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生和念佛求往生的內在關系
放生和念佛求往生的內在關系是什麼?
放生旨在長養慈悲心;
放生更是落腳在菩提行;
放生是諸佛菩薩大悲種姓;
放生是虛空法界合一平等真實之證。
以慈悲心學佛,不問修行什麼法門,皆是大乘種子。
大乘佛子求生極樂,當上品生、當花開見佛。極樂世界是大乘法教之淨土,雖然普門宏開三根督攝,然其根本之意依然在於成就究竟菩提,所以大乘佛子最契極樂,極樂最攝大乘佛子。
大小之別,不在法門,不在於讀誦什麼經文教誨,全落在心地、心量上。眾生累劫流浪生死,業習堅固,貪婪吝啬,又執著幻我,以此為真常,不肯施惠於人,不肯兼濟於他,這心量太過狹小,就算學佛,依然是以求個人安樂。除非其他善緣促成,當回小向大,方可入大乘門徑。
放生看著簡單,若能激發慈悲心,這個收獲就是最大最大的,以這慈悲心為基礎求生極樂,能增進往生把握,能增進品位,這是共業招感使然。如經文中說:捨利弗,得與如是諸上善人同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雖然我們都知道“信願堅固十念必接”,可是老實說來,我們的信願都不那麼夠、不那麼真,為什麼呢?得於諸上善人同會,確實需要一些和諸善上人契合的條件,就像億萬富翁俱樂部,我們想進去起碼要證明自己是億萬富翁。
極樂世界依然是這樣,你想來和諸上善同會,我們趨向善、趨向上善、趨向至善,這就更契合;如果相反,我們種種造惡,和諸上人聚會就不相應了,怎麼辦?往生了在蓮花中八功德水的洗濯下消業。攜帶的業力越多,消業需要的時間就越久,在蓮花裡待的就越長;相反攜帶業力越少,進入蓮花到花開的時間就越短,這就是九品往生的部分了。所以就算小乘只為自己求安樂的眾生,依然可以往生極樂,只是小乘人得不到中品、上品往生。那麼他在蓮花裡待著聽佛陀講法、菩薩們講法,慢慢的調整自己,狀態對了蓮花就開了,狀態不對,就會一直在蓮花裡。
我送過一個認為最久的眾生,需要在蓮花裡待兩萬劫,這比經文記錄的五百劫的下品下生要漫長的多了。
2.放生是消業培福的好方法
在我們娑婆修行,有快的地方,也有慢的地方。
娑婆是惡世,最容易升起厭離心,也最容易激發慈悲心,這個是比極樂快;但是極樂在修為上和我們不在一個檔位上。所以落在娑婆有好的地方,有不好的地方,
好在,如果能學佛,厭離輪回,求往生的心最為迫切,修法的心最為堅固,
好在,能在種種惡濁事裡激發長養慈悲心,為大乘做基礎。
壞的是,我們業力比較重,對佛法的信受解行都會有障礙,習氣堅固,邪見熾燃,對佛法信心的第一道關口很難跨越。
所以對學佛人來說,應該好好的培植自己的福報、好好的消除業力。
放生就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古今對盲目放生也多有诟病,這些部分大家也都知道,大面積放生,大量預定,導致眾生受了更大的傷害痛苦,這是顛倒佛子的罪過。
能把這些錯漏避免了,把好事落實好,好心護持好,這是需要用心、需要智慧的,其實也是需要吃一塹長一智的過程,只是希望這樣的過程快一些,路上少鋪一些眾生的屍體。
把放生做好,如布施一般,其實做到好了,就是在兼行六波羅蜜了。行六度是在行菩薩之道,是三世諸佛成就的必由之路,不可回避,也不能替代的。
3.對的心施加在放生上,落實在佛法中
這放生看上去很小,但是義理很深,利益甚多,注意不要被某種形式捆綁。
如《金剛經》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又:“所謂佛法者,既非佛法,是名佛法。”合諸佛之心便是佛法,不合諸佛之心便是非法,於是也就非非法,無所謂是個什麼了。
能放生是好事,善根、福德、因緣和合而能成就,如往生極樂世界一樣缺一不可。
心用對世界是開闊的,心用錯世界就是擁堵的,把對的心,施加在一切的行做上,便是佛法的妙用,吃飯、睡覺、走路、看書、聽歌、玩耍都可以是妙用,貫徹在佛法裡,一切行做都妙不可言。所以對的心施加在放生上,落實在佛法中,這事就完美了。
佛法講一通百通,這是通達,或許我們水平有限,還達不到這個高度,可是管中窺豹,我們能判斷事情的發展走向和結果。往生極樂這事,是此一生最大的事情,出輪回很重要,這是生命歷程中的分水嶺,這是地標一般的,不可以失去這個利益。
我說的略粗糙一點,各位忍受,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