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雲:『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值斯經者」:值是遇到的意思,斯經是指《無量壽經》:「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你想要求什麼都能得到。世間最難求的是成佛,連成佛都求得到,還有什麼東西求不到?所以,世間自在王如來跟法藏比丘講:「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志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求無上佛道都可以求得到,當然求世間、求人天、求聲聞的這些小果更可以求得到,但是我們不要去求這些會變化、會變滅,終不常住的東西。求這些會生滅、會變化的,等於是拿黃金去換一些沒有價值的東西,這是不值得的,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當求,什麼是不當求。
我們念佛、學佛最重要是了生死、出三界,對這個要勤求;對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會變化的要放下,對家親眷屬、情愛要放下。講到家親眷屬,也是一般人最放不下的、最罣礙的,因為有業力牽纏的關系,所以你會感覺不這樣做不行,沒有這樣的妄想不行,這就是罣礙。那麼你要求這些幸福美滿、名利財富,用《無量壽經》的功德來回向,也能得到,但是不究竟的。
我們學佛要依四依法,四依法裡面:「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我們講的心性之法,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了義就是世間會變化的。譬如說樂是壞苦,不曉得大家能不能體會到,你今天覺得一樣事情很快樂,出不了幾天,你的苦就來了,世間有一句話講:樂極生悲。《禮記》講:「傲不可長。樂不可極。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所以世間的樂,佛說是壞苦,會變壞的,這是佛方便說,再講究竟一點,那個樂的覺受是妄念、是妄想,就像吃了迷幻藥產生出的幻覺,或是被魔術給騙了,所以感覺有這個樂受。那苦受是不是真的呢?它也是壞苦。是誰給自己下的藥呢?是自己給自己下藥,所以有這個幻妄的苦受、樂受,在你的生活當中、見聞當中,自己魔惱自己,所以這個應該要放下。
很多人是因為世間很苦才學佛,看看這佛門能不能得樂,是可以得到。但是我們講,凡事要先耕耘再問收獲,佛教的先耕耘是:你要先放下煩惱習氣,要先消業障。拜佛、念佛能消嗎?要會拜、要會念,不要隨順貪瞋癡,也就是說貪瞋癡慢起來的時候,佛號要提得起來,慢心起來的時候,要禮佛。怎麼禮呢?趕快把慢心放下就是禮佛,貪心放下就是禮佛、就是見佛,因為貪心、瞋心都會障礙我們見佛。《華嚴經》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可以感召百萬的障門,障是業障,百萬的障門都打開了,業障全部都出現了。
所以修行、念佛能消業障,但是要會念、會拜,不光只在我們禮忏的時候,而是日用平常中,我們的起心動念,都要勤於覺察、反省。拜忏時全部身心身投覺地,拜下去是投於覺地。地代表的是覺悟,訓練我們的覺性—覺觀能力,這樣來拜忏非常好,天天拜都可以,這都是訓練,幫助我們道業增長。
相反的,如果只是磕大頭,心裡沒有恭敬心、沒有忏悔心,那拜忏會得一點小福報,但是當境界現前的時候,因為你的業障沒有消掉,就會被業障所轉,這就是會用功跟不會用功的差別。所以修行是從這上面去著眼,不是計較拜了多少佛、念了多少佛。念佛、拜佛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千萬不要以此作為增長自己傲慢的工具,拜佛拜得多是應該的,念佛念得多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