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不尊重老人的國家沒智慧,不只沒有福還沒智慧。所以俗話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能聽父母的話,能聽祖宗聖賢這些老者的話,這個民族有智慧。所以我們這個民族就是承傳歷史,就是尊重智者、老者的話,所以老人有智慧,他有人生的閱歷,多少家族,多少廟宇門口就是老人在講歷史,就把忠孝節義傳給了這些鄉裡的孩子了。我們小時候也都聽過這些老人講故事,講《三國演義》、講《楊家將》這些故事。
老人能夠活到七十、八十,他就是積德行善,他才有這個果報。所以看到長壽的老人,你就要效法他積德行善,你怎麼可以輕視他。「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可以這麼長壽,他就給我們人生啟發,你去觀察這個老人,他為什麼能長壽,你就學到人生的智慧。「仁者壽」,他一定仁慈,他一定節儉,節儉的人有後福。「祿盡人亡」,他本來只有六十歲的壽命,他很節儉,福報沒花完,延壽二十年、三十年都有。
所以有一個讀書人叫王賓,他小的時候多病,看到老人很羨慕,不認識的老人他都給他鞠躬行禮,給他端茶倒水,結果就因為這麼尊重老人,本來體弱多病短命,活到九十三歲,所以這個還是因為他的恭敬心給自己積了厚福。另外一個讀書人的例子,楊大年,二十歲就考上狀元,那很聰明,也很有福報,但是不懂得尊重老人,把福報整個折掉了。所以當時候,朝廷裡面很有德望的,像周翰、朱昂這些老者都被他羞辱,這個周翰就說到:你不要笑我們老,你以後有老的一天。那朱昂跟周翰講:算了,算了,不要講他了,不然到時候又被他羞辱。結果他才四十幾歲就死了。所以這個正反的例子,都讓我們透過這個歷史,真實宋朝的事例引以為戒。這是『年高』。
--蔡老師《了凡四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