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學對了佛法就是大富之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維摩诘經》中有一大段關於新學菩薩和久修道行的三種不同狀態進行的比較,原文如下:“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此段經文縱向講了從新學菩薩到久修道行的過程:

  1)能不畏深義如實深入

  2)能隨順未聞深經,肯親近、供養並恭敬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

  3)能教誨新學菩薩,不取相分別。

  我信此段經文描述的種種狀態;深信此段經文是佛陀對我們的慈悲指導,告訴我們要深入經文如實修行;深信佛經語深,需深入解悟,教誨新學不輕慢,信解深法不取相分別。

  此段經文說的是三組比較。雖然我不知自己是新學還是久修,但是我願意學習,那麼新學菩薩的種種錯誤表現,自己也曾中槍犯過,借此機會一一忏悔:

  首先,我忏悔自己此生未聞佛法之前喜好文字堆砌,聞法讀經時曾經喜好雜句文飾,這種喜好會讓自己讀經時浮在文字修飾,而不能沉下心體會經文真實含義。文飾可學可用,但不可如同買椟還珠一般,只被華麗的包裝盒吸引,忽略並丟棄珍貴的寶珠內涵,那就虧大了,賠大了,這就是入寶山空手而回了。我不能再這樣,佛菩薩辛苦,眾生苦難,蒙佛菩薩深深厚愛,只留一點點活讓我干,也只是菩薩慈悲我不棄我而已。

  其次,忏悔自己聞深經驚怖生疑。學生時代,不識字的母親讓我教她念《普門品》,看到所述種種比神話還神話,困於水火之災念彼觀音力可得脫離,是真的嗎?是真的嗎?……心中疑惑重重,可是母親執意要學,我就蒙頭教。就此機會,一並忏悔自己宿世以來聞深經驚怖生疑,不能隨順修行,甚至毀謗三寶,說講經說法者的是非對錯。

  第三,我願忏悔自己宿世乃至今生取相分別,輕慢新學的過錯罪惡。因為我遇佛法跟隨學習後身體好轉,心中驚喜連連,所以希望親人眷屬都能受益,歡喜宣說。家人不信不跟,我就傷心難過了很久很久,認識不到自己心量狹小,不能隨順隨緣。最近老師又教我一句話:是我非人即是傲慢,聞此語心生歡喜。此次跟隨人間天老師面對面學習的約一周時間內,親眼目睹人間天老師的言語行做,令老少皆喜,在輕松愉悅中各自收獲多多,更信佛法育人真實,學對了佛法就是大富之人。

  我願深入甚深經典,受持讀誦,如說修行,願親近供養恭敬護持解說深經者;我願努力信解深法不取相分別,提醒自己不生傲慢心,不輕慢任何眾生。

  讀經得長期堅持,想多讀懂一點更需用心。我們讀經念佛做功課是為了什麼?我們的初心是救度眾生,所有這一切都是為眾生而做,這是我們長期堅持的源泉動力,不忘初心是對自己永遠的提醒,所以讓我們繼續堅持讀經,如說修行吧!

  此句經文裡聞深經不驚不疑不謗是戒;不說講說甚深經典者是非好壞是戒;不生傲慢心是戒;不怠慢新學是戒。

  明白喜好文飾與挖掘經文義理的利弊是定;能受持讀誦甚深經典,如說修行是定;能親近供養恭敬護持解說深經者是定;能信解深法不取相分別是定。

  慧是我們挖掘經文義理提高讀經質量,從新學菩薩邁向久修道行。需要長期堅持三位配合利益眾生,最終利益自己。

  納入佛教框架體系,此段經文是指導我們如何讀經的,提醒我們要避免可能會犯的錯誤,告訴我們讀甚深經典的正確心態和方法,要信要讀要如說修行,這是符合佛心、佛意、佛教義理的,也符合我們當下深入讀經的需要。前後延伸,配合我們的功課設置理解這句經文,就找到了安放這句經文的位置:深入讀經提升讀經質量。

  感謝人間天老師指導!

  弟子DG寫於2018/1/31

 

上一篇:黃柏霖:上台學講經的三個條件
下一篇:海濤法師:長壽就是要吃素、放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