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關於對佛法的認識的程度,及修行的進度的快與慢,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佛法是無為的。大家時時所貪婪的這種表現是有為法。佛法是讓我們深心徹底地放下所有的一切,因為萬法當體即空,無所求,無所得,所以稱之為“無為”。塵牢之中眾生迷盲顛倒,被塵牢之中幻象所困,貪婪無厭,稱之為“有為”。

要想契入無為必須要放下有為,這樣子才能進步得快。都是內心的心量狹小,心態偏激,所以沒有辦法能夠步入正軌。要想戰勝內心的障礙,必須要用妥善的對制方法。要想驅除內心的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一定要強烈地升起廣大無量的慈悲心和菩提心。

慈悲心與菩提心也是由種種的發心所建立的。比如:放生,布施,供養,等等,但是這些發心並不一定非得用錢或物質上的取代。身布施,法布施,財布施,色布施,無畏布施。這些布施應用“不住於相”布施這樣子的心態是最好的。這樣子才能夠養成一顆平等心。

修行過程中發心是最為重要。這顆心主要是破除“我執”,我執不除心態難安,心態不安智慧就沒有辦法顯露。智慧沒有,也就沒有辦法對宇宙真相所了解。所以希望大家要想得到智慧,必須要努力生此二心:慈悲心與菩提心。

關於這個智慧與聰明大家要區別。我們凡夫俗子經常好顯露,賣弄,這都屬於聰明。真正的智慧是隱藏。我們學佛人也是如此。到處張揚,這都屬於不學無術。千萬要謙虛。

在學習期間,我們一定要時刻看好自己的心態,而不是監督他人。用佛法的戒尺來量自己的,一切向內心所制,千萬不能向外所覓。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