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身本來是佛故,一切煩惱,一切相,一切障,皆是顛倒妄想。故修行者,切不可執著,應當放下。所謂萬法皆空,一無所得。《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何以一切世間有為法是如幻無實?此以喻明之。猶如演戲,台上鼓樂奏時,戲子則扮演男、女、老、少種種角色,演出喜、怒、哀、樂等情節。台上之天子,威風凜凜,及至台後問之,則彼必答曰:戲也。台上之殺人凶犯,驚怖憂愁,及至台後問之,彼亦曰:戲也。
演戲時情節逼真,下台後則一無所得。眾生亦復如是,煩惱未了時,榮華富貴,喜怒哀樂,般般出現。人人本來是佛,猶如戲子本身,煩惱流轉時,猶如扮演劇中人。設能覺了世間原是劇場,則處天堂亦不為樂,在地獄亦不為苦。男本非男,女本非女,本來清淨,佛性一如。世人不覺,常在夢中分別,是我、是他、是親、是怨,迷惑不息。其有出家者,雖離親戚眷屬,但又分別,此是我居之寺院,是師、是徒、是同窗、是法友,亦屬執迷。
故在家者被俗情迷,出家者亦有法友法眷之迷,皆未得真覺。如能脫離一切迷惑,返妄歸真,方可成佛。故六祖大師聽人念《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處,頓然有所覺悟。此八字,如從言語上解,當不可得,必須心內領會。佛教真理,雖不可以言說論表,但若全廢言說,則又有所不能。理必依文字,方能引見義故。今之學佛者,應研習一切教理,而以行持為根本,宣揚佛法,使佛法燈燈相續。“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希望一切學佛者,皆以此二語,以為自利利他之標准可也。
(1947年在香港東蓮覺苑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