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法探討:誰無修無證?
學法筆記:如何解“無念無住、無修無證”。這個必須要知道什麼是無念?什麼是無住?無念,簡捷的講就是八識已經轉成四智了。因為有識就有念呀。就是轉識成智了。這個才能真正的稱得上無念。什麼是無住呢?就是已經離一切相了,離一切相了,才能一切無住呢。這才能稱得上真正的無住。那麼轉識成智和離一切相是什麼境界呢?這是佛的境界。
經言: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因為全部完成轉八識成四智的過程,就是成佛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前提是了二死:分段生死和變異生死。斷三惑:見思惑、塵沙惑、根本惑。在沒有全部完成轉識成智和了二死斷三惑之前,都不可以講無念無住呢。就是等覺菩薩也不能講真正的全部的無念無住了。為什麼呢,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這品生相無明未破,變異生死就沒有全了脫呀。也就是講等覺菩薩還沒有完全完成轉識成智的全過程。這品生相無明就是四十二品根本惑的最後一品,也就是佛家講的“一念無明生三細”,這三細相無明就是生相、轉相、業相。把這品生相無明破盡了,也就是完全徹底的完成了轉識成智的全部過程,這才究竟成佛。這才是真正的回歸了不生不滅的大寂滅海。在這個大寂滅海裡,就是沒有修行,沒有證果了。
因為一切本來具足,無能無所,一真絕待的一真法界。因為有修,就有個能修所修,有證就有個能證所證。那麼綜上所述,就是無修無證是要有前提的,前提就是無念無住。在沒有達到無念無住之前,也就是在沒有完全了二死斷三惑和轉識成智之前,都不能講是無修無證了。就是八地菩薩,華嚴經講只是無學位,但還是有修有證。就是等覺菩薩,生相無明未破,還是有修有證。只有佛,才是無修無證。這一點佛理,我們修行人必須要掌握的。南無阿彌陀佛。
2、學法筆記:
如何解金剛經之“三心不可得”。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何意?答過去的已過去,未來還沒有來,現在是秒秒遷動不停。這便是三心不可得。也就是一切起心動念,以有所得心而為之,皆是虛妄。所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朵。無所得就是般若,成佛奧秘盡在於此。
若要悟到深處,在你想要喝水時等一切的當下起心動念,都是秒秒不停,當下即起就已成為過去。三心不可得,重點是說,如果以有所得的心去做事,那你還在能所之中,就是能得、所得的二元對立,那你就無法契入到不二的中道。只要是有所得的心,皆是妄心。那麼有人會問: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是虛妄否?我們可以准確回答:念佛求生極樂不是虛妄。這是佛陀說的大方便法門,以能求之心和所生極樂的二元方便,最終契入能所不二的中道實相---極樂淨土。
無所得不是斷滅,是要在盡職盡責做好一切事情上的無所得。無所得就是應無所住,無所不得就是而生其心。無所得就是離一切相,無所不得就是修一切善法。無所得就是空,無所不得就是有,空有不二,無住與生心不二,不執著不著相與修一切善法不二。所以說,三心不可得,其主要目的是要眾生放下有所得的執著心。南無阿彌陀佛。
3、快樂分享:
兩手相拍有掌聲。此聲從左手出?還是從右手出?一只手不能拍出聲。此聲若從雙手出,雙手未拍時掌聲在哪裡?此掌聲不從虛空出。兩手相離時,掌聲滅了,掌聲滅時又去了哪裡了呢?所以楞嚴經講:因緣聚會,虛妄有生,而生無生處;因緣離散,虛妄有滅,滅無滅處。這個娑婆世界的一切法,皆是如此呀。所以楞嚴經又言:一切法皆是隨眾生心,循業發現。緣起如幻呀!如何能歸真呢?圓覺經言: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歇下吧,我們那顆妄想的心,歇下吧,我們那顆貪婪執著的心,歇下吧,我們貪戀五欲六塵的心。別在作著黃粱美夢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呀。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