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父母、惱害眾生的人布施,得財常失、有福也享不了!
摘錄自網絡有修改
布施獲福的前提01—
遠離四惡、五法、三、八事
【善男子!菩薩布施遠離四惡:
一者破戒、
二者疑網、
三者邪見、
四者悭悋。
復有五法:
一者施時不選有德無德、
二者施時不說善惡、
三者施時不擇種姓、
四者施時不輕求者、
五者施時不惡口罵。
復有三事,施已不得勝妙果報:
一者先多發心、後則少與,
二者擇選惡物持以施人,
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
善男子!復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
一者施已、見受者過,
二者施時、心不平施,
三者施已、求受者作,
四者施已喜自贊歎,
五者說無、後乃與之,
六者施已惡口罵詈,
七者施已求還二倍,
八者施已、生於疑心;
如是施主,則不能得親近諸佛賢聖之人。】
------《優婆塞戒經》卷五
佛說:“善男子啊!菩薩行布施的時候,要遠離四種過失罪惡之法:
第一種,自身不注意持戒,或用破戒手段獲取的財物拿來布施。
第二種,心中存著種種的懷疑之心而行布施;懷疑自己、懷疑別人,懷疑布施這一件事,種種懷疑的心交錯在一起,這就叫作疑網。
三者,心有邪見而布施。例如為了生天享福,為了勝他,為了獲得大勢力,為了來報仇等等而行布施。
第四種,心有悭悋而行布施,每次布施就像割肉一樣難受,生起了悭貪的煩惱。
菩薩的布施還要離開五種法:
第一、布施的時候,不去選擇有德之人。因為他有德,所以我布施;因為他是無德之人,我就不布施。
第二、布施的時候,不應該說受施者的善與惡。
第三、布施的時候,不應該去選擇對方的身分地位或者是出身種姓,來決定我是否要布施。
第四、布施的時候,不應該輕慢來求布施的人。
第五、布施的時候,不應該惡口罵辱他人。
違犯了這三條,布施也不能得到殊勝美妙的果報。
第一、原來發心布施的財物或者次數多,而實際的布施卻少了。
第二、選用了不好而下劣的物品,拿來布施。
第三、布施之後,心中生起了後悔憎恨的心。
另外還有犯了八種過失,布施以後不能夠成就上等的果報。
第一、布施以後,總是想到受施者的過失。
第二、布施的時候,對布施的對象心不平等:“啊!這個人好像比較有修為,那我就多供養他一點;那個人好像沒有什麼學問,那就少供養他一點。”這就叫作心不平等。
第三、布施以後,卻要求受施者要為我作事情。
第四、布施以後,喜歡自己贊歎自己的布施功德。
第五、本來說自己沒有,後來才又拿出來布施,類似於不捨得或是作弄受施者。
第六、布施以後,惡口辱罵人。
第七、布施以後,要求或是祈求,還回來翻倍的收益。
第八、布施以後,對布施卻生起了懷疑的心。
這樣子的布施,果報不夠殊勝,將來就很難有機會親近諸佛菩薩等賢聖。
布施獲福的前提02—
不孝父母,惱害眾生的布施者有福也享不了
《優婆塞戒經卷第五》:
若人施已生於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來雖得財物常秏不集。
若惱眷屬得物以施。是人未來雖得大報身常病苦。
若先不能供養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惡人。是假名施不名義施。如是施者名無憐愍不知恩報。是人未來雖得財寶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若有乞士,來從菩薩乞索所須,是時菩薩若自無財,不應強逼父母、妻子、眷屬、親戚、奴婢取其財物,令其貧匮持以施人。何以故?
菩薩摩诃薩欲於一切眾生中,行平等慈心故。
若菩薩摩诃薩,不逼父母、妻子、眷屬、親戚、奴婢財物持用惠施;菩薩爾時,於眾生中得慈悲心。善男子,菩薩不應於他眾生有悭吝心,以逼他眾生取財惠施,諸佛世尊所不贊歎,何況自割支節施於他人!是名菩薩具足檀波羅蜜。
布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施捨。《攝大乘論》雲:“又能破裂悭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
布施又有不同內涵,如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以財物幫助他人;法施,是以所學佛法及知識技術幫助他人;無畏施,是以仁愛慈悲使眾生獲得安全感。
布施不僅能利益他人,也能使自身獲得極大利益。一方面,布施能幫助我們破除悭吝。凡夫貪著財富,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往往因悭吝而不願施捨。哪怕是平日幾乎用不著的物品,一旦要送出去,又覺得它重要起來。布施,正是克服悭吝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布施還能廣種福田,改變貧窮之因。凡夫目光短淺,以為布施一點,自己就失去一點。殊不知,布施就像農民播種,每一粒種子,都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如果說種田還可能因自然災害等原因而減產,但耕種福田卻毫無風險,必能獲利。發心越廣大、越純粹、越高尚,收獲也就越大。那些在春天捨不得播種的人,秋天能有收獲嗎?他們若知自己因悭吝而錯失良機,必定後悔莫及。不少人一生為貧窮所困,正是因為往昔不願布施所致,倘若不從現在開始努力改變這一業因,貧窮狀況將難以改變。所以說,布施既能破除貧窮,也能使人生擁有健康、平安、財富、佳偶、地位、智慧等等上妙福報。
對於修習布施法門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也要特別加以注意。有些人布施是為博得美名,以此沽名釣譽;有些人布施是因有愧於人,以此換得心安;有些人布施是為顯示富有,以示高人一等;有些人布施是為逃避厄運,以此破財消災;有些人布施是為受人擁護,以此籠絡人心;有些人布施是因爭強好勝,以此自我炫耀;有些人是用殘害眾生獲取的財物布施;有些人布施則為功利使然,以此作為盈利方式。這些布施都是不如法、不究竟的。雖然或許也能帶來一些利益,卻會因為發心偏差,導致施多獲少,或是顆粒無收,或是福中含禍等等種種後遺症。
《佛說菩薩本行經》為何施多而果少,施少而果大?
何謂施多而獲報小?
雖多布施而無至心無恭敬心。不大歡喜貢高自大。
所施之人信邪倒見。非是正見不得快士。所施雖多而獲報小。
猶如耕田薄地之中下種雖多收實甚小。
何謂施小而獲大福?
所施雖小歡喜與。淨潔心與。恭敬與。不望報與。
所施之人復得快士。佛及辟支佛沙門四道應正見者。
所施雖小獲報弘大。猶如良田所種雖小收實甚多。
所以,布施最好是在佛法引導下進行。《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菩薩摩诃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如法的布施,是從慈悲心出發,以智慧觀照世間需求而修布施。在布施時,則不住於相,不認為我是施捨者,對方是受惠者,也不執著自己施捨給他多少財物等。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雖行布施而不住於相,其功德如虛空般廣大無邊,不可窮盡。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