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這亦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睿智。尊重師長,意在依教奉行,也就是要以師之知見為自己之知見,以師之德行為自己之德行,目的在於希聖希賢。《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古語有雲:“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者,人之模范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 等等,無不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重師長”的道德觀念。
在社會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似乎不大能立足當今社會了,因為師生之關系好像只是教員與學員之關系了。然在佛教裡,卻還依稀存在著這種關系,一旦跟隨師父剃度出家後,一切生活所需全由寺院供給,修學道業亦須聽從師父的指導。
在修學佛法方面,尊重師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視。故《梵網經·菩薩戒》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觀經》亦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正因為“奉事師長”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之一,所以菩薩戒中有明文曰“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今就圍繞“尊重師長”這一話題說開去。
一、奉事師長須以尊重心融攝孝、慈之道
奉事師長,務必以尊重心為中心,融攝孝順心與慈悲心於一身,做個真正的菩薩道行者。要知《梵網經·菩薩戒》從始至終皆以孝順心、慈悲心、尊重心貫穿到底。也就是說,以具慈悲心故,不造一切有害於眾生的殺、盜、YIN諸惡業,而廣興利生佛事;以具孝順心故,須對有恩於自己的父母、師僧、三寶等,知恩圖報,隨順其性;以具尊重心故,須尊重一切眾生的生命,不可殃及無辜;更應尊重一切眾生的佛性及己靈,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將來必定成佛,所以須以種種方便攝化之。對父母、師僧、三寶,須具孝順心;對六道眾生,須有慈悲心。但慈悲心與孝順心,須以尊重心融合方可。否則,對上孝而不順,對下悲而不慈,總是難臻究竟圓滿。同樣,奉事師長亦須以尊重心融攝孝、慈之道。蕅益大師在解釋“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時曾有言:
“孝順父母”等者,戒相雖多,孝順攝盡。故總提“孝順”二字,以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以之修道;師僧生我戒身,由之成佛;三寶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須孝順也。《爾雅》釋善事父母為孝,《大史》叔明以順釋孝,孝即是順。孝順父母,有三差別:一者冬溫夏凊,昏定晨省,奉養無方,服勞靡間。二者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者善巧方便,喻親於道。
孝順師僧,亦應准此。師僧者,獨指授戒之師;其余僧眾,自屬三寶中攝。孝順三寶,亦有三義:一者供養承事,不厭疲勞。二者如說修行,不污法化。三者革弊防非,弘通建立。若約法門解者,方便為父,智度為母。不離深義以為和尚,自心覺悟名佛。自心理體名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觀察名孝,如理證入無背名順也。由斯事理二種孝順,決至無上大菩提道。故雲:至道之法,孝即名之為戒,亦即名為制止;以孝則自不作惡故也。
正因為父母生了我色身,才能藉此色身修學佛道;但若無師長的教導栽培,則正眼不開,難趣正道,勢必因廣造諸業而沉淪六道。父母只生我色身,師長生我法身慧命,所以對師長也要像父母一樣孝順。作為弟子,對師父生活方面理應盡心照顧,可謂“供養承事,不厭疲勞”也。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為了供養師父而去行殺、盜、YIN、妄等犯戒之事,這樣則使孝順變成玷污。
所以“如法修行,不污法化”十分重要。唯有在如法修行中供養承事,方為真正孝順師長者,這裡以尊重心為前導。若師有不如法處,則須懷慈悲心以種種方便善巧,善誘慰喻其師趣向正道,絕不能輕視诋毀其師。像提婆達多處處害佛、謗佛,生陷地獄之中,但佛陀於法華會上仍為他授記將來作佛,並說“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再者,師長或示慈順攝,或現瞋逆折,但折攝皆具慈悲。作弟子的若能如是會,則尊重心油然而生。若以尊重心融攝孝順心與慈悲心,則上之父母師長,下之六道群靈,無不在尊重的范圍之內矣。如是,則人人彼此尊重,物物和合相處。
至於《觀經》中的淨業三福,第一福共凡夫,第二福共二乘,第三福則不共二乘,何況凡夫!唯有發菩提心的大菩薩們,方能直下承當。薄地凡夫欲生西方者,對於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須謹當慎行。對父母須以孝順心而養,對師長須以尊重心奉事,對一切眾生須以慈悲心攝受之。欲圓滿第一福,還須具足孝順心、尊重心、慈悲心也。若單就奉事師長來說,則須以尊重心融攝孝順慈悲於一身,方能真正尊師重道也。
二、尊重師長為除我慢
尊重師長,就是為了破除我慢,令生謙虛之心,可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也。《易經》勸人爭做謙謙君子,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佛陀時代,不論是其弟子,還是王公大臣等,都要向佛陀行頭面接足禮,以表五體投地之虔誠皈敬,信仰便從此而建立。意謂以自己最為珍寶之頭面去接佛陀最下之足,以表對佛法生起真實信心,直下承當自己本有之佛性,徹底掀翻往昔我慢等習氣。所以弟子見佛陀要行禮,年輕比丘見長老亦須行禮,沙彌見比丘須行禮,百歲比丘尼見年少比丘亦須行禮,俗家弟子見出家僧尼務必要合掌、問訊、行禮。
“淨業三福”之“孝養父母”是恩田,“奉事師長”是敬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悲田。欲修恩田、悲田,非先修敬田不可,因為敬上濟下的道理皆歸師長教化之功,所以須以敬田融攝恩田與悲田,方能體現出尊師重道的精神與意義。奉事師長者,就是要發自內心深處對師長生恭敬、尊重、禮遇之心,並須將此行動落實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表現於行住坐臥中。歷緣修行,日久功深,方能由語默動靜中的尊重轉化為內心的尊重,以徹底洗滌我慢垢染,謙虛進道。要知尊重的反面就是我慢,我慢習重則勢必引燃倨傲、驕慢、輕視、好高骛遠、目中無人等禍患;只要我慢習氣稍存,則仍存有不尊重的潛意識在。用尊重心方可粉碎我慢,以至規范自己的意識行為,由止惡行善而達到內心的改造。
欲培植自己的尊重心,須以慧眼遍觀大地一切眾生皆是我師長,不論其人賢良與否,務必以尊重心對之,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乃至罪犯亦須尊重。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將來必定成佛故。唯有做到怨親平等,方能生起大尊重心來。不但要對有情眾生尊重,對無情亦須尊重,不能無故折一木、無故損一花也。豈不見蘇長公(蘇轼)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豈礙淨法身”乎?石頭禅師以碌磚答道,露柱答禅。
《彌陀經》亦說水鳥風樹,皆宣妙音。儒家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人之間,理當彼此尊重;人與大自然之間亦須禮尚往來,人類若能尊重大自然而不肆意破壞,自能得到大自然的回報。欲孝順父母、度化群生者,須從尊重師長始。善導和尚說:
“奉事師長者,此明教示禮節,學識成德,因行無虧,乃至成佛,此猶師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須敬重,然父母及師長者名為敬上行也。言‘慈心不殺’者,此明一切眾生皆以命為本,若見惡緣,怖走藏避者,但為護命也。經雲:一切諸眾生,無不愛壽命。勿殺勿行杖,恕己可為喻,即為證也。(《觀經四帖疏》)
我慢是修學佛法道路上的最大障礙,一旦墮入慢雲,則難以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情節嚴重者,便會落入疏狂的野孤禅,或魔之知見。唐代悟達國師的人面瘡,就是因皇帝賜沉香寶座時萌生的一念慢心所致。
為了破除我慢,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雲門的棒子更為棘手,曾舉“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師雲: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卻,貴圖天下太平”。這些禅宗大德之所以如是接機,無不是為了破除來人的我慢也。丹霞禅師的燒佛,亦是為了燒滅我慢草,令其生起尊重心來也。若能明白尊重師長就是為了破除我慢的道理,自能如法如律地奉事也。
三、尊師重道意在依法不依人
尊師重道,是修學佛法的根本。世間學問,一才一藝,尚且不能離開師父的傳授與教導,更何況是修出世大道之無上佛法乎?因人聞法,因法悟道,從悟起修,修滿佛成。是故經雲:“善知識者,是大因緣;善知識者,是奇特法”也。《華嚴經》雲:
善知識者,如慈母,出生佛種故;如慈父,廣大利益故;如乳母,守護不令作惡故;如教師,示其菩薩所學故;如善導,能示波羅蜜道故;如良醫,能治煩惱諸病故;如雪山,增長一切智藥故;如勇將,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濟客,令出生死暴流故;如船師,令到智慧寶洲故。
正因為善知識如此重要,所以才須尊師重道。印光大師曾在《復吳希道居士書》中說:
人生世間,第一要親近良師善友。有良師善友,便可歸於正道。否則,燕朋相聚,便日淪於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
學佛之人,務必要將尊師重道的觀念落實於自己的行動中去方可。凡遇一切剃頭染衣之僧尼,一律要以尊重心合掌、問訊、禮拜,不能起輕視之念。為自己授三皈、五戒、菩薩戒的和尚、阿阇黎,就是經中常講的“師僧”或“師長”,其余之認識或不認識的一切僧尼皆攝“三寶”范圍之內。對此不應分彼此之高下,須一視同仁,悉以尊重心而待之。但世人總是處處分別,厚此薄彼,對自己的師長則畢恭畢敬若佛陀,但對其他僧尼則視而不見、見而不理,一副貢高我慢面目,更不用說是合掌禮敬了。當然,在承事供養方面可以偏愛於自己的師長,這倒也合乎人之常情,但在尊重方面則不應分彼此而生分別心也。分別心一起,勢必妄念紛飛,隨妄念而流轉,則難得佛法之真實利益也。
究其原因,實乃不明“尊師重道”的真正意義在於“依法不依人”也。佛法僧三寶是度人之舟航,亦是眾生之福田。一切披缁剃度之僧尼為三寶中之僧寶,之所以稱僧為寶者,是指法而非指人也。法為佛說,故至為寶貴,而僧能代佛弘化、依法修行,故亦甚寶貴,故尊稱為僧寶也。苟其人而曾受出家佛戒,即入僧數之列,皆為世間眾生之福田,可謂“依法不依人”也。對僧之尊重,即是對如來法寶之尊重。
然世人以分別心作祟故,亦以不知沙門有四種之別(一、勝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故,而一律對其僧尼以聖僧行為要求之,甚至神格化,便導致了對有些僧人言語之稍見不端處,或舉止稍有不威儀處,則肆意毀謗,甚至惡言相加!問其理由,則曰:我們雖然信仰佛教,但只恭敬有道高僧,而決不尊重無德之僧。粗看頗有理,細推實不妥。何以故?豈不見經有說出家人過失及诋毀者,皆犯重罪乎!縱使其人不是賢聖僧之類,即便是壞道沙門,但若對其有訾議者,亦同樣獲重罪也。因為背後人前說過诋毀,本屬口惡,對於常人尚且不可,何況是對佛弟子任意口出惡言乎!諺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蓋出家人不論如何,總是眾生福田。如失道者,但當悲憫,切勿嫌惡,以自損德。若見其僧行為語言稍有不端而任意訾毀者,猶對囚犯而亂加刀杖一般,同樣獲故意傷人罪。智者大師曾說,即便是壞道沙門,其果報亦勝於嚴持五戒之人。原因是沙門發出世解脫心,而嚴持五戒者發人天心。所以,修學佛法者,應以“依法不依人”為重,而謹當尊師重道也。
四、須效法古德尊師重道之懿行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尊師重道,於此可見一斑矣。不論是世間求學問、習技藝者,還是修學佛法求出世解脫道者,無一不是在尊師重道之高超懿行中提升自己道范的,原以竭誠恭敬方克實益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印光大師有言曰: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誠為不刊之論也。今從《印光法師文鈔》中,摘引幾則古德尊師重道的公案如下,以作弄引。
漢魏昭,見郭林宗。以為經師易遇,人師難逢。因受業,供給灑掃。林宗嘗有疾,命昭作粥。粥成進之,林宗大呵曰:“為長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更為粥復進,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變。林宗曰:“吾始見子之面,今而後知子之心矣。
宋楊時、游酢,師事伊川。一日請益時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覺曰:“賢輩尚在此乎,歸休矣。”乃退,門外雪深尺余矣。
張九成,十四歲游郡庠,終日閉戶,無事不越其限。比捨生隙穴視之,見其斂膝危坐,對詩書若對神明,乃相驚服而師尊之。
印光大師評曰:
此四子者,所學乃世間‘明德新民,修齊治平’之法。其尊師重道,尚如此之誠。故得學成德立,致生前沒後,令人景仰之不已。至於弈秋之誨弈也,唯專心致志者勝。痀偻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觀之,學無大小,皆當以誠敬為主。
清順治皇帝,拜玉琳禅師為師,法名行癡。與玉琳法徒行森書,署名尚寫“法弟行癡和南”。和南,乃磕頭也。皇帝與同門尚如此,況與其師乎?此種芳規,豈可不知!古人雲:“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非曰深下於人,人則盡心教導也。以自己不能生恭敬心,縱人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相障,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頂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潤也。不但學佛如是,即世間學一才一藝亦如是。世間只身口之活計,佛法則性道之本源,其關系輕重,固天淵相懸也。
昔古靈贊禅師大悟後,欲報剃度師恩,多方啟迪。其師異之,令其為伊宣說。彼謂當設法座,令其師迎己升座禮拜,然後可說。其師依之,遂於言下大悟。使古靈不如此重法,其師不如此重得法之人,莫道不說,說亦只得文字知見而已,決不能一言之下,明白本心。
如上數則世、出世間,尊師重道的古德楷模,實可作我們今天修學佛法者的一面鏡子。我侪法身慧命,萬善道德,皆從師長邊生。善知識是長夜之明燈,迷途之向導,苦海之舟航,以故禅宗大德不辭勞累,千辛萬苦,登山涉水,遍參天下叢林知識,為的就是在善知識的指導下能發明心地,親見本來。既然善知識如此重要,而尊師重道還須大力提倡,親身體驗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