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諸位同修,大家好。關於經典裡面的一些術語,我們可千萬不要誤解,比如:真空,佛性,如來,心,自性,自然,等,這都是說明事相的本體的名稱。

在經教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以及,若以音聲求我,以色身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還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都是說明了塵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是實有,皆是幻像而已,都建立在空性的基礎之上。

所以說千萬不能把佛法給神話了,任何都不能執著,有的很多人收集來一些種種,奇特的(瑞相)誤以為佛菩薩顯聖感覺神秘感,其實這都是自心的造作。沒有什麼可神秘的,很簡單,都是唯心所現。

若能見到佛、菩薩等,或者有什麼開天目的一說,這都是修行的途中造成了知見的偏激,人行邪道。這樣執著,歪曲,永遠也見不到真實的自我(本性)。所以我們學佛,信佛,修行也好,一定要學習教理。

要是理念不明,我奉勸大家還是別費這個勁了,該干嘛干嘛。浪費的時間沒有任何意義。佛在經典裡再三地告訴我們,要想能夠見到自我(空性),必須得內心放下有相,才能契入無相。身心放下有量,方可得到無量。

猶如我們的雙手,要是能夠起到大用,必須要把手裡面的東西不能久握。要是始終拿一個東西不撒手,這個手也起不了什麼大用。學佛法的道理而不是讓我們抓住外相。修行這個知見是非常重要。

執著於事相的人,猶如猴子撈月一般。希望大家深入經藏,要依教奉行。要努力步入佛法的正軌。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