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大家好,關於修行首先必須要驅除內心種種的業習,就是(習氣)。這個業習分別為兩種,善業與惡業。

首先第一個步驟應先從惡習轉變為善習,這樣呢也能夠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慈悲心生起了,自然就慢慢的能夠破除我執。達到了無我,也就沒有任何的煩惱,心態也就會隨著安住了。

修行的目的就是讓自心的心態恢復清淨,也就是恢復本來,本來這顆心就是清淨,在發揮作用,這個作用就是意識,讓這個意識回歸於本來。所以說我們的修行無論如何的方式,主要的目的,都是同一個以安心為主要。

習性是作為常人,人人所具,都是由這些業習所造成了輪回的痛苦不值得。要想超越六道輪回,必須要斷除一切煩惱。這是必經之路。

我們在世間做任何事都要講究個尺度。能取能捨,取捨自如。不能被業習所牽動,隨波逐流。必須要養成自控能力。希望眾親不能對事相過於癡迷。盡早覺悟才是。

要以願力為目標,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必須要以這四願為目標努力奮斗進取。覺悟人生刻不容緩,世間的萬事無常,輪回路險。一步失足千古恨。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我們的業習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是多生累劫不停地在增強。為了來滿足自心的貪婪,不擇手段。造作種種的罪業,卻不知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兩手空空。佛並非是不讓大家在事業之中有所成就。千萬不能誤會。

佛是讓大家做任何事不能過於執著,在努力的過程中需要一個正確的方式,不能做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所傷害,要做利國利民的事業才是。不可用自私自利的心態去造作。這樣會造成害人害己的循環的自然規律。望大家三思而後行。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