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諸位同修大家好。上篇說到“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垢與淨,它並非指事相的塵土及雜物,而是用來比喻我們眾生內心的種種的妄想、煩惱、執著。

因為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我們內心清淨。要是離心擇影是外道,所以我們必須要圍繞本心。能夠讓大家更加能夠明心除妄這是主題。這個心就是我們真正的自我。也是諸法的根本,如來。

大家都看過一些電視劇,如西游記裡面的“如來,佛祖”,這個如來佛,不是單純指的是某一個佛,而是指的這個萬法的本體,空性而言。萬法歸一,這個歸一並非歸於那個佛,而是歸於心性,回歸於大自然這個本體,“空”。

所以說各個教派也不要誤會,其實我們都是同體。沒有分別的。都是我們所有(眾生),這個眾生統分為兩種:1.有情眾生。2.無情眾生。都是同源種智。這個空性它本來沒有多的時候也沒有缺少的時候。始終如一。

當然了,五蘊我已講過,這個五蘊是對相上而說。由這個相起到的不同的作用,同時也有種種的感受。這個相將滅回歸於本體。這裡就沒有任何的所受,沒有任何的所妄。

其實我們在人生中,這一切的種種的欲望貪婪皆是虛妄,都是這顆意識在作用,在分別執著。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得與失。有那句俗話嘛,來也空空,去也空空。這就證明了世間的萬物為我所用,不歸我所有,都是意識的迷盲造成了顛倒黑白。

希望大家一定要了解事實真相,要認清自我不能被影像所困。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