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瑞法師: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謙讓是一種美德。儒家講:“謙謙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人能從謙下做起,很容易進步。佛陀在因地裡行菩薩道時,也多為眾生示現謙下禮讓行。

久遠以前,在一座茂密的森林中棲息著一只羊角鳥、一只山兔、一只猴子,還有一頭大象。四動物和睦相處,遠離爭論,歡樂祥和,安穩度日。

一天,大家商量說:“我們應恭敬最年長者。”經討論,四動物一致認為應以烈卓達樹作為參照,確定彼此間長幼順序。羊角鳥建議說:“大家都來談談各自小時候所見到的樹的身量吧!”

大象首先發言:“我們年幼時見到此樹,它有與我現在身體同等的高度。”

猴子緊接著發言:“當我小時候與猴群看見這棵樹時,它有我現在身體同等高度。”

聽完這二位所說,大家一致公認道:“象與猴子比較,當屬猴子年歲較長。”

山兔則接過話說:“我小時候,這棵樹只有兩片嫩葉。我還舔過這兩片葉子上的露水。”

於是大家又評議說:“與前二位比較,山兔應算年齡較老。”

羊角鳥最後說:“這棵樹,你們幼時都見過。而我以前只吃過這棵樹的種子,在此地撒下不淨糞後,種子才能破土而出,日益長大。”

其余三位伙伴一致說道:“我們當中屬你年歲最長,大家理應對你恭敬承事。”

說完,猴子首先對山兔、羊角鳥禮敬一番,山兔則對羊角鳥恭敬頂禮,而大象則對其余同伴皆恭敬承事。自此之後,四動物間無論日常起居或行走外出,均按長幼順序次第相偕。

故事中的羊角鳥便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前世,而山兔則為後來的捨利子比丘。猴子為後來的目犍連比丘,大象則為後來的阿難比丘。

在修學佛法上,我們常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這正是在強調為人處事當中,首先要學會恭敬和謙讓。然而,真正去做卻不是那麼簡單,需要久久地練習。因為無始劫來,我們習慣了我慢貢高,所以想一下子“低下來”很不容易。

我們可以想一想:當和別人相處時,凡事是不是退讓了一步?就是說涉及到利益的事情,能不能讓給別人?遇到吃苦的事情,自己能不能勇敢地承當?做事當中,是不是真正生起了平等心?我們要能夠懂得,真正的學佛不是說學上幾部經、幾套理論就能夠成佛的。真正的學佛,就是要一點一滴地改造自己的身口意。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如果經常讓自己的心識錯亂、見解不正,果報就會這樣
下一篇:淨空法師:科學家證明佛經上一句話“色由心生”,提出“以心控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