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大家好。這段時間裡,我們不斷地在說明一個目標,就是如何安心。不但我們,就是三藏十二部,及八萬四千法門,也都是同一個目標。說明了這顆波動的心態,真的是難以安息,難以清醒。

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再三的千叮咛萬囑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塵世間的一切能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色聲香味觸法)也包括我們大家所有的身體,都是有生滅無常。

所以說它是幻像而已,不要介意也不必貪執。自身所有的一切低欲望偏執,不是身體的貪執,而是心態的執著。比如,吃,喝,穿,戴等等種種的欲望需求都是取決於迷盲的心態。

其實這顆心態是無相的,根本就沒有得與失。這個強烈的貪欲妄念也都是空花水月。要是這顆心癡迷狂追影像,也是沒有辦法修行。瘋狂追影是內心的動態,我們的修行,是內心的靜態。這是兩個方向的作為。

我們要想能夠早日安住這顆波動的心,首先就得了解事相的根本。同時也要了解到塵牢的無奈,人生的不足。就要具有出離心態。尋找相對能夠逃離這個苦海,這個牢籠的方法。

大家要曉得塵牢的影像,皆由我們大家共有的財富,那就是“空性”,是它在造作,是它在起的一切作用。但是起到的這些作用,都是幻像而已。佛告誡大家千萬不能上當,不能被影像所迷。要轉變我們迷盲的心態,不能被影像所困。

在做任何事項隨緣而做,可千萬不能入戲太深,一投入,就是上當,癡迷,困惑,貪欲,煩惱,痛苦,等等,這些現象由此生。要是不入戲,隨緣而造作,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這是智慧。自在,快樂,安詳,圓滿。

我們大家一定要努力修行,讓我們徹底地了解事實真相,不能被影像所束縛,不能被影像所迷。皆是鏡中花,水中月。望大家早日覺悟,要盡早轉變心態,斷除內心的一切煩惱。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