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夫妻是最深遠的修行,家才是極好的道場!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夫妻就像兩扇門

  《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代表男女。陰陽也代表天地,陽為天,陰為地。

  在家庭天地裡,倫常關系就叫天地陰陽。

  日代表陽,月代表陰,日月合在一起為“明”,如果陰陽不合就不明。所以,夫妻陰陽和合才能明。

  這就是夫妻之道。

  兩扇大門,支撐一個門戶;

  男女兩人,組合一個家庭。

  《易經》:“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在一個家庭當中,男人是天,天行健,自強不息,所以男人要剛強,要有擔當。

  女人是地,地勢坤,厚德載物,所以女人要包容,要溫柔。女人越有德行,孩子越優秀,丈夫越成功。

  一個家庭男女各居其位,陰陽和合,家庭才會和諧溫馨,子女才會健康成長。

  兩扇門一樣大小,兩個人一樣平等;

  兩扇門各有各的門窩,兩個人各有各的觀點。

  男人如山,女人如水。

  山承接天之陽剛,水吸納地之靈氣。

  自古以來山水相依才能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青山綠水,山環水繞,山與水總是緊密相依的,山無水則不靈秀,水無山則不浩蕩。

  世界本就是這般神奇,萬事萬物只有陰陽和合才能天長地久。

  兩扇門只用一把鎖,門才鎖得牢;

  兩個人只有一條心,心才貼得緊。

  《易經》:“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男人為乾(天),主外,要領妻而不管妻;女人為坤(地),主內,要助夫而不累夫。

  男人領妻行道,女人助夫成德。真能達到這一點,就是陰陽平衡。

  兩扇門只能漆一種顏色,才好看;

  兩個人要擁有一張臉,才不會相互丟臉。

  男人要以身作則,而不是去管制妻子,這就是為天。

  天管地嗎?天不管,它以作榜樣為主。男人擔當家庭的脊梁,是陽光雨露,是永遠付出的。

  女人要隨遇而安,隨貧隨富,可高可低,如水能養育萬物,又不與萬物相爭。

  兩扇門開關時,會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

  兩個人長期相處,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時候。

  一個男人在家裡高高興,有很好的涵養,這叫天清;女人在家和和氣氣,不發脾氣,這叫地寧。

  地寧了,天才會清。男人的脾氣都是女人逼出來的。女人首先要做到地,男人才會做到天。

  天不清,頂多打打雷下下冰雹,地不寧就會地震,所以天不清對一個家庭是傷害,地不寧對一個家庭則是災難。

  兩扇門經過日曬雨淋會變形,這時候需要修理,使之重新吻合;

  兩個人經歷磨難時會有隔閡,這時候就要相互理解,才能雨過天晴。

  古人說:“各自責,則天清地寧;各相責,則天翻地覆。”

  夫妻相處久了,自身的一些弱點都會暴露出來,各自反省自責,互相磨合是正道,如果互相埋怨指責,則會日漸疏遠,甚至鬧得天翻地覆。

  遇到狂風暴雨,兩扇門要同時關上;

  碰到艱難困苦的事情,兩個人要一起努力。

  《易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男對女是愛憐,女對男是敬仰。

  夫妻是緣,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時時醒起,一顆感恩惜緣的心,將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無限歡喜。

  迎接貴客,要雙門洞開;

  發生重大事件,兩人要敞開心扉,共同商量。

  夫妻是最深遠的修行,家才是極好的道場。

  兩人之間要講情,越講情越濃;不要講理,理越講越分裂。

  夫妻之愛是需要經營的,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體貼,多一些溝通,才能幸福的相伴一生。

  夫妻間的交流幾乎每天都要進行,要注意說話的藝術,坦誠熱情地談話,遇事共同商量的態度。

  男人開左邊的門,外出掙錢;

  女人倚著右邊的門,在家守望。

  “婚姻”二字都是女旁。

  女人是家庭的風水。

  女人多事,男人無聲;女人不柔,家財不旺。

  妻子是丈夫的財星,如果女人能夠得到丈夫的尊重,快樂受寵,丈夫的財運事業運都會好,這叫“妻財”。

  門上貼的上聯是男人,下聯是女人,

  橫批是孩子。

  夫婦為人倫之始,造萬化之端。

  陰陽合天地氣順,夫婦和子孫必昌。

  污池之水,多生泥鳅黑魚;滄浪之水,偏生鲫魚;清水江流,能產金鱗之鯉。

 

上一篇:勸人戒色,讓你的戒色事半功倍!
下一篇:真正的善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