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靈魂的生命,能否掌控自己的情緒,往往來源於是否有信仰的強大支撐。具有正信之人,當他陷入迷盲,疑惑無助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用信仰解決自己的問題,而這種信仰將能夠幫助他度過難關。
佛陀的妙法,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已經傳播了近兩千六百年,無論是在哪個歷史階段,比我們有能力的佛弟子實在太多了。包括釋迦牟尼佛自己在內,龍樹大師、蓮花生大士、靜命大師、阿底峽尊者、達摩祖師等等,國王出身的,王子出身的,要財產有財產、要權力有權力,榮華富貴什麼都有,聰明才智比我們高得多。這麼多的能人,最終選擇了通過學習佛法走向究竟解脫之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佛陀傳下來的佛法,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虔誠信眾,都已經檢驗過了,他們都不傻,對信仰都很重視與認真,如果佛法沒有給這一代代人帶來絕對真實不虛的好處,是絕對不會有這麼多人信佛的,佛法也不會流傳這麼久遠。
一個面館開了三四十年,人們就講它是老店,成為百年老店那不得了,得經過多少人的認同啊!從世界范圍,說“好品牌”,什麼LV、阿瑪尼等等,雖然誕生的歷史不是很久遠,但是人們都認為它們是大名牌。原因是什麼呢?大眾覺得這個品牌的質量好、品質高。任何一個名牌必須得到眾人的認同,不是自誇就能成為名牌的。
佛教,是流行了近2600年,且大眾公認的大名牌,我們還研究什麼?實在是沒有什麼好研究的,因為以凡夫俗子的智商,根本沒法研究透徹,但是只要能抓到佛法中,我們感覺受用的“小皮毛”,已經是很好了。對自己有用的,一定盡量用;覺得用不上的,讓高僧大德們去研究就可以了。法賴僧傳,代代延續。我們呢?要學讓自己受用的佛法,歷代高僧大德講給我們聽的佛法精華,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就要好好享用,不要光看著,卻不去吃到嘴裡。
每年都有諾貝爾醫學獎,醫學獎的醫生們留給我們的是他們的發明,那些可以治病救人的藥物,就是他們奉獻給社會大眾的珍貴財富。對每個人而言,有需要的時候,都可以從中受益,但卻不用自己去發明、創造、研究這些藥物,畢竟醫生們已經做好了臨床試驗,謹遵醫囑,直接用就行了。我們不需要再研究佛法,也是類似的原因。
又比如,我們用的智能手機技術突飛猛進,每個人似乎都離不開手機了,下載資料、上網搜索、交流溝通……是所有人都變聰明了嗎?不是的。真正聰明的,是創造手機及其應用的研發人員。研發團隊的人員是有限的,但卻可以帶動全世界的人跟著模仿。人們學會了一些應用,可能還吹牛說,“我現在學會上網了,學會用手機聊天了,會發微信、微博了,學會網上購物了……”這就是受益的體現。研發人員創造的科技財富,我們拿來用就行了,不用再去研究了。我們所會的應用,並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有多強,讓老老少少都能學會,恰恰是人家研發人員的能力太優秀了。我們只是模仿者、追隨者,並對這種模仿和追隨樂此不疲。真正受益了,就是這樣的。
那些從佛陀傳下的妙法中,真正受益的人,一定是很好的模仿者、追隨者,因為不斷在受益,就會不斷前行。佛陀留給我們的處方,就是佛法,能夠治療我們所有的心靈疾病,因為心靈疾病被治愈了,身體和語言等疾病也會跟著被治好。想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就一定要去學習佛法,斷掉所有的雜念、惡念,讓我們不會墮落三惡道,從此走上究竟解脫的道路,生生世世直至成佛,不斷受益。
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工農學商兵,佛法就像調味料一樣,一點點的應用,就會讓你感到受益匪淺。不要去研究佛法,就算你能出口成章,對《金剛經》、《心經》侃侃而談,你的這些“研究”,也可能根本毫無意義。原因是什麼?那些都是佛陀的大智慧,“要說此為何,佛舌也難言。”龍樹大師曾告訴我們,就算是佛陀的舌頭,要向眾生解釋清楚“諸法皆空”的道理,都是困難的,更不要說看過幾本書,就想將佛法作為談資的人們了。對佛法根本一竊不通又傲慢地想要研究佛法的人,是無法從佛法中真實受益的。
佛法,也許會讓一些人的虛榮心高漲,但是無法應用到身口意真實得益處,會很容易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被殘酷的現實所擊垮,那個時候,所有曾經對佛法的“研究”,正如空談的實質一樣,會隨著煩惱與痛苦,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