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第十八願善導釋》 019 佛名即佛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節 名號功能

  一、名即法——稱名佛即現

  世間人、事、物,雖都各有其名,但卻有“名即法”“名異法”之別。也就是說,如果名稱和內涵、內德、本體是一體的,叫作“名即法”;雖然有名稱,可是和內容、本體是分開的,就叫作“名異法”。“名即法”是指佛菩薩的名號或者咒語,其他的名號就不是“名即法”。

  說水無水喻

  譬如說我們口渴的時候,嘴巴說水,可是沒有水到我們的嘴巴;我們是凡夫,某個人如果不在附近,再怎樣大聲叫他,他也沒聽到,請他過來,他也不曉得要過來,因為這都不是“名即法”。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名即法”,是“名即體”,所以稱念這句名號,就跟阿彌陀佛的本體感應道交,他的本體就會顯現,所謂“應聲即現”,因為這句彌陀名號是名即體。

  二、名即光——稱名蒙光攝

  再者,這句彌陀名號,同時也是“名即光”,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所以善導大師說“光明名號”。

  因為“名即體、名即光”,所以阿彌陀佛就以稱名為他的本願,使得凡是念佛的人,只要稱名就順佛願,只要稱名就與佛親,只要稱名就蒙光攝取。

  我們要想跟阿彌陀佛親,要想跟阿彌陀佛近,不跟阿彌陀佛疏遠,就要怎麼樣?稱名念佛。

  不然,我們凡夫怎麼跟阿彌陀佛親、跟阿彌陀佛近呢?阿彌陀佛的慈悲,我們也思惟不來;阿彌陀佛的智慧,是佛的境界,我們也理解不來;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我們也觀想不來;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神力,我們更不能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願力功德、光明相好,這一些功能、內容,都在名號裡面。

  總之,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跟阿彌陀佛的佛體相親相近,同時,我們也單單以稱名來蒙光攝取。要想蒙受彌陀的佛光攝取,不是修其他的法門、念其他佛菩薩的名號、持其他的咒語、誦其他的經典、拜其他的忏法,或者是參禅打坐,或者是靜坐觀想,都不是,只要稱名念佛,當下就蒙受彌陀的佛光攝取不捨,所以說“單以稱名,蒙光攝取”,非常簡單容易。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為“稱我名號,願生我國”,這種解釋契理契機,易知易行,對我們來講,是非常慈悲、非常智慧、功德很大的。論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在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不是我們凡夫乃至大聖小聖所能想象得到的,所以說“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我們凡夫覺得“這句名號就是一個聲音嘛,頂多就是六個字嘛,字是六個字,聽起來就是一個聲音,哪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呢?”可是,經典裡明明白白地說這句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說這句名號有“殊勝微妙、甚深無上”的功德。所以,我們不管知道不知道,不管是清淨的心還是雜亂的心,只要一張口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起心念南無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微妙、殊勝無上的功德就立刻現前。

  三、名包萬德

  因為六字洪名的功德是如此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以古代大德就把阿彌陀佛分開解釋說: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這樣的解釋可說是最高的,沒有比這更好、更直截了當的解釋了。“阿字十方三世佛”,“阿”字的這個聲音,就圓滿具足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功德。“彌字一切諸菩薩”,“彌”字又含藏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菩薩的功德。“陀字八萬諸聖教”,釋迦牟尼佛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說了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解除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使眾生離開三界六道之苦,獲得無上涅槃之樂。“陀”字就包含了八萬諸聖教,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都在裡面。“阿彌陀”三個字之中,佛法僧三寶的所有功德通通統攝具足,無一遺漏。這種解釋,這種贊歎,可說是最殊勝、最崇高的了,幾乎沒有比這更高的了。雖然三個字各個分開解釋,但其實是彼此互相包含的。“阿”字是十方三世佛,也是一切諸菩薩,也是八萬諸聖教;“彌”字是一切諸菩薩,也是十方三世佛,也是八萬諸聖教;“陀”字是八萬諸聖教,也是十方三世佛,也是一切諸菩薩。可說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殊勝微妙、甚深無上的功德。

  名號功德既然這麼深廣,念佛的功德同樣也是這麼深廣。

 

上一篇:呷絨多吉上師:有了這顆心,你才能得到修為
下一篇:宏圓法師:修行人要無诤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