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你要問什麼時候機緣成熟?這不一定,每個人不相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這個法門高,我們聽了不得受用,就是境界轉不過來。我從今天起發心,我就捨識用根,結果怎麼樣?還是用的識。怎麼說還用的識?「我要用根」,根從哪裡來?從分別心裡出來的。原來你用的見性、聞性都是從第六意識裡頭生出來的,還是第六意識。真正會用怎麼樣?真的會用,無念。《六祖壇經》裡面講的,無念就是正念。我們在一切法裡還起心動念,這個不行,錯了。不起心動念怎麼樣?還錯了!為什麼?不起心動念還是用第六意識內守幽閒。換句話說,動念也是錯,不動念也是錯,總而言之,你錯到底了。什麼時候你才能覺悟?沒有法子。沒法子,去念經,念上個幾千遍、念上個幾萬遍,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是開悟。世出世間的學問都講求開悟,不悟沒有用處。

我們天天在講堂裡面講,天天勸同修們讀,這叫薰習,薰習久了就會開悟。聽經我已經聽二、三年還不開悟,我要找個地方去修,這就不對。好多年前我就跟諸位說過,你看看古人所悟的,都是世尊言下開悟的,本經在第三卷,阿難尊者開悟了、摩登伽女開悟了,都是在法會裡面開悟的。沒有說是聽了之後,回去再想想,想想那叫思慧,想通了我再去修,這叫修慧,這都把聞思修搞錯了。我們現在能不能修聞思修?不能。為什麼不能?我們現在智慧沒有透出來,聞思修是大乘菩薩的修法,聞思修叫三慧,聞思修是一不是三,所以叫聞慧、思慧、修慧。從哪裡來的?戒定慧那個慧裡頭來的。我們現在沒有戒、沒有定,哪來的慧?

大乘聞思修這三慧,我講得很清楚,諸位要牢牢的記住,聞思修三個字都是取的比喻。根塵相接觸這叫做聞;一接觸就明了就叫做思,思就是悟,就是解悟;這一悟的時候就對治,就斷煩惱、就斷習氣,從對治上來說這叫修,所以它是一不是三。我們怎麼樣?把它誤會了,認為聞是我們聽經、研究這叫聞;聞了之後再想想經的道理,再去研究研究,這叫思;想起那個道理,然後我們應該怎麼做,這叫修。統統搞錯了,菩薩要像這樣修法,個個都修到三途去。我們那個搞法,說得不好聽一點,聽的時候古人講的說食數寶,思的時候真是胡思亂想,修的時候盲修瞎練,能搞出什麼名堂出來?

諸位看《六祖壇經》,我們過去講過的,《頓悟入道要門論》、《永嘉禅宗集》,這些都是過去講過,將來我們還要講,這些祖師教給我們的,跟佛的宗旨一樣,叫三學等運。三學三慧是同時完成的,念念完成的,所以他才有成就。因此在我們學習過程當中,對於薰修成為大乘圓頓根性,這是很重要的,這個辦法就是常常讀誦大乘經典,常常要聽大乘經典。本來我們是個不定的根性,一般講的五種根性,不定根性的人容易修成。如果是小乘根性,他過分的執著,他不大容易轉;圓頓根性,這是最上等的;其次就是不定的,不定就是不穩定,那就在於境界上的薰修薰習。如果能遇到好的境界、好的善知識來指導,我們用大乘圓教來薰習,就是不懂,不懂沒有關系,天天讀、天天研究,一遍一遍把印象加深,機緣成熟的時候就豁然大悟。

你要問什麼時候機緣成熟?這不一定,每個人不相同。遇到什麼事情開悟,每個人也不一樣,有人是見色開悟,有人是聞聲開悟,各人不一樣。禅宗裡頭有許多公案,有人聽到下雨,雨下在樹葉上他開悟了;有人聽人唱小調,他開悟了。《虛雲老和尚年譜》,他喝水的時候,茶杯掉地上打破,他開悟了,每個人不一樣。你要學虛雲老和尚,每天吃飯你把碗摔幾個,你也開不了悟,各人機緣不相同。這就是什麼?薰修的功夫成熟了,熟的時候不知道遇什麼一個機緣就開悟了。悟了之後,給諸位說,再把這個經一翻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跟諸佛菩薩所見一模一樣,法法都是現量境界,這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智慧,法身、般若、解脫同時現前。這種悟,在大乘佛法裡面叫見道,初初證悟這是見了道,從這個以後才叫修行。見道之後才修道,這個修道是真正修而不是盲修瞎練。

由此可知,沒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前,修行都是盲修瞎練,都在那摸索。譬如念佛,念佛沒有到理一心,再問問你,念這麼多年佛,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把握?沒有把握。甚至天天打佛七、年年打佛七,打了多少年,問你有沒有把握到西方?還是不知道,沒有把握,這是盲修瞎練。見了道之後不一樣,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眼看到西方、耳也聽到西方,隨時想去隨時就到了,這是真實的境界,不是虛妄的,決定有把握,不像現在這樣摸索。宗門裡面見道之後才修道,沒有見道之前,他所有的功力都用在見道上。教下跟淨土法門豈有例外的?不過是方法不同而已。真正是一個大善知識,他一定是領導我們趨向見道這個道路。見了道之後,修道是自家事情,自己就會,用不著別人教,也用不著別人指導,自己就會。

摘自楞嚴經  (第三十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30

 

上一篇:方海權:怎樣才能見佛生淨土而且現在獲大福
下一篇: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五回,第六集文字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