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是怎麼救度眾生的?觀世音菩薩又是怎麼救度眾生的?《地藏經》和《普門品》說得非常清晰。《地藏經》共有十三品,可能我們稍有迷惑,不容易找到;但是《普門品》全文很短,如果還找不到,就有點實在是沒摸著門了。而《普門品》裡以很大一塊內容在不斷的重復著菩薩救度眾生的手段方法,這個方法就兩個字——說法。
1.來自菩薩的救度——說法
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的手段方法是說法,那麼前文提到的解救諸苦諸難諸厄,這只是在我們危難之際幫一把拉一下,這種救度也是救度,只是更多陷在世間層面,世間層面的救度終是有漏的。亦如我過去說,如果眾生還在輪回裡,這個救度就不是一個徹底的救度。
過去問過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地藏經》裡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數量有三個不同的數字?佛陀說的是最大的,觀音看到的是次之的,而地藏菩薩自訴的數字是最小的?因為佛是站在三乘合一的高度來看的,就算幫助眾生獲得一點點的利益、避免了短暫的痛苦,也算地藏菩薩救度眾生;觀世音菩薩看的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到達了各獲果證的位面,在觀音菩薩看來把眾生帶到出輪回後,這才勉強算是救度了;而這對地藏菩薩而言不是他的目標,他的目標是一切眾生都成佛,所以達到各悟本性、回歸本體的高度,才勉強符合了地藏菩薩的標准。
他自訴的數字自然一定是最小的,因為他執的救度標准是最高的,並非是因為他謙虛。如果在救度標准一致的前提下,地藏菩薩說的數字小於其他佛菩薩,數字不同,那麼肯定有人在撒謊;如果沒有人在撒謊,數字不同,絕對不是因為要表現地藏菩薩的謙虛:我少說一點,我不說那麼多!希望各位明白這個意思。不管是哪一組數字都是非常大的,那麼他是怎麼實現的這個救度效果?他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手段真實的達到了救度眾生的目的?答案還是這兩個字——說法!
隨後的三十二應身,就算我們看不懂什麼是毗沙門身等等,“而為說法”這四個字最少重復了三十二遍,在《普門品》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而為說法”這四個字,比“觀世音菩薩”聖號出現的頻率還要高很多。所以就算沒看懂別的,如此高密度出現的四個字各位當知道,這是佛陀慈悲了,擔心我們看不懂所以一再的重復重復再重復;可就算這樣,因為我們的心念不同,學佛的目的不同,還是把“而為說法”放到了可有可無的角落裡。
換而言之,一切諸佛菩薩救度眾生的唯一不變的手段方法就是說法,一切諸佛菩薩成長的動力也是為眾生說法,只是說法的細節不同。
如地藏菩薩說法的細節方向是講因果,如是因則如是果,你如果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好的,就要避免再造作如此的業因,從而洗心革面斷惡修善,這是地藏菩薩講法的慣用的模式。
觀世音菩薩說法的模式就有差別了,在《普門品》裡鮮有提及,輔以《耳根圓通》我們馬上就看得明白,當某某“境界現圓”,也就是當修行某個什麼境界快圓滿了、快要證悟了、就卡在那個瓶頸了,觀世音菩薩顯示對應的身相,為他宣講對應的法義,從而幫助他從當下的境界解脫出來。
所以我們是否現圓了?是否我們卡在某個瓶頸無法突破了?如果我們想聆聽菩薩的說法,就要敦促自己精進修持,到達那個現圓的狀態,菩薩為我講法的機緣才算開啟。所以各位就知道,聞聲救苦這不是菩薩的主要工作,也不是菩薩的工作重心,重心是在觀察眾生機緣,如果機緣成熟圓滿了,要為其宣講對應的法,幫助他解脫對應的境界。
2.眾生獲得救度的方式——聞法後自度
《金剛經》中有一句非常神奇的話,“佛沒有度眾生!”如果有人說佛度眾生這也是謗佛了,為什麼佛沒有度眾生呢?是因為佛是指路者,真正走路的人還是眾生自己,所以解脫的路不是佛替眾生走的,怎麼能說佛度了眾生?同樣的道理,佛沒有度一個眾生,所有得度的眾生都是聞法後自度的。這就像走路一樣,有人指路,我們才能直取捷徑,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最少的付出,最快的獲得,最大限度的受益,這就是學佛的意義所在。
佛作為過來人,給我們講了眾多的經驗之談,我們卻把這些當成了膜拜的對象,上香供養,不肯看一眼、思維一下、學習模仿一丟丟,這就沒理解佛陀說法的意義。
今天就到這,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