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這一句經文是出自《孔子問禮》,在《史記·孔子世家》和《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面有記載。孔子當時向老子問禮,孔子要回去的時候,孔子將回,就是孔子要離開的時候。老子送時說,當時老子就送下面這一段話給孔子,老子說什麼呢?老子說,「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這一段老子跟孔子講,他說我聽說,富貴人家要送人都是送錢。「仁人者送人以言」,有仁愛心的人、慈悲心的人,送給人家都是用好話一句。老子說,我不能夠富貴,所以「竊仁人之號」,他老子不敢自己稱自己是「仁人」,所以他就「竊仁人」,就是哎呀,我姑且有一點點,「竊」就是說,有一點占用「仁人」這個名號,「竊仁人之號」。我送你幾句話就是,「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這是我們要記得,老子特別提醒孔子。這句話什麼意思?這句話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了解孔子的個性是「直道而行」,有話直說,我們現在講有話直說。孔子他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因為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孔子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他們的道風都是「直道而行」。因為孔子是聖人嘛,這個「直道」就是我們像,也可以講說是直心、深心、大悲心。
孔子這是從性德流露出來的聖賢之語,聖賢的智慧,所以孔子他不拐彎抹角的,因為他是從性德流露。一般來講的話,聖人都會有這種節操跟風骨,這個在佛家裡面講叫安樂行,他完全解脫了,他已遠離財色名食睡。更進一步的說,他如果放下我執、法執,如果是大菩薩再來的,法身大士他們都有辦法做到富貴於我,猶如浮雲。孔子他就講,富貴於我,猶如浮雲。他不攀緣,他不追求名聞利養。
孔子想去周游列國,他只是希望把他的理想提供給各國的國君參考,能夠救度蒼生。比如說,我們佛家的祖師,達摩祖師見到梁武帝,我們一般人如果沒有開悟的話,我們還有貪瞋癡慢疑的話,我們碰到富貴人家,可能我們的言語行為就會走樣,就不是「直道而行」了,就是會說客套話啦,哎呀,皇帝你英明哪,對不對?閣下你很英明哪,國王你很英明哪。當然禮貌上是,這個可以講說是一種贊歎,但是真正大菩薩跟聖賢,他們就是「直道而行」。
達摩祖師當時跟梁武帝對話,梁武帝問他說,我蓋了這麼多佛寺,供養這麼多出家人,印了這麼多經,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說,毫無功德。因為達摩祖師從性德流露出來,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叫功德?什麼叫福德?從性德流露出來叫功德,簡單的說,你沒有離相,你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還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沒有離開四相跟四見,那你所修的善事統統是著相而修,沒有離相,沒有三輪體空,沒有能布施的我、布施的東西、布施的對方。那你四相不離的話,你那個我執還在,你我沒有破掉,我執沒有破掉,那你我貪、我愛、我瞋、我癡都還在,那你還是凡夫,那凡夫怎麼會有功德呢?有福報而已。
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戒定慧。在《六祖壇經》裡面講五分法身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他最後是連解脫也不執著,連解脫也不可得,解脫知見他都脫落了。他過的生活就是解脫的生活,簡單的說,他不會說他自己是佛菩薩,但是他是過佛菩薩的生活。所以達摩祖師跟梁武帝這樣對話,梁武帝問,我蓋這麼多佛寺,這個我還在。梁武帝因為他不明白什麼叫功德?什麼叫福德?為什麼?因為梁武帝還沒有明心見性,梁武帝沒有開悟,梁武帝所修的還是人天福報,還沒有出離三界六道的生死。他雖然會講經,他雖然吃素,但是這個都是福報,講經不等於脫離三界六道,吃素也不見得證明說你是出離三界六道,你只修到福報,得什麼福報?長壽的福報,你不殺生。那講經呢?老和尚講過,法布施得聰明智慧。
所以要真正做到三輪體空,離開四相,要把見思惑破掉、塵沙惑破掉、根本無明破掉,證得法身,你才可以說是功德。到證法身的時候,他所行一切善,都離一切相,他行一切善的時候,當下就離一切相。他不需要再一個能離所離,他不需要。他比如說,我離一切相,他沒有,連那個我能離一切相都沒有,也就是我們《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智慧是本有的,清淨心本具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只是把它恢復而已,這個叫功德。所以真正你證得功德了,你就是證得法身。那你證得法身了,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游戲人間,這個叫做安樂行。他已經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也就不會去攀緣說,你是國王,你是達官貴人,我跟你講話就特別攀緣,他不需要。
所以孔子他自己也講過,他說,富貴於我,猶如浮雲。換句話說,孔子有放下,有放下財色名食睡,歷史上給他評價是「直道而行」。所以梁武帝問達摩祖師這一句話說,我蓋這麼多佛寺、印了這麼多經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說,毫無功德。那梁武帝覺得很奇怪,說為什麼沒有功德?達摩祖師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也有講說,體本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這樣的功德,不是說你要去蓋多少佛寺,印多少經,吃多久的素,做多少善事,供養多少僧人,你可以得到這個功德,不是。那只是「淨業三福」裡面的第一福而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真正的功德是你放下我執、放下法執,再破一品根本無明。換句話說,你把執著破掉了、你把分別破掉了,再斷妄想入一真,你就功德現前了。修行就是這樣而已,那你就解脫自在了。那這樣不僅是一念必生,十念都可以往生。印光大師也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這個境界。法身大士他都已經證得什麼?他證得念不退。念不退,他是什麼境界?念念都流入薩婆若海,他念頭不會再退到二乘,也不會退到凡夫,那個叫不退轉菩薩,那叫念不退。
你看看這種生活多好啊。我們現在不是啊,我們現在不要說念不退了,也不要說行不退了,或者位不退。位不退就是不會退到凡夫,行不退就是不會退到小乘的。我們現在是念念都退轉,我們在境界裡面隨業流轉,心隨境轉,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如果平常就是心隨境轉,隨業流轉,毛病習氣都沒有斷,那你念十萬聲佛號也沒有用,你只是修到福報而已。那就是古德講的,喊破喉嚨亦枉然,你臨命終還是去不了極樂世界。淨土宗裡面講,最起碼你能夠伏住煩惱,功夫成片,那至少還可以相應,那你往生才有把握。否則平常放不下來,心隨境轉,住相生心,臨命終正念就很難現前,那怎麼往生呢?因為平常的習性,就養成這個習慣了,心隨境轉了。所以這是提到孔子他「直道而行」,我們來反省我們修行的功夫在哪裡?
老子是好意啦,老子這樣說,不是說孔子就一定這樣,只是老子提醒孔子,「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就是我們現在人的毛病,喜歡批評別人。這也是這一章所講的,這一章所講其實是在講口業,「毀人稱直」就是毀謗嘛,那就是口業裡面的惡口嘛、兩舌嘛,惡口、兩舌就是毀謗。「罵神稱正」,「罵神」也是罵神明、罵鬼神,也是造口業,所以這一章主要在講口業。所以老子說,「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你如果好辯,又好像說你學問很好,好像你很了不起。那你這樣好辯是很危險的,會危害到你的身體,「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你揭發別人的隱私,攻擊別人的缺點,那一定會招來凶禍,叫「發人之惡者也」。你專門去發掘人家的隱私,我跟你講,對方一定反擊的。這是現在人犯的毛病,你講他缺點,對方勢必給你反擊的。現代很多這種人我是非,世間的爭斗不休,都是口業造成的,「發人之惡者也。」
「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做人家子女的,做人家大臣、部屬的,不要把我放得太高,要卑下。用現在的話說,要縮小自己。你只要縮小自己,你那個孝心就出來了。你只要縮小自己,你那個忠心就出來。這裡特別提到為人子、為人臣。現在為什麼社會會亂?子女不孝啊,我比誰都大,部屬都不忠啊。他做人家部屬,他不敬哪,做人家子女,他不孝啊,這社會怎麼會不亂呢?所以老子很早就提醒我們這樣。現在的子女,父母給他的錢都是應該的。現在更麻煩了,如果你不給他錢,說反正你死也要給我錢,這個叫啃老族。現在台灣、中國兩地都是這樣,有啃老族就什麼?啃就是吃掉老父、老母的錢的存款或者積蓄,這個叫啃老族。
我聽說中國大陸也很嚴重。上一代的人都辛辛苦苦地努力賺錢,大陸叫掙錢,行善積德。但是到第二代就不行了,現在都富不過三代,富不過兩代,一代就結束了。為什麼?因為小孩子沒有教好,因為部屬沒有教好,因為沒有教育。我們這裡有發生過一個案子,那個母親很溺愛她的女兒。她母親就把一樓的房子給她女兒,她自己住三樓。後來母親年紀大了以後,因為房子的外面有一根電線桿,那個電線桿旁邊有電塔,因為電塔會有電波嘛,會有磁波。老人家比較敏感,所以這位老媽媽她住在三樓,因為電塔旁邊有電波,這樣她晚上睡眠不好。她就跟女兒商量,說那妳一樓給我住,我三樓給妳住,我們交換一下。那個房子還是她媽媽的,她媽媽送給她而已。你猜她女兒怎麼說?她女兒說,不行,這房子是我的。你看過戶給她算她的。現在的人忘恩記怨特別嚴重,《感應篇》裡面就提的過分溺愛,他將來就是「忘恩記怨」。結果她這個媽媽沒有辦法,要不回來嘛,就跟女兒打官司,把一樓房子收回來。最後法院判決,母親可以把房子收回來。
但是各位想想看,官司打贏了,人倫也破裂了,母女也變成仇家了,何苦來哉呢?因為沒有教育好,就是這裡講的,老子說,「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對這句話,我想是老子給他的勉勵,所以老子對孔子是善意的提醒。老子知道孔子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不是普通人。所以老子就看出,孔子看問題太深刻了,因為孔子直話直說,會傷害一些有地位的人,國王,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所以「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這句話老法師怎麼評論?老法師說,「聰明深察」就是佛家講的世智辯聰,「深察」是什麼?「深察」是觀察別人的過失。所以這給我們一個反省,看別人過失模糊一點,看自己要清楚一點,「深察」就是清楚。我們現在剛好顛倒過來,看別人的過失特別的清楚,看自己很模糊,不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
我這次在東京見到一個蓮友的兒子,很有趣,十九歲。他媽媽就是非常熱衷於傳統文化,一心一意就想把她兒子培養成聖賢。所以她這位蓮友跟她兒子,一起讀山東的一所聖賢學校。我這次到東京去參加傳統文化論壇,這個蓮友就帶她兒子來見我,飯店的房間來找我。這小朋友見到我以後,傳統文化,引經據典也能夠琅琅上口。那我就勉勵他要忏悔啦、要謙卑啦。他跟我講說,我沒有缺點。他說,我沒有缺點、我沒有過失。這句話就不對了,我就跟他講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老法師說的,「深察」就是觀察別人的過失。我們的個性都喜歡什麼?喜歡打聽別人的過失。尤其現在微信都很發達,傳來傳去的,很容易去把別人的隱私揭發出來放在微信上,這個也不必要啦。我常常勸蓮友,不需要浪費時間看這些東西,太浪費時間了,微信啦,還有LINE。當然手機它本身沒有所謂好跟壞,看你怎麼給它運用,我們不能說微信就不好,它也可以傳播佛法,它可以傳播善的訊息。但是相反的,它也很容易搞名聞利養,也很容易造作罪業,揭發別人的隱私。所以這裡講,喜歡打聽別人的過失,喜歡搜集別人的過失,這個就是這裡講的,「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這就是經文裡面這一段,我們要牢牢地記住,不要打聽別人的過失,不要去搜集別人的過失。
現代人這四個,觀察別人的過失,喜歡打聽別人的過失,喜歡搜集別人的過失,喜歡聽別人的過失,這是現代人四個毛病。各位仔細去給他觀察,你聽到的是是非多還是贊歎多?現在幾乎沒有贊歎,都是嫉妒、毀謗,幸災樂禍,說三道四的。現在很難聽得到贊歎,所謂的隨喜功德,很難啦,現在很難。所謂的同道相忌,學一樣的都會互相嫉妒、互相排斥。這四種過失我們一定要避免,因為它會損害你的德行。老子說,這種人「近於死者」。「近於死者」什麼意思呢?會招來殺身之禍,會招來災難。老法師講,不得好死。老法師他開示老子這句話,「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老法師這句話的結論說,你世智辯聰,喜歡觀察、打聽、搜集別人的過失,而且譏笑批評,不得好死。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三O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