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如果不好好用功,自己欺騙自己,想要好高骛遠,那不能成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般若經》講:「於戒不急。不得名為緩。」緩是緩慢。「於乘不急。乃名為緩。」你的戒律、事相上沒有做好,這可以再精進、再用功;要是你對於教乘、教理搞不懂,那這是一個大問題,修行真的是盲修瞎練。

  你走路要有眼睛,學佛的人以般若為先導,六度以般若為最主要的,這是《大般若經》上講的戒,其他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些沒有做好那還情有可原,還可以再精進,因為你不明心;但是不明心終歸是不行的,不明了實相就不對。

  尤其是現代的學佛人想要簡單,佛法沒有那麼簡單,佛法之所以稱為佛法,有它高深的程度,不是我們隨隨便便就能夠入得了,縱然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能帶業往生,但是如果不好好用功,散漫、懈怠,就是祖師講的自欺,自己欺騙自己,想要好高骛遠,那不能成就。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講:「莫討便宜莫自欺。」因為念佛看起來很平常,看起來很簡單,學人總是輕視它,連蕅益大師都還輕視過淨土,他說他早年:「宗乘自負。妄謂持名。曲為中下。」他覺得淨土法門,是中下根人修的,他是上根,他要做宗門的法匠。當他生了一場病之後,才知道自己所學皆非,跟本使不上力。什麼叫輕視淨土?放逸、懈怠就是輕視;認為我這樣可以了,我聽懂了,不想學了,這就是自欺。所以很嚴格,佛法不簡單,我們說一些簡單的佛法,是為了接引初學,進來以後,要把真實相告訴你。

  《維摩诘經》講:「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以欲鉤牽,讓你進來佛門,不用再給你世間法,很多人又再給你世間法,叫你在有無對待裡面修,這是不正確的。真正圓教的修法,是先明心,再除習氣;其他通途的修法,是先除習氣,先把你的煩惱、貪、瞋、癡去掉,然後再一層層由初襌、二襌這樣上來,斷見思、破塵沙、最後破無明,才見性,天台四教「藏、通、別、圓」是這樣。但是到別教初地還不算是見性,塵沙煩惱是斷了,但無明沒破;圓教初住才算見性。圓教初住的斷證,可以算是別教初地,要到圓教才算見性,所以圓教的修行先開佛眼、先開智眼。

  天台家講的六即佛:理即佛,就是大家都具有佛性,不但人有,小貓小狗都有,理上說如是。名字即佛,你有沒有始覺?你知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你有沒有開圓解?開圓解這叫作名字即。再來才觀行即佛,觀行是照著做、照著修,最後才把習氣除掉,所以圓教名字位,他的知見跟佛知佛見完全一樣,甚至佛在經上講你供養一位會講經的人,等於供養如來,跟供佛的功德完全一樣,但是這個人不一定有修行,所以還是要修;為什麼禅宗會有悟後迷?就是他打開本來後不起修。

  從古到今悟後迷的人很多,為什麼說學禅不能成就?就是悟後又生迷,沒有保任的工夫,沒有繼續用功下去,所以在境界裡面迷惑。學淨土也是一樣,你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開了這個本來的智慧,就是我們講的見性。見性不難,見性就是識得自己本來面目,體會到了還要用功,還要修行。

  所以大乘圓教是這樣的修行方法,先開你的智眼、慧眼,然後叫你除習氣,這叫從根本修,以心為根本、佛性為根本。所以我常講,學大乘不是建立在小乘之上,小乘是所謂漸教的修法,先怎麼樣,再怎麼樣—漸教。那裡面所說的義理諸多相違,這是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宗密圭峰大師講的,他說小乘的義理多相違背,因為畢竟是漸次,不明心,若明心的話都沒有問題,法法融通,法法圓融。

  所以為什麼學佛不要先學儒?這從根本修,佛教的根本是《華嚴經》講的那一句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要是識得,佛教的根本就抓到了,抓到這個根本來修行,即是《楞嚴經》講的:「日劫相倍。」一日等於人家好幾百劫。菩薩要百劫修相好,這菩薩是小菩薩;大菩薩一念圓具,所謂眾生身相相亦然,就跟佛三十二相完全一樣,無二無別,我們本來就是這樣子。但是現在是迷,迷而不覺,你要悟本真心常住不滅,或是守本真心常住不滅,才能夠有這樣的受用,這樣才叫真修行人,真正在用功。

  因為通途的法門、通途的經教,就是教你要先修五戒十善;大乘不是說五戒十善不要,五戒十善若不要,連人身都不保,但是你要明心,更要往這個重點上面去發展,這叫「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叫「萬修萬人去」,淨土宗是這樣的。有一些人認為,只要我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就能夠往生,就很穩當;是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非常穩當可是你自己不穩,你有偷心—偷心未死,投機取巧,認為沒有關系我可以懈怠一點,佛會來救我。佛是會來救你,可是你執著得太嚴重,放不下、捨不掉,我們對這個色身,對這些人事物執迷得太深,捨不掉所以無法自在,不是佛不來接,不是祖師攝受力不夠,是我們拿傘把佛光擋起來,不願意被佛攝受。這把傘就是五蓋—財色名食睡,你著得太深了,就像傘蓋把佛光遮蓋住了,雖然佛平等放光,普照一切眾生,可是你不受照,就沒有辦法。

  所以學淨土明心最重要,念佛的時候不要壓念不起,不是說我把打妄想的時間減少,不打妄想時間刻意把它加長。南台守安大師講的:「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不是教你息心,以心除心,以法除法,這不究竟,是讓你知道,只緣無事可以想,都是虛妄的就無事可思量,你這樣才算有一點點基礎,有一點入門,修行有一個底子。縱然你能幾天不打妄想,你到達我們講的,最上流的社會,不是有錢人,不是有名氣,還有比這個更上流的,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定功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都不打妄想。一劫多長?我們人壽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是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一個中劫,四個中劫一個大劫。

  他可以入定八萬大劫,我們在這裡,一個小時不打妄想那算什麼,你可以像他一樣,八萬大劫都不打妄想,一旦定功失掉了,仍舊頂墮,爬得高摔得重。他以為他證無余涅盤,實際上連三界都未出;毀謗三寶墮阿鼻地獄,那種是世間禅定不了義,所以學佛不是叫你壓念不起。

 

上一篇:方海權:每個人應修行出莊嚴的相貌
下一篇:悟顯法師:在修功德的時候,不要夾雜染業在裡面,不要把修到的功德損掉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