛法僧就是覺正淨,就這三個字,時時刻刻要跟覺相應,覺的反面是迷惑;念念要跟正相應,正是正知正見,不是邪知邪見;心地要清淨,沒有染污,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說的心要清淨,心要平等。這是菩提大道的總綱領,覺正淨。用什麼方法落實它?用戒定慧三學落實三皈。沒有戒定慧三學,這個三皈依就落空了,有名無實。

  所以三皈後面第一個,落實在五戒,落實在十善,落實在六和敬,落實在六度(六波羅蜜),落實在普賢十願,落實在一切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我們在無量法門裡面,今天選擇的是念佛法門。信願持名那就是落實三皈,所以三皈是總綱領總原則。「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入佛門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直到阿羅漢,到辟支佛。這是第二福。

  再向上提升,第三福是菩薩。你看,第一個是凡夫,第二個是小乘,第三個是大乘。大小乘的差別就在「發菩提心」,小乘沒有菩提心,大乘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是真誠心,真誠是菩提心的體。從體起用,用有兩種,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別人。對自己是自受用,自受用裡面,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這就是自受用,二六時中,知道保持我們的心念清淨、平等、覺悟,覺而不迷,對待別人大慈大悲。

  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我提出來二十個字,跟大家共同勉勵。第一個就是菩提心,我用十個字解釋,大家容易懂,「真誠」是體,「清淨平等正覺」,自受用,「慈悲」,他受用,十個字,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菩薩道也十個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行菩薩道。這二十個字,跟淨宗學會同學共同勉勵。

  第三福第二句,「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別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把因果講到究竟圓滿了。後面還有兩句,「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經裡頭選一部,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從孝養父母到讀誦大乘全是自利,一共十句。最後一句勸進行者這是利他,就是你自己成就了別忘記要教化眾生,要教別人,這叫菩薩。如果不肯教別人,那就變成阿羅漢了,變成小乘了。佛贊歎大乘,大乘人的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這是總綱領,落實在生活裡頭就是六和敬,三皈六和。人不能離開群體,出家人稱為僧團,僧團裡頭要和睦。六和第一個,「見和同解」,這一句,現代人所謂的建立共識,我們大家有同樣的看法,有同樣的想法。沒有學佛之前,我們對於宇宙人生、對於現在未來都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因為我們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需求,這怎麼辦?世法裡頭古聖先賢,跟佛法裡面諸佛菩薩,都采用一個辦法,就是教學,「教學為先」。

  特別是中國古聖先賢,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之前二、三千年,中國那些老祖宗就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學的方法、有教學的效果、有豐富的經驗,讓這一塊寶地,讓這一個族群,五千年的歷史長治久安,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這些東西好不好?

  文章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576集2014/01/10

 

上一篇:《第十八願善導釋》 25 恭敬稱名號,念佛成生活
下一篇:淨空法師:戒律裡頭根之根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