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印祖故事:《淨土五經》廣流通,淨土法門立根本(85)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各宗祖師弘化,都選定本宗根本經典作為修持依據。自唐代善導大師以來,淨土宗教義大為完備,並由《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铠譯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和《佛說阿彌陀經》構成了淨土宗修行的主要經典世稱淨土三經。清末魏承貫居士取《普賢菩薩行願品》與淨土三經一起刻印流通,稱為《淨土四經》。

  其中《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流傳下來的只有五種譯本。印光大師指出:“無量壽經有五譯。初譯於後漢月支支婁迦谶,三卷,文繁,名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次譯於吳月支支謙,有二卷,名佛說阿彌陀經。以日誦之經,亦名佛說阿彌陀經,故外面加一大字以別之。又有趙宋王龍舒居士,會前二譯及第三譯,並第五趙宋譯,四部取要錄之,名大阿彌陀經。當時大興,後因蓮池大師指其有不依經文之失,從此便無人受持者。大藏內有此經,各流通處均不流通。有謂另有一種者,即此經也。第三譯,即佛說無量壽經二卷,現皆受持此經,即曹魏康(國名)僧铠譯。第四,即大寶積經,第十七無量壽如來會,此經王龍舒未見過,乃唐菩提流志譯。前有元魏名菩提留支,非唐人,世多將留支訛引之。第五譯,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法賢譯。原本二卷,以宋人以所譯經多為榮,故分兩卷,於絕不宜分處而分,今刻書本作一卷。就中無量壽如來會,文理俱好,而末後勸世之文未錄,故皆以康僧铠之無量壽經為准則焉。”

  魏承貫居士編輯《淨土四經》的時候,對無量壽經進行了刪削,又依其他譯本進行增益,印光大師認為“理雖有益,事實大錯,不可依從。”大師闡述:“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譯經論,皆非聊爾從事。故譯場之中,有主譯者、譯語者、證義者、潤文者,豈敢隨自心裁,傳布佛經。王龍舒《大彌陀經》,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雲棲以猶有不恰當處,故此後漸就湮沒。魏承貫之學識,不及龍舒,其自任過於龍舒。因人之跡以施功,故易為力。豈承貫超越龍舒之上耶?蓮池尚不流通王本,吾侪何敢流通魏本,以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及辟佛之流,謂佛經皆後人編造,初非真實從佛國譯來者。然此經、此論,若真修上士觀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觀之,則未得其益,先受其損。以徒效其改經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專精之行耳。觀機設教,對症發藥。教不契機,與藥不對症等耳。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贻下士之罪愆乎?”(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二)。有鑒於此,印光大師增編《淨土五經》,仍恢復用曹魏康僧铠原譯本。

  印光大師認為《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念佛最妙開示,早在民國六年(1917年),大師在與溫州周孟由居士的書信中就提出:“楞嚴五卷末,大勢至菩薩章,乃淨宗最上開示。只此一章,便可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豈有文長之畏哉。”可見,大師當時就有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列為淨土五經之一的想法。

  1931年,郭泰棣居士擬出資初次刻印大師所編《淨土五經》,請印光大師作序,辛未中秋日,大師為這個版本作序,1932年夏出版。郭輔庭在跋中說:“淨土四經坊間早有流通,今得印光法師加入勢至圓通章為行持模范,更覺信願行三,伊圓無缺。”

  1933年夏歷五月,大師增編並親自校對的《淨土五經》由弘化社初版印一萬部。內容包括:①佛說阿彌陀經;②佛說觀無量壽佛經;③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铠譯);④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⑤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藏版處:世界佛教居士林、弘化社、國光印書局。印刷處:國光印書局。流通處:世界佛教居士林、弘化社、功德林佛經流通處。從此,弘化社開始大規模流通《淨土五經》。

  淨土五經的選定意義重大,是近代淨土宗振興的一大成果,它重新明確了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铠譯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和佛說阿彌陀經的正依地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選入,充實了淨土法門的念佛方法。印光大師指出淨土五經“乃淨土法門之根本”。大師給弟子拜竹居士的信中說:“《淨土五經》,乃念佛法門之根本。當送通文理,有信心,能恭敬者。詳閱光二序一跋,即可知淨土法門之所以然。再閱此五經,則知其廣大高深,凡聖同歸矣。”

  大師的二序一跋是指1933年所作的《淨土五經重刊序》、1934年撰寫的《淨土五經後附華嚴經淨行品緣起序》、1936年撰寫的《淨土五經》跋。

  《淨土五經重刊序》闡述了淨土法門的緣起和五經的要義:

  “佛在摩竭提國靈鹫山中,說阿彌陀佛最初因地,棄國出家,發四十八願。又復久經長劫,依願修行。迨至福慧圓滿,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莊嚴,妙莫能名。十方諸佛鹹贊歎,十方菩薩與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業之凡夫,鹹得往生,等蒙攝受。是為《無量壽經》。

  “於摩竭提國王宮中,說淨業三福、十六妙觀。俾一切眾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則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眾生煩惱業海從心想生之義,便已彰明校著。果能深明此義,誰肯枉受輪回?末明九品生因,以期各修上品。是為《觀無量壽佛經》。

  “在捨衛國給孤園中,說淨土依正妙果令生信;勸諸聞者,應求往生以發願;復令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行三,為淨土法門之綱宗。具此三法,或畢生執持,已得一心;或臨終方聞,止稱十念,均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是為《阿彌陀經》。此三,乃專談淨土之經。而《阿彌陀經》,攝機尤普。以故禅、教、律各宗,鹹皆奉為日課焉。

  “諸大乘經,帶說淨土者,多難勝數。而《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故將此章,列於三經之後,而以《普賢行願品》殿之,以成淨土法門之一大緣起。令諸閱者,知此一法,大暢佛懷,較彼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者,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以故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

  《淨土五經後附華嚴經淨行品緣起序》闡明華嚴經淨行品與淨土宗的關系,作為淨業警策,深致力於日用雲為,悉使與如來無上覺道合。

  《淨土五經》跋以淨業三福攝戒、定、慧三學導歸於淨土: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無量壽佛經》,開示淨業三福:一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則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初、二多屬戒學,三則三學圓具。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故於《淨土五經》後,附《華嚴經•淨行品》,及《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以期淨業行者,於律儀戒之執身不作,進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離念、斷惑證真。然縱得定共、道共二種實益,猶當兢兢業業,執持律儀戒,以為自利利他、維持法道之軌范。則空解脫人,無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也。”

  附錄11:都攝六根念佛法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

  摘自:《印光法師的故事》作者:余池明

 

上一篇:仁清法師:無明業習是纏縛
下一篇:印祖故事:改過遷善禍變福,感佛慈悲唯至誠(86)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