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總是喜歡將注意力放在外境事物上,而對觀察內心卻毫無興趣。如果我們能夠稍微花一點時間來觀察和關注一下自心,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內心的念頭就像沿著屋檐下落的水珠一樣,一滴接著一滴,無有間斷。如果我們能夠認真檢視心中浮現的各種念頭就會發現,這些念頭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個是“散漫”,一個是“混亂”。
所謂“散漫”,是指這些念頭缺乏一個專一的目標和方向。它們往往漫無目的,一會兒指向甲事物,一會兒指向乙事物,一會兒又指向丙事物,其所耽著的對境總是在不停地切換著。一顆散漫的心就像一只猿猴,一會兒在這棵樹上呆呆,一會兒又跳到另外一棵樹上玩耍,結果永遠沒有固定的歸宿;散漫之心又像一個東蕩西游的流浪漢,在東邊的人群中看完一場戲,又到西邊的人群中湊熱鬧,結果一天下來,什麼也沒有得到;散漫之心又像在水面飛行的蜻蜓,雖然頻頻“點水”,但終究於己無益;散漫之心又如掰玉米的小熊,掰一個扔一個,結果雖然掰了很多玉米,但最終仍然一無所獲。
所謂“混亂”,是指這些念頭常常前後矛盾。幾分鐘之前我們還是竭力贊成某件事的,幾分鐘之後我們又開始堅決反對這件事。幾十年之前,我們可能為了什麼“主義”而熱血沸騰,幾十年之後,我們可能又為和這個“主義”格格不入的“信仰”而廢寢忘食。總之,念頭對事物的贊成和反對似乎並沒有什麼原則和道理可言。有時候,心看上去是按照某種原則來運作的,然而遺憾的是,心所遵循的所謂“原則”也潛移默化地隨著時間在悄悄地改變著。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甚至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現在所奉行的“原則”和幾年前所恪守的“信念”,竟變得迥然不同。
凡夫心所具備的這種“散漫”和“混亂”的性質可以合起來並稱為“散亂”。心在一段時間的“散亂”之後,往往會感到疲倦,於是心又不知不覺地進入對外境一無所知的“昏沉”狀態。所以,“散亂”和“昏沉”的交替,就是凡夫生命的基本特色,也是凡夫心流浪生死苦海的一個基本的周期特征。在佛教密宗“六中陰”的教法中,將凡夫心一個念頭的生起和消亡過程,加上念頭消亡之後到下一個念頭尚未產生之間短暫的無念過程,稱為一個“一念輪回”;將凡夫心一晝夜中白天的清醒過程和夜晚的昏睡過程稱為一個“晝夜輪回”;將凡夫的一生加上死亡到投胎之間的中陰歷程稱為一個“生死輪回”。所以,佛教中常說的“輪回”這個詞,其目的可能不僅是為了揭示眾生生命形式的不斷轉換,更重要的是告訴人們凡夫心相續所具備的“散亂”和“昏沉”交替的基本周期特征。
從生死輪回的長河中仔細分析心念的相續流就會發現,一顆散亂和昏沉交替的心,即便延續了成千上萬年,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就像一個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一會兒向東行走,一會兒向西行走,一會兒又向南行走,一會兒又向北行走,心中並無一個確定的方向和目標,那麼這個人即便在沙漠中走上一千年一萬年,也永遠走不出沙漠。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如果我們能夠對自心在一天內的活動進行檢視就會發現,心一天的忙碌和奔騰不息,除了留下倦意和昏昏欲睡之外,其實什麼也沒有得到。由於極度的疲憊,心此時不得不放棄對外境的執著,和外境暫時“分離”,進入昏睡無知的狀態。當一個人此生的生命到了盡頭快要撒手人寰的時候也會發現,心在這一生的勞累除了讓自己的身體沒有餓死和給自己留下一堆支離破碎的記憶之外,什麼也沒有得到。我們的心根本不可能將今世所執著的一切帶到後世,甚至連自己平時最關心的身體都不得不放棄,更何況其它外境的人和事物呢?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每天雖然在疲倦和昏沉中睡去,醒來時卻又不由自主地要到外境上去追尋;雖然在雙手空空中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到了後世卻又不得不開始新一輪的流浪和追逐。
所以,要想結束散漫和混亂的輪回,我們必須為心找一個堅實可靠的方向和目標,使其朝著這個可靠的方向和目標堅忍不拔地前進。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造成心這種散亂現狀的根本原因就是凡夫心具有“背覺合塵”的特性——也即心背棄自己本有的覺性和光明,到外境上去攀緣執著,追逐虛幻不實的外塵。因為世間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遷變的、虛幻不實的,所以心對任何有為法的追逐,最終只能像野鹿追逐陽焰水解渴一樣一無所獲。心最殊勝、最了義究竟的歸宿就是“自我覺悟”——也即心自己通過“背塵合覺”,回歸其本有的永恆不變的光明心性。因為心性的光明是“常、樂、我、淨”的,所以一顆心只有以其自身的光明為歸處才是真實可靠的。確實,任何一個已經真正走在了菩提道上的人都會從內心深處真切地感受到,心只有走在了這條歸家的路上,才會踏實和安詳,才具有真實的意義,心在任何外境上的追求,終究只會造成新一輪的流浪和漂泊。
理解了凡夫心的散亂現狀和散亂原因,我們才能真正明白佛陀聖教中“戒定慧”無漏三學的真實含義。“戒定慧”不僅是斷除散亂的根本手段,而且是將自心護送回“心性家園”的基本交通工具。“戒”的本質是心念的取捨和篩選——也即捨棄不好的心念,讓心只選擇“安全可靠”的心念,所以“戒”可以去除很多制造痛苦和散亂的心念,使我們的心具備一個初步的、大致的正確方向;“定”的本質就是“心一境性”——也即心只能持續在一種正確的狀態上,沿著一個既定的方向和目標持續不斷地前進;“慧”的本質就是心對其本性有了部分或完全的體認和證悟。
一顆散亂的心是渺小的,因為它不具備力量;一顆散亂的心是痛苦和混亂的,因為它沒有固定而可靠的目標;一顆散亂的心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最終一無所獲。而一顆無有散亂的堅定心是偉大的,因為它具足力量並可承辦一切;一顆具有堅定信念的心也是安詳的,因為它純淨、不混亂;將“回歸心性家園”作為究竟目標的心是具足實義的,因為這樣的心終究會證悟無上菩提,獲得究竟的大安樂!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