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其實,你可以把衣食住行都變成修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聞法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佛講過,不如法的修行,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不如法的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的因。想學佛、想修行,就一定要如理如法。若是不願意如理如法的學修,就別學、別修了,不要拿佛法造業。拿佛法造業是特別大的罪過!若是不如理如法的聞法,就是犯了捨法罪!

  佛法是從恭敬心中、從信心中得到的,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不會得到佛法,不會有任何成就。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是一切加持的來源。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大乘佛法裡主要強調的是心。其實學佛修行就是一個轉念,念轉業消,念一轉業障就消掉了。從早上起床開始,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變成修行。若是你能把握自己的心態,能轉變自己的心態,在佛堂裡念經和在外邊做事,沒有區別。若是心不清淨,心沒有安住,在佛堂裡誦經、念佛,也不是修行,都是造業。若是心裡清淨、能夠把握心態,在外邊做事,打掃衛生、洗臉刷牙,都可以變成修行。

  我們現在的狀態是:佛法是佛法、相續是相續,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佛法與相續,修行與生活都脫節了。雖然學了幾本書,但都是紙上談兵;雖然口頭上能講很多道理,但一點都不符合自己的相續。在寺院、在佛堂裡做功課、誦經的時候像個佛、像個菩薩,但是一回到生活中、工作中,一點變化都沒有,煩惱依舊,習氣依舊。

  我們這樣學佛修行,解決不了問題!佛法是解決我們相續中這些煩惱的方法,佛法是解決我們生活中這些問題的方法。我們不是要解脫嗎?解脫就是要從這些煩惱、痛苦當中解脫。所以,要將佛法融入相續,才能對治煩惱、對治習氣;要將修行融入生活與工作,才能解決生活與工作中的問題,才能改變命運。

  2  以前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弟子很虔誠,但是特別笨,教他一些儀軌、偈頌也學不會。後來佛只好讓他去掃地,然後教他:“你掃地的時候,要在心裡觀想,你所掃的這些,不是灰塵,而是自己的業障,自己的煩惱。”他特別相信佛,就照佛說的話做了。掃地的時候,他心裡這樣想,嘴上也這樣說:“我掃的這些不是灰塵而是業障,不是灰塵而是煩惱。”就這樣掃啊、掃啊……最後將業障、煩惱都掃盡了,證得了阿羅漢果。

  我們洗臉刷牙的時候也要這樣想,這些不干淨與不清淨,就是自己的業障和煩惱,把業障洗掉,把煩惱刷掉,這叫將佛法運用到生活當中。

  在大乘佛法裡,尤其是密宗裡講,我們的心是一尊佛,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佛;我們的身體是一座壇城,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壇城。吃穿、裝飾都可以供養壇城,莊嚴壇城。你為了莊嚴壇城,或為了表法,也可以化化妝。表法本身就是一種說法,叫“現身說法”。但是我們現在洗臉、化妝,目的是什麼?是想出去迷惑眾生。從根上就錯了!這個念頭要轉過來。我們能轉念,這些不好的念頭就沒有了,都是清淨的心,都變成了修行。

  若是你心到位了,自己的家也是一座壇城,也是極樂淨土。家裡這些不干淨的東西,都是自己的煩惱和業障。我們在家裡打掃衛生,也是掃煩惱,除業障。家裡干淨整潔了,也是莊嚴壇城,這也是一種修行。這裡根本沒有不好的心,都是清淨的心。

  《普賢行願品》裡講,“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在密宗的大光明的境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佛、都是本尊、都是壇城。顯宗裡也講,處處都是好處,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若是你能轉為道用,都在給你表法,都在給你解脫的機會,都在讓你增長智慧。

  3

  做飯也是修行,給家人做飯是一種菩薩的行為。我們不是要付出與奉獻嗎?我們都很關心、照顧家人,但是我們這樣關心、照顧他們是自私的。“我不自私啊,我對家人、對兒女一點都不自私。”你就是自私的!為什麼這講樣呢?你現在關心他們、照顧他們,是因為“我”——我的家人,我的兒女。“這是我的親生骨肉,我不照顧誰照顧啊?”由“我”來引發的都是自私。佛說過,要破除我執,要去掉我。

  你們現在也能感覺到了吧,對家人越關心、越照顧,反而越煩惱。為什麼呢?因為是自私的,不是真心實意的,所以感化不了他們。

  你的行為沒有錯,但是你的發心是錯誤的。現在我們要發菩提心、要為眾生,就要轉念。怎麼轉念呢?你關心家人、照顧家人沒有錯,但是你不能因為他們是“我的”而關心、照顧他們。你要把他們看成是眾生,看成是與自己最有緣分的眾生,最需要自己的眾生,所以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你這樣去關心他們、照顧他們,才能感化他們,你們之間這些緣和債才能都了了。之前你了不了緣,也了不了債!若是你沒有了緣、了債,你就了不了生死,斷不了輪回。

  什麼叫輪回?冤冤相報這叫輪回。如果你是自私的,再付出也沒有用,還是互相欠。你若是能無私的奉獻、付出,真正能夠善待這些眾生,才能了這個緣、了這些債,最後才能了生死。

  我們已經發菩提心了,就應該饒益所有的眾生;但是要從自己身邊的眾生做起,然後一步步擴大。連身邊的眾生都沒有度好,怎麼能度化一切眾生呢?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都是大話、假話。寂天菩薩在《入行論》裡講得很清楚,我們無論是發慈悲心,還是發菩提心,都要從自己的家庭做起,慢慢擴大范圍。

  “這都是與我最有緣、最需要我的眾生,所以我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你這樣想,就有力量了,做家務的時候也會很輕松。你有這樣的發心,它就能給你一股力量,這叫加持!你如果是不心甘、不情願地做,就不能了緣了債,不能解脫。

  其實你付出了、奉獻了,本身也是給自己積累資糧。你不是要成佛嗎?這都是成佛的資糧啊!你能這樣想,也能從中得到一種力量,一點都不會感覺累,心裡也不會有怨恨。這叫加持!加持不是一個很神密的東西。你做飯本身也是給佛菩薩准備供品,也是為父母眾生服務,這裡有很多含義。

  4

  吃飯也是修行。若是你有高的見解,自身就是一座壇城,吃飯本身就是一種供養。若是你達不到這麼高的境界,你可以先供養諸佛菩薩,然後將這些食物當做加持品享用,這也有消業、驅魔的作用。真正的修行人,不用去找什麼仙家。“是不是我身上有東西了?是不是我家裡有東西了?我現在怎麼將他們送走啊?”不用這樣。你能如理如法地做飯、吃飯,本身就能驅魔。

 

上一篇:《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下一篇:淨空法師:《金剛經》第054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