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但凡心有所向,就會有患得患失的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但凡有所期望,都是心之所向的成因;但凡心有所向,就會有患得患失的果。我們的煩惱之一,就來自於這種向外不斷攀執的心念。對於未來有很多的假設和既定。

  我們都會有很多浪漫主義思想,對未發生的可能性,構造了非常多的“宏偉藍圖”。有夢想,懷揣著希望,是好事。但是,在這裡我們要談的是心的作用。當心念不斷向外擴張,並伴隨著一個接著一個期望的假想時,我們就很難去察覺並注意,念頭與念頭之間的間隙所在,就會給不斷滋生的雜念,奠定了“良好”的生存空間。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否定無常的存有性,而堅定持有,並在感知上去認同,一切事物都具有恆常且堅固的認知。認為有恆常,那麼就會有很多的期盼,希望一切事物的運行軌跡,都能按照我們期盼和規劃的方向去發展。可無奈的是,在我們還不理解無常之前,且一廂情願地對於恆常有根深蒂固的錯誤認知時,總會遇到非常多的挫折,非常多的事與願違,和非常多的求不得苦。於是,我們很迷茫,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而且非常無辜地認為,自己的期盼並沒有問題。可是,為什麼總有這麼多的不如意呢?

  過分忙碌於堆積雜念,這就是心有所期、心有所盼、念頭不得停歇的副產品。一念未平一念又起,雜念叢生,因此我們所有的認知,都建立在顛倒妄想的基礎上。內心的本俱清明,被一個又一個連環式的有所貪著和有所求的雜念遮蓋。在對於一切事物為恆常的錯誤認知中,被無常的現實一次次擊碎。然而我們並不自省,也不去深思,於是繼續不斷地心有所想,心有所期……然而,我們一切的妄念在無常面前,都會不堪一擊的。可是我們無法控制內心的貪著,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地仍然不得停歇。在這樣的循環之下,我們有很多的有所畏懼,有所恐慌,而且有更多的患得患失。因為期盼,本就不會事事如願,但是我們又把一切的認知理解為恆常,那麼在以錯誤的理解事物為恆常的基礎上,卻被事物是生滅的法則一次次還擊。本來我們的內心有所期盼,就如空中樓閣一般,一次次碰壁之後,內心的不安全感劇增,於是又構建出無數個期盼和設限,想要保護我們內心的恐慌和沒著落感,這樣不斷地錯上加錯下去,就會讓我們在一生當中,感受到太多的求不得苦,和患得患失的忐忑。

  在藏區曾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小偷,有一天偷了一袋麥粒而感到得意。他將谷物吊掛在床上方的天花板上,因為他覺得那裡最安全,老鼠和其他動物偷不到。之後,小偷便躺在床上,悠然自得地開始在內心盤算:“我要把這袋麥粒賣給一個人,之後我就可以帶著這些銀兩,再去買賣其他的東西,之後繼續買賣下去,這樣不久就可以發財了!有錢之後,我就可以娶媳婦成家,就會有個兒子。可是該給他取個什麼名字呢……”就在這個小偷望著窗戶邊升起的月亮,暢想他未來的兒子叫什麼名字的同時,一只老鼠正爬向那袋谷物。這時,小偷望著月亮突然想到:“我的兒子就叫達瓦吧(藏文指月亮)”。這時,那只老鼠咬斷了吊著谷物的繩子,袋子掉落到小偷身上將他砸死了。

  我們內心沒完沒了的期望,很像這個小偷,暢想一個又一個自欺欺人的畫面之後,卻被像老鼠咬斷谷物袋繩子的無常事實一般,破滅我們一次次夢幻式的假想。所以說,吃了虧之後,大家要學會長記性。輪回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被生滅法所籠罩著的,不是我們一個又一個不切實際的期望值累積,就能左右的。而我們的期望值,往往和我們的願力又是兩回事。因為,內心的有所期望,是介於貪心的作用,又處於不斷為鞏固自我為出發點,去累積保護自我的噱頭。我們所說的如諸佛菩薩們救度苦難眾生的願力,都是建立在無我的基礎上,全然的奉獻與不離不棄,這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妄念叢生,也是我們不斷陷入輪回的導火索,因為妄念的存有,就一定會有貪嗔癡慢疑的相輔相成。我們因為妄念的滋生,不僅在各種苦中沉淪,而且帶著期盼心的作用,除了累積保護自我的籌碼,緩解各種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外,只會一無所獲。但是,在對於心的妄念主導,能稍加識別之後,就可以試著放慢我們不斷增加心有所期的頻率,給內心的期望值做做減法。用修行的方式,無論禅修、大禮拜,或持咒做功課等等,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修行在外顯的數量上去努力,都是為了減少內心妄念起伏的過度作用力。通過修行的精進,我們會逐漸發現,內心妄念的起伏沒有像從前那麼頻繁了,而且內心通過妄念所設計和期盼的向外作用在漸漸削弱。當發現內心相對於以往過分有所期盼和有所求心的作用,感覺妄念的期望值在漸漸降低之後,我們會偶爾體會到念頭與念頭之間,存有間隙的清明和內心透亮的寧靜感,而且,以往的患得患失會減少一些,內心的不安全感會被充實和平穩所替代,內心不再感覺像從前那麼“貧苦”不堪了。所以,當內心的期望值被降低之後,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踏實和知足常樂的真實感。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人的幸福指數和什麼最有關系?
下一篇:山西一寺廟驚現15尊“包骨真身”肉身佛,腳骨清晰可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