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祥和之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腦有個「左颞頂葉」區,主掌人們的正面情緒。此區愈活躍,就愈能感受祥和,有人稱它為「快樂中心」。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員戴維森,對修行多年的佛教徒做研究,發現他們擁有祥和寧靜之氣,就是這個「快樂中心」能經常保持良好的狀態。其實,不僅是修行人,大多數的人也都渴望內心擁有一片祥和,這個人人本具,不假外求的「快樂中心」,怎樣才能發揮功用呢?在此提供四種方法:

  第一、孝親感恩是祥和之道:一個人能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必能招致祥和。佛經將孝敬父母師長稱為「敬田」,與佛法僧三寶列為同等地位。能時時刻刻響應他人的善意與溫情的人,心中自然充滿柔和與善意,又何愁不能感應祥和之氣?

  第二、勤勞慈悲是祥和之道:經典中說,有兩種田是我們要勤於耕種的。一是敬田,二是憫恤孤苦貧窮之人的「悲田」。佛陀告訴弟子:勤於照顧窮苦貧病的人,功德與供養佛陀一樣。因此,律己勤懇精進,待人慈心悲憫,能夠招來祥和的磁場。

  第三、寬恕敦厚是祥和之道:明朝儒者王錫爵說:「忠恕為存心之本」。在佛教講,恕則是一種放下,當我們拒絕寬恕他人的錯誤,其實受到最大折磨的正是自己。你看,蛤蚌能包容跑進身體的砂粒,才有璀璨晶瑩的珍珠;假如我們也能以寬大的胸襟來包容異己,必定自己內心會先感受到溫柔敦厚的祥和之氣。

  第四、禮讓謙遜是祥和之道:有些人時常習慣「意氣之爭」或「據理力爭」,殊不知,你贏了理,卻輸了人情。一個人如果老是想為自己爭一口氣,不讓半步,不肯吃一點虧,必然無法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我們要想招感祥和,為人處事就要:多說好話、多一些禮貌、多一些謙虛、多一些讓步。

  祥和是一種美德,祥和是自尊尊他;祥和能帶來歡喜,祥和能帶來快樂。以上提供這四點意見,給想擁有寧靜之氣的人參考。

  第一、孝親感恩是祥和之道,

  第二、勤勞慈悲是祥和之道,

  第三、寬恕敦厚是祥和之道,

  第四、禮讓謙遜是祥和之道。

  還有一個就是心平氣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成功之路就有很大保障。因為,成功80%的因素來自於人際交往,心平氣和的和人交流會有益親和力。古人也說過,心平氣和千祥雲集。

 

上一篇:人間天:如珊瑚一般,留一段光鮮絢爛而又堅固美麗的傳奇
下一篇:淺談邪YIN的危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