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當代密宗大德談發願求生淨土(1—3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按:淨土法門是整個佛法的核心與歸宿,是諸佛的果地秘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不論顯密頓漸,何宗何派,入門不同,但最後殊途同歸,都要以淨土為歸趣,所修任何功德都要發願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為究竟圓滿。當代密宗大德異口同聲,發願求生淨土,即為明證。以下開示以搜集材料的時間先後排序,與大德本人修為無關,請勿生分別。

  一、把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當作最主要的修行!

  堪布卡塔仁波切

  雖然有許多報身淨土,也有很多化身淨土(凡聖同居土),但除了極樂世界,一般人是不可能轉生那些淨土,你必須達到初地菩薩以上的果位才可以轉生這些淨土。一般人可以轉生的唯一淨土只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它是諸佛贊歎的一個淨土,沒有任何痛苦,沒有任何會阻擾開悟成佛的障礙,任何人虔誠的祈禱願生彼國皆可生於那裡。事實上,若有人虔誠的祈禱發願往生極樂國土,肯定會往生那裡。而且較其他國土更殊勝的是,一旦你生於極樂世界,直到你達成佛果,不需再生於其他非淨土。任何人生於極樂世界都成為一生補處菩薩,也就是在他們這一生之後立即成佛。每一個人生於極樂世界後一直留在那裡直至成佛。因此,極樂世界每一位皆是一生補處菩薩。

  記著這些應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理由,恰美仁波切說:“把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當作你最主要的修行,把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當作你的主要本尊。”

  二、 有了厭離心和欣願心,我們念佛號去淨土才能成就

  祈竹活佛《死亡過程和淨土修行》

  我們也知道平時持念佛號或咒語能往生淨土的法門,但這也並非我們所想象的“我只需要平時念念佛號,我死的時候就能去淨土”這麼簡單。

  比如要去極樂淨土,首先要對我們世間的福報不再留戀,對六道輪回裡的真實情況非常清楚而生起出離心,然後還需要我們內心有真正的願力——我們要真正的一心發願去極樂淨土!有了這兩點(厭離心和發願心),我們念佛號去淨土才能成就。

  如果我們平時只是常常去供養彌陀,雖然念佛也念得不少,好像看起來修行都還不錯,但如果我們心裡其實總是留戀輪回裡的事情,這樣的行者如同被綁住雙腳的小鳥一般,想飛卻飛不起來。這樣的人貌似修的是淨土法門,但心卻還在輪回裡打滾,其實是很難去得了淨土的。

  三、發願很重要,有願才往生

  達真堪布

  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阿彌陀佛曾經發過願,誰憶念他,誰能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這個願望不實現,他就不成佛。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已經成立了,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阿彌陀佛的願也全部實現了。

  但是我們沒有憶念阿彌陀佛,沒有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有時候也念阿彌陀佛,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都是假的。阿彌陀佛是真心真意的,我們不是真心實意的。如果我們深信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深信了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這麼好的世界,這麼好的導師,誰不向往啊?但是我們到現在還沒有深信,還在留戀娑婆世界,還在貪著這些。一旦身體有什麼不舒服了,就害怕了。這就說明了你不是真心的,你沒有深信。

  若是你真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真心想面見阿彌陀佛,你就不會怕死,而且對你來說,死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那樣你不是快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嗎?你不是快要到阿彌陀佛面前了嗎?還有什麼可怕的?但是現在,一說要死了,都害怕了。到雪域高原了,很多人都有反應,呼吸一困難,就害怕了。還是不捨得離開,還是留戀世間!說明出離心還是沒生起來,真正的願沒發出來。

  出離心是根本!到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你。但你不願意死,害怕死,你就走不了。阿彌陀佛也不能強迫你走!你真正生起出離心了,真正對輪回有甚深的體悟,知道輪回是苦海,是火坑,你還會留戀嗎?西方極樂世界特別好,連苦的名字都聽不到,那麼好的一個世界。都說想往生、願意往生,但是到臨終的時候都放不下。所以不是阿彌陀佛不接我們,而是我們不肯跟他走。我們的願要和佛的願相應才能往生。阿彌陀佛真心實意地接我們,我們真心實意地想去,這才是相應。

  我認為阿彌陀佛那邊沒問題,是我們這邊有問題。我們不是真心實意地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到關鍵的時候(臨終),放不下家和財產,放不下兒女和親朋好友,心裡貪戀的都是這些。你的心裡已經裝滿了娑婆世界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心門關得嚴嚴的,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成千上萬的菩薩與大乘比丘來迎接你的時候,怎麼能進到你的心裡呢?所以發願很重要啊!

  這些願不是很容易就能發出來的。如果沒有生起出離心,怎麼能真心實意地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不可能,到時候一定會留戀世間的。只要留戀了,就不是真心實意的(求往生);不是真心實意的,就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平時都覺得自己有願:“我也想去極樂世界啊!”你是想去,但你不是真心實意的想去。你想要到那邊,就必須要放下這邊。若是你放不下這邊,怎麼能去那邊呢?願很重要,若是不具備出離心的話,這個願是不會有的。

  其實阿彌陀佛主要強調的就是這個願:“只要念我,只要想到我的世界來,都能實現願望。”這幾個前提條件都是為了能夠發起這個願。

  我們現在每天都在發願:“我要為眾生成佛。”但是這個願心都是假的。你怎麼為眾生成佛?為眾生成佛首先要破除“我”,放下“我”,沒有“我”才能真正地為他人。有“我”就不能完全地為眾生,說為眾生也是假的,也是欺騙。若是真正發心、發願到位了,就沒問題了。這都是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沒有出離心怎麼能發菩提心?沒有出離心怎麼能回向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呢?所以我們的發心發願都有問題。

  佛是無欺的,佛從來不會欺騙眾生,這都是佛講的,佛經中有明確的說法。我們一定要相信,要深信!

  四、以願力得佛接引,用信心化解違緣

  達真堪布

  我們天天念《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發了很多願,最後發的願是,願所有的眾生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我們也跟隨普賢菩薩,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經常念蓮師心咒,有時候也念阿彌陀佛聖號或心咒。蓮花生大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是從阿彌陀佛的心間幻化出來的。阿彌陀佛為了救度末法時期的眾生,化現成蓮花生大士的形象,所以念蓮師就是念阿彌陀佛。金剛薩垛佛也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總體,一切壇城的主持。蓮花部的主尊是阿彌陀佛,他也是阿彌陀佛。其實諸佛菩薩都是一體的。認為他們是不同的,這就是我們這些凡夫的分別心。

  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阿彌陀佛發願接我們,是真心想接;我們發願去西方極樂世界,要真心想去。這兩個願力是往生淨土最重要的條件。

  阿彌陀佛是真心想接我們的,關鍵是我們是不是真心想去?如果真心想去,你肯定時時刻刻都發這個願,到臨終的時候也不會忘記。臨終的時候,你能夠想到阿彌陀佛,你能夠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能去。但是如果那個時候你想的不是極樂世界,而是家裡的瑣事,你的心和阿彌陀佛的心不相應,那誰也無法接引你。

  現在這些學佛人都給自己制造障礙,制造違緣。這是我們不能解脫、不能成就的最大的障礙和違緣。有一點點事情就動心了、退心了,這都是你自己的損失。信心不足,自己沒有智慧,又不相信別人,總是在這樣的狀態中,什麼也得不到。

  五、談發願的重要性

  益西彭措堪布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要性。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祖師在語錄上講:“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他老人家講了一個公案:郁頭藍弗生在水邊樹林下修行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要修成定時,都會被魚和鳥驚動。郁頭藍弗生起了嗔恨心,他就發了一個惡願:“我以後要做飛狸,到樹林裡吃這些鳥,到水裡吃這些魚。”後來他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轉生天上,活了八萬大劫,天報窮盡之後,就墮落為飛狸。果然惡願成熟,入到森林裡就吃鳥,入到水裡就吃魚。這樣一種和我們的佛性相違的惡願,都有這樣大的作用,八萬劫之後都能滿願,何況我們發稱合本性的善願呢?一定會隨願成熟!

  《神僧傳》裡記載,以前有個僧人,他在石頭佛像前開玩笑地發願:“如果我今生生死不了,願我來生做一個威武的大將軍。”他轉世果然做了一名大將軍。這樣開玩笑發的願都能實現,何況我們以至誠心發往生淨土的願呢?一定會圓滿的,絕對不空耗!

  《神僧傳》裡還有一則公案:過去有個僧人,通達很多經論,但所到之處遇不到一個向他求學的人。他感慨地說:“我一生就這樣度過嗎?”這時候旁邊的僧人跟他說:“你沒聽過‘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道理嗎?你有什麼積蓄,我幫你結緣。”這個僧人回答:“我沒有什麼其它積蓄,只有一塊布料。”旁邊的僧人說:“有一塊布料也可以。”然後就把布料賣出去,買回了一些食物,帶著他到森林中有很多鳥、蟲的地方,把食物撒在地上,同時教他發願。然後又囑咐他:“你二十年以後,才可以傳法。”這個僧人按照囑咐,二十年後才開始傳法,很多受他教化的弟子都是當年接受食物的鳥和蟲。這就是願力不可思議的地方,以他人的願都能攝受蟲、鳥等旁生,讓它們脫離惡趣轉生人道,何況我們從自己心裡發清淨大願,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呢?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看看上面的公案就知道,的確發願就能直接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了四十八種大願,由四十八願成就了佛果,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是救度眾生的大願。我們現在真切發求生淨土的願,正好和彌陀攝受我們的願相吻合,就可以往生極樂剎土。何況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心,絕對會攝受我們,所以我們應該祈禱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必定滿願。

  宋朝有一個人叫瑩珂,有酒就喝,毫無節制。後來他看了《往生傳》,心裡非常感動,就下決心念佛。他特意選了一間清淨房子,朝向西方,鋪設好座位,然後念佛。念了三天就有感應,夢見上師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要好好念佛。”瑩珂對阿彌陀佛說:“娑婆世界很濁惡,容易忘失正念,我只想快點往生淨土,承侍淨土聖眾。”上師阿彌陀佛安慰他:“你的心願既然如此,我在三天後來接你。”過了三天,瑩珂就叫大眾念誦《阿彌陀經》,不久,他突然說:“阿彌陀佛和清淨大海眾都來了!”然後就安然地往生淨土。如果我們的發願力越來越增強,越來越堅固,那麼往生淨土就會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發願非常重要。

  唐朝的懷玉禅師精進修持淨業,在天寶元年六月九號這一天,他見到佛菩薩周遍虛空,有恆河沙數那麼多。有一個人舉著銀色蓮台來接他,懷玉憚師就說:“我一生精進念佛,我的志願是取上品金台,為什麼不是金台來接我?”剛說完,銀台就隱沒不現。之後,懷玉更加精進用功。二十一天後,又見佛菩薩遍滿虛空,而且看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全身都是紫金色光明。佛菩薩一起駕著金台來迎接他,懷玉禅師含笑往生淨土。

  還有藏地喬美仁波切,不但他老人家自己,連他的母親也是帶著肉身直接飛往極樂剎土,非常稀奇!喬美仁波切在他的傳記裡說:“如果我不能把今生的母親帶到極樂世界,喬美就是吃自己的不淨物。”這樣以不可思議的大願加被自己的母親,最後他的母親也跟他一起肉身直接飛往極樂世界,非常不可思議!這也是願力很清淨、很殊勝、很堅固,以猛利發願的功德而實現的。

  晉朝的慧遠大師與東林高賢123人結社念佛,發願往生淨土,後來全部往生。其中有一位劉遺民居士。他在廬山自己修了一間禅房,精進修行淨土。有一天他在念佛時,見到了上師阿彌陀佛,以白毫光照著他的身體,而且垂手表示安慰和接引。這時候,劉遺民就問:“佛能不能給我摸頂並以衣服覆蓋我的身體?”剛說完,上師阿彌陀佛就給他摸頂,又拿袈裟披在他身上。

  我們由這些公案就知道,阿彌陀佛對眾生有不可思議的慈悲,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凡是具足信願的人,都直接度化,直接接引往生淨土。想早點往生,就讓他早點往生;想得金台,就換金台來接引;想以手摸頂,就以手作摸頂;想以袈裟覆體,就以袈裟覆體。佛既然慈悲攝受一切眾生,不可能不慈悲攝受我;佛既然可以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不可能不滿足我的心願。如果我們能真切發願,信心一定在裡面,信願如是真實,自然發起求生淨土的修行,這樣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百分之百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上面講了“信願”二字的含義,只要發起堅定的信心,特別相信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殊勝功德,自己從內心希求往生淨土,就能很快往生極樂世界。《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修行人必須求生淨土,才能了脫生死、圓滿菩提,否則難出三界、難逃輪回!所以,大家要下功夫,要精進,不能散亂,要好好把自己的心用在念佛求生淨土上,來安住修淨土的功德。

  大勢至菩薩的應化身印光大師說得好:“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淨土法門是如來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上中下根皆能得益,一切法界眾生均當修習,上至等覺菩薩,下至販夫走卒,只要肯信願念佛,一律都能借仗佛力救拔,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一生成就的最高超最玄妙最不可思議的無上大法!

  普願法界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六、這麼多剎土,為何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呢?

  索達吉堪布

  一般來說,只有登地的聖者才能往生報身剎土,我們這樣的凡夫人無法往生報身剎土。化身剎土雖然容易往生,但許多化身剎土五濁泛濫、器情衰敗,有些化身剎土雖然很清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沒有往生的必要。相比之下,極樂世界既清淨又容易往生,實為凡夫修行人最好的選擇,所以大家應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以彌勒菩薩所居住的兜率天而言,這是一個化身剎土,只要守持清淨戒律、祈禱彌勒菩薩,死後就可以轉生到那裡。在藏地,格魯派的很多大德和傳承弟子都發願往生兜率天。但兜率天照樣有生死之苦,所以並非十全十美。喬美仁波切最初就是發願往生兜率天的,他曾在七年中念《彌勒發願文》,後來他覺得天界依然有生死之苦,於是轉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蓮花生大士的剎土也是化身剎土,祈禱蓮師可以往生到那裡,但那裡也有生死之苦。喬美仁波切也曾經發願往生蓮師剎土,後來也改變了。他說過:“我肯定能往生蓮師剎土,但一方面,自己害怕生老病死;另一方面,如果是信心特別大的人,到那裡後當然能見到清淨相的蓮師,蓮師也會賜予灌頂、傳授竅訣,自己會在持明者的行列中享受無量的法樂,但如果是信心不大的人,到了那裡看到的都是羅剎,蓮師也現為羅剎王相,不僅生不起信心,反而可能生邪見、造惡業。而極樂世界既容易往生,也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更不會造惡業墮落,所以我選擇了往生極樂世界。”

  的確如此,一想到生老病死的痛苦,選擇往生其他剎土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像喬美仁波切那樣的成就者都忍受不了生老病死之苦,我們這樣的凡夫就更難以忍受了。有時候我們的身體稍微有一點痛苦,自己那時是什麼樣的感受,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清楚。

  作為希求解脫的人,大家千萬不能毀謗淨土、密法等甚深法門,如果有懷疑只能說明自己的智慧不夠,此時一定要廣泛聞思教理,多與智者們交流,這樣就能摒除懷疑和邪見,樹立真正的信心。到了那時,念佛、修密法就非常容易了。

  人生非常短暫,人人都要抓緊時間修行。在座很多人以前發過念佛的願,有些是在法王面前發的願,有些是法王圓寂後發的願,學院每年極樂法會也要求完成三十萬遍阿彌陀佛心咒,這些念誦都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因,希望各位道友盡早完成。前面也說了,僅靠自力寸步難行,兼借他力則容易成功,現在我們依靠修持四因之力(自力)和阿彌陀佛的願力(他力),往生極樂世界應該不難,大家要好好努力!

  七、徹底放下一切,求生極樂世界

  索達吉堪布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往生極樂世界!

  無解輪回海,如罪犯脫獄,

  願義無反顧,趨往極樂剎。

  無始以來,眾生沉淪於無有解脫的輪回大海,願我們像罪犯越獄一樣義無反顧地捨棄輪回苦海、前往極樂世界。

  對於解脫來說,世間的財色名利是極大的障礙,大家應當看破這一切。怎樣才能看破呢?要以智慧進行分析:我所貪執的任何法到底有沒有實義?如果自己沒有分析的智慧,可以多翻閱一些高僧大德的教言。這樣逐漸就會明白:世間其實沒什麼可貪執的,只不過自己的心迷亂了,所以對虛妄的外境產生了錯誤認知。如是了知萬法皆妄後,自然會消除一切貪執。

  在頌詞中,喬美仁波切用“無解”來形容輪回,強調輪回難以解脫。輪回猶如鯨魚所居的大海一樣恐怖,無始以來眾生沉溺其中感受了無量的痛苦,現在我們這些惡業深重的眾生應該醒悟了,要像罪犯逃離牢獄一樣出離輪回,義無反顧地趨向極樂世界。這就是我們所強調的發願內容。

  每個人都要經常想到,世間的房宅、財物、親友等任何對境都不值得貪戀,如果平時對此有深刻的認識,臨終時就能做到不貪戀一切。

  在一切貪執中,人與人之間的貪戀是往生的最大障礙,所以生前一定要放下這些。世間人非常可憐,因為沒有受過佛法的教育,所以他們一直覺得:親人肯定是應該貪執的,不貪執親人怎麼行?我一定要抓緊他們!在這種想法驅使下,他們一直用執著的“獠牙”緊緊咬住親人,始終不肯放下,甚至到死都不肯松口,還死死咬著對方。其實這對自他都沒有利益,一方面自己沒辦法解脫,同時也會給別人帶來痛苦。

  由於畏懼刑罰、牢獄的痛苦,逃脫死牢的囚犯根本不願回頭看一眼,同樣,想到輪回中的種種過患,求解脫者也不願意再留戀輪回。真正觀察起來,三界輪回實在是太可怕了!沒有任何可貪執的,所以明哲之士理當徹底放下一切,求生淨土。

  《淨土聖賢錄》中說,清代有一個老太太,她一心念佛,最終往生到了淨土。以前她雖然念佛,但對親人和家務還是很耽著的,後來有一位法師對她開示:“念佛欲求一心,應拔去愛根,放下一切。”從此她依教奉行,遇事便以“百不管”推掉,久而久之人們都稱她為“百不管”。我想:如果人人都像她那樣專心念佛,求生淨土,不耽著世間瑣事,那該多好啊!

  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裡有一則比喻:往生極樂世界時,對一切都不要貪戀,應像從網中解脫出來的老鷹一樣,義無反顧地沖向天空。臨死時,我們很可能貪著“我的親人”、“我的房屋”、“我的資具”等等,如果出現了這些念頭,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貪戀任何事物,要全部放棄!

  八、索達吉堪布關於極樂世界的答疑

  問:死後被超度到極樂世界的眾生,生前都發過願嗎?

  答:一般來講都發過願。即使有些沒有發過,但以他自身的福德力、與上師之間的因緣力,再加上上師不可思議的悲願及加持力,可強力將其超度至極樂世界。

  問:不學空性,能否往生呢?

  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歷史上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從來沒有學過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門都往生了!這主要是與阿彌陀佛的願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關。

  問:一個人要往生,若有親人攔阻,怎麼辦?

  答:進入中陰時,若有正見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來勸阻:“我是你的某某親友,你不能去啊!”“你應該考慮我們的痛苦,回來啊!”此時應想:這是我往生的一種障礙,不能聽他們的!然後就勇往直前。

  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裡有一則比喻:往生極樂世界時,對一切都不要貪戀,應像從網中解脫出來的老鷹一樣,義無反顧地沖向天空。

  問:人在臨死之前,還需要有哪些准備?

  答:如果有一些財產,則應盡量捨棄,比如用來供養僧眾、供養三寶等;倘若實在來不及,就從內心裡放棄,這也很重要!

  有些阿彌陀佛的修法要訣中說:我們在臨終時,裡裡外外的死相已經出現,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了,那時候不要執著任何財產,也不要執著這樣那樣的東西,假如來不及捨棄,就在心裡想:“我從無始以來於輪回中一直流轉,今生終於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捨棄對眷屬、財產的貪戀,唯一希求往生。”

  這就是上師們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臨死時,我們很可能貪著“我的親人”、“我的房屋”、“我的資具”等等,如果出現了這些念頭,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貪戀任何事物,要全部放棄!

  現在所學的教言,有些可能用在臨終時,有些用在中陰時,不論是臨終還是中陰,大家都要盡量憶念這些教言,並實際起用,這是相當重要的!

  問:有些人破斥帶業往生,說應該消業才能往生,帶業往生違背因果。

  答:帶業應該可以往生。為什麼呢?因為即使你已得菩薩位,相續中還是有業,至少所知障尚未斷盡。因此,帶業往生是成立的。

  問:與東方琉璃世界、兜率天、蓮師剎土相比,極樂世界是否有超勝之處?

  答:從教證來看,對於極樂世界,佛經中確有“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可獲得往生”的字句,但對兜率天、蓮師剎土、琉璃世界等剎土,佛經中並沒有明確記載。

  從器世界來講,有些剎土不如極樂世界那樣莊嚴,蓮師剎土在某些持明者面前有顯現,但從外觀上看,那裡就是一個羅剎世界;兜率天仍屬三界中的欲界天,雖有彌勒菩薩等清淨聖眾,但也住有一些不清淨眾生;東方琉璃世界雖然功德很大,也與極樂世界同樣莊嚴,但要往生彼剎土特別困難。

  所以,歷來高僧大德所推崇的,多是極樂世界。

  問:法王如意寶以大圓滿教主身份,弘揚淨土法門的密意何在?

  答:淨土法門出自了義的大乘經典,不管密宗還是顯宗,都奉之為殊勝修法。作為利生廣大的大菩薩,弘揚淨土法門,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法王在做自己家(極樂世界)的事,此舉實屬情理之中。

  雖然法王已是大圓滿教主,但法王自己也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從他老人家發願到往生之間,一直強調並弘揚淨土法門。不僅如此,法王還培養了無數高僧大德,也都在國內外勵力弘揚淨土法門。

  九、如何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希阿榮博堪布

  今天是藏歷十二月十五日,也是阿彌陀佛的節日。在這個吉祥的日子裡,我想給大家念誦《極樂願文》和《上師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的傳承。《極樂願文》的作者是藏地的大成就者恰美仁波切,恰美仁波切一生通達大乘顯密教典,諸佛密義全部了然於心,但是恰美仁波切專志於淨土法門,最後以大神通力不捨肉身並攜帶眷屬、家犬等直接飛往極樂剎土。

  《上師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是蓮師當年為悲憫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而留下的伏藏法,蓮師的功德我不必多說。多年前此法依蓮師授記由法王如意寶的上一世列繞朗巴大師取出,現在也已由法王如意寶在漢、藏等地廣泛弘揚。法王如意寶也因為他的無量悲心與廣大的利生事業,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偉大的上師。法王這一世,在密法方面廣弘無上大圓滿法,在顯宗方面則以淨土法門為主,並且法王自己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五明佛學院每年在藏歷九月天降日召開極樂法會。在第一次法王主持的極樂法會上,從西藏、青海和四川等地來的藏、漢信眾多達四十余萬,法會期間法王曾意味深長地對信眾們講道:“你們一生中所造的惡業不少,今生更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永脫苦難,凡與我結過緣的人,因信願不足或業障過重,今生未能如願往生,無論下一世你們轉生到哪一道中,我都將化身到你們身邊,度化你們,直到你們往生極樂世界為止。”聽到法王的教言,在場的幾十萬弟子無不落淚。

  法王如意寶還曾經講過:供養他錢財不是與他結緣,修持他所傳承下來的法才是真正地與他結緣。法王希望所有弟子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能圓滿念誦“南無阿彌陀佛”聖號一百萬遍(藏音:炯丹迪得因夏巴,札炯巴央達巴,作波桑吉,滾波奧華德美巴拉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奧。漢譯:皈依、頂禮、供養世尊、善逝、出有壞、圓滿、正等覺、怙主無量光佛)。

  依據佛陀親自宣說的經典和祖師們的教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足四種因和斷除兩種障礙。四種因:第一是憶念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功德,並生起不退的信心。第二生起菩提心。第三念佛積累資糧。第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並回向功德。具足了這四種因,一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需要斷除的兩種障礙:一是犯下五無間罪,二是犯下誹謗正法罪。五無間罪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和破和合僧。殺害自己的父母等,一般有良知的人不會做,但有些不如法的行為(包括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惡業)會成為近五無間罪,這在《極樂願文》中寫得很清楚,如果有,要至誠忏悔。

  與五無間罪相比,誹謗正法罪很容易在有意無意間違犯,所以一定要注意。大、小乘中所有的顯密佛法全部是佛陀為利益眾生而宣講的無偽善說,如果誹謗其中任一教法或者認為佛法中這一教法殊勝、那一教法低劣等,就構成了誹謗正法罪,因為佛法是諸佛與聖者們所宣說的,所以誹謗佛法,也就誹謗了佛陀與僧眾。如果造下了這樣的惡業,不真心忏悔,下一世不用說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人身都很難得到,果報不可思議。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現在有的在家人隨意評論和誹謗出家人,作為一個學佛人這是很不如法的。釋迦牟尼佛曾經講過,每四個出家人當中就有一個是佛的化現。所以在出家人中誰是聖者、誰是凡夫我們根本無法判斷。有的人講,這個出家人的行為不如法,對佛法的損害很大。出家人有這樣的顯現,絕不是佛法的問題。雖然他有這樣的顯現,但我們依然無法判斷;既然無法判斷,那就不要誹謗。因為誹謗出家人的果報實在是太大了。你如果認為某個出家人的行為不如法或者對這個出家人沒有信心,可以不去拜見、不去供養,但記住不能誹謗。

  佛法包括教法與證法,高僧大德們心中內證的是證法,為眾生宣講的是教法。如果誹謗為利益眾生正在廣轉法輪的高僧大德也就是誹謗佛法。佛陀圓寂前也曾對阿難講道:“阿難莫悲傷,我於未來時,化現善知識,利益汝等眾。”看到佛陀的這些教言,有過這樣行為的人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從現在就要馬上斷除誹謗高僧大德的行為,好好忏悔,否則會斷送自己的解脫之路。如果誹謗的是一個佛菩薩的話,依據《極樂願文》等經論的教言,業障和因果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大家今後都不要去評論別人,否則會傷害到我們自己。除以上所講的兩個往生的障礙,還有就是已經進入密乘的弟子不能破密乘根本戒。破了密乘根本戒,沒有忏悔清淨前也是不能往生的。

  具足了往生的四種因並且斷除了障礙往生的過失,不論是成就的聖者還是普通的凡夫,都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發下的廣大願力,也是傳承上師特別是法王如意寶通過他們的修持為我們做出的印證。關於極樂世界的功德,我們以前已經講了很多次,在漢傳佛教的《淨土五經》和藏傳佛教的《淨土教言》等經論中都有詳盡的宣講,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地修持。

  我是五明佛學院一名普普通通的堪布。我雖然是一個凡夫,但今天給大家傳承的法都是法王如意寶傳給我的。法王是真正的聖者,我在法王如意寶的座下聽聞了二十一年的佛法,所以今天在這裡可以給大家講一講,但在修行方面應該和大家沒什麼區別。有時候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我會常常想,自己這一世雖然沒有造下殺生、誹謗佛法等等這樣的惡業,但一個凡夫平時肯定會有許多的過失,如果在明天早上我沒有醒來,也許沒有把握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師徒要一起努力修持,共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發願往生後,要常常憶念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因為常常觀想,在自己突然遇到危險時,就能夠想起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這樣經過長時間的修持,會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最後在臨終的時候,也會想起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最終往生極樂世界。

  十、 往生極樂世界的利益

  希阿榮博堪布

  法王這一世為信眾們宣講了浩如煙海的顯密佛法,他老人家生前最大的心願是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從痛苦的輪回中得到解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曾對弟子們講過,他不僅自己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希望所有的弟子都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法王還曾經開玩笑地對弟子們講道:“我會在極樂世界沏好奶茶等著你們。”

  我們為什麼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呢?因為根據佛經的授記,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與我們南瞻部洲的眾生有很深的因緣,而且到了極樂世界以後經過七天的修行就可以成佛。成佛後,可以任運地度化眾生。

  根據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言,極樂世界可以說最為適合眾生的根基。我們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生起菩提心、回向功德、發願往生,並且斷除了誹謗佛法與五無間罪,就一定會往生。一旦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將永遠從痛苦的輪回中得到解脫,並在阿彌陀佛的授記加持下,很快成就佛果,實現自利利他的心願,這是阿彌陀佛的悲心與願力所致。與極樂世界相比,其他佛菩薩的淨土雖然肯定也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但由於往昔的因緣與願力不同,有的淨土是要成就一地菩薩以上果位後才能往生,有的淨土因為凡夫障深執重,雖然能夠前往,但卻無法現量看到,比如文殊菩薩的聖地五台山、普賢菩薩的聖地峨嵋山等等。我們現在處在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佛法的違緣眾多,順緣很少,所以往生極樂淨土是我們最好的選擇。我也真心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往生極樂世界後,就可以隨願前往所有佛菩薩的淨土,拜見無量諸佛菩薩,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

  世間的一切真的很無常,但不管世事如何改變,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法王的教言,精進修行,弘法利生,並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最能讓法王歡喜的事。

  最後,我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對法王與阿彌陀佛生起不退的信心,在法王如意寶與阿彌陀佛的加持下,最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十一、我們為什麼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希阿榮博堪布

  問:為了和我一樣飽受煩惱惡業折磨的如母有情,我為什麼不發願繼續在娑婆世界積累資糧護持佛法呢?雖然可能會風險高,但是這卻是佛陀教導我們的道理啊。

  答:繼續在娑婆世界(積累資糧護持佛法),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菩薩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出於悲心,乘願力、神通入輪回救度眾生;一種是凡夫循業流轉,因業力牽引不得出輪回。如果是自己已解脫了煩惱束縛,有能力跳出輪回,而由於悲心仍然發願在娑婆世界積累資糧、護持佛法,那是菩薩的願行,我由衷地贊歎隨喜。如果自己還沒有解脫煩惱,也不發願往生,完全是因為業力而流轉輪回,自己的煩惱惡業都還沒辦法清淨,又怎麼去教別人有效地對治煩惱?學佛不是純粹的搞學問,就算佛學知識豐富,知道去除煩惱的整套方法,但自己若沒有實踐、親證,是很難指導、幫助別人的,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下深淵救人,人救不了,自己還需要救援,因為不谙水性,甚至可能把別人往深水裡拖。

  流轉輪回絕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樣簡單有趣。今生為人,來世不一定能繼續做人,很容易墮落到三惡道中。一旦投生惡道,想積累資糧、斷惡行善就非常困難了。餓鬼道、地獄道不用說,我們現量可見的旁生道中,絕大部分旁生都是以殺生度日的,像海洋中有的大魚一頓飯要吃掉幾噸小魚,小魚一頓要吃掉無數的浮游生物。一個個都是殺業累累、遞償宿債。即使福報淺薄的只能投生到永遠見不到亮光、冰冷漆黑的海洋深處,或者炙熱的火山熔漿裡,無時無刻不遭受冰火的酷刑,這些旁生仍然只是醉心於彼此爭斗殺害,你死我活,心相續中滿是貪婪、嗔恨。它們生來如此,別無選擇。相比之下,做人實在太幸運了,因為人即使再窮困潦倒、再走投無路,也還是可以選擇不殺生、不造惡業,而仍能活命。

  投生人道也並非像有些佛子以為的那樣,輕易就能憶起宿命,在前世修行的基礎上繼續今生的修行,積累資糧。菩薩尚有隔陰之迷,我們凡夫經過十月住胎的劇烈痛苦,基本都會把前世忘干淨。況且投生人道有可能投生到邊地、業際顛倒之處,或感得喑啞殘缺之身等,總之,要想再具足暇滿人身修學佛法,萬難萬難!

  佛陀教我們發願往生極樂淨土,就是因為大多數眾生不能在一世之內通過修行盡除煩惱,斷惑證真,所以要往生淨土,出輪回,證不退轉(八地菩薩),迅速圓滿佛果。在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授記的菩薩,都能於須臾間前往無量佛世界,恭敬供養諸佛,迅速積累福慧資糧;都能化身無數百俱胝,以慈悲善巧救度無邊無際的有情眾生。

  認為發菩提心就是發願流轉輪回救度眾生,可以說是對菩提心的一種誤讀。佛陀教導我們發菩提心,是為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而發願證得佛果。願菩提心有三種:國王般的發心、船夫般的發心、牧童般的發心,這三種發心雖有差別,但都發願圓滿覺悟、證得佛果,沒有哪一種發心是立志循業流轉三界的。佛經有雲:“若自有縛,能解他縛,無有是處。”“自未得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大乘佛子發願在娑婆世界積累資糧、護持佛法、救度如母有情,這很好,但自己先要努力解脫煩惱,才能給眾生切實帶來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堪布關於《普賢行願品》開示:

  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發願,發願時,不要為了個人的世間安樂和個人的解脫而發願,我們作為一個大乘佛子,一定要發願為了一切眾生的解脫和成就今後精進地修持佛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為什麼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呢?因為根據佛經的授記,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與我們南瞻部洲的眾生有很深的因緣,而且到了極樂世界以後經過七天的修行就可以成佛。成佛後,可以任運地度化眾生。

  十二、 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法王晉美彭措

  “奉勸每一位有緣弟子,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我們將獲得無礙的辯才和究竟圓滿的智慧,然後再入此娑婆以度化眾生,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佛陀所顯現的幻化無量無邊,所教化的剎土也紛然呈現。然而在即生當中,大多數人最感緣近的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在他們的心念當中,也會時常憶念極樂世界的種種美妙莊嚴。依佛經記載,極樂世界屬於化身剎土,比較容易往生。華智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也都曾贊歎過西方極樂世界和東方現喜剎土的種種功德(東方現喜剎土乃是東方不動佛之清淨剎土,距娑婆世界十萬億國土,眾生壽命十萬劫。那裡雖然有男人、女人,但人們卻不受貪心和嗔心的惱害,功德不可思議。然而在諸多經續中,卻並未闡明需要具備何種因緣才能順利往生到那裡。不過,在我們憶念東方不動佛的時候,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就會播下往生其剎土的種子)。雖然從究竟意義上講,東方不動佛與阿彌陀佛並無差別,但無論依靠我個人的分別念來判斷,還是就經論當中的文字方面進行觀察,我仍然認為其剎土的莊嚴殊妙,似乎不能與極樂世界相提並論。

  至於極樂世界有無凡夫,各大祖師則眾說紛纭、莫衷一是。竹慶仁波切認為極樂世界有凡夫存在,而喬美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對此則持否定態度。麥彭仁波切是這樣解釋的:普通凡夫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通過阿彌陀佛的無上加持,立即就會成為登地的聖者。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以及各位祖師大德的究竟密意,我們都應予以高度重視,並應通過精勤聞思去深入理解。萬萬不可依靠凡夫的分別念妄加揣測、隨意評價,以免由此造下無邊罪業,為自己往生西方設置障礙。

  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中開示,如若沒有造下謗法罪和五無間罪,又具足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意樂等這四大因,一般人都能順利往生到那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總而言之,我在此希望大家一心一意觀想阿彌陀佛,日夜祈禱,共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假如能如此行持的話,無論今生或來世,我們都會沉浸在無邊的快樂當中。正如前輩大德在金剛道歌中所吟唱的那樣:具足菩提心的人今生可以得到快樂,來世也能往生西方,不會被痛苦糾纏!一想到這裡,我就不禁心生歡喜!如今,雖然我這個四大假合的色身已經年老體衰、羸弱不堪,但一想到往生淨土仍然禁不住要唱起悅耳的金剛歌,跳起歡快、優美的金剛舞……

  現在,世間眾生所造的惡業堆積如山,無論何時何地,眾生都不可能得到片刻安樂。當我們對此憑借著自己的頭腦加以思考和抉擇時,又怎能不生起厭離之心?!

  在此末法時期,無論就外在的器情世界,還是就眾生種種不堪入目的顯現而言,均可謂剛強難化。因此希望大家能夠樹起正見,深切思維,認真取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便維護佛法的總體形象。

  每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內心時,我們就會發現,屢屢湧現出來的,多是難以克制的諸多煩惱,真正的善念實乃少而又少。即便偶爾生起將心識轉向佛法的念頭,那好不容易才生起的善念也總是一閃即逝、力有不逮。如果我們再轉而觀察人生的各種因緣,便會發現,即使自己誠心誠意地祈禱上師三寶,無意中也會遭遇眾多違緣,本身的壽命也如同草尖上的露珠一樣短暫無常,這些都會令我們心灰意冷。由此,我們才可以深切體會出高際必墮,積聚必散,有生必有死,有興必有衰的深刻道理。並進而認識到世間的所有法則、輪回中的一切顯現都是如此的不可依靠。因此,只有發願從輪回當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擺脫痛苦的捆縛,得到究竟的利益。

  在我們賴以棲身的這個輪回大海中,到處都充滿了痛苦,所以具有智慧的人一定要仔細取捨因果,精進修持正法,以便將來弘法利生時能引導眾生共同脫離苦海。要知道,以我們現在的凡夫境界要想度化眾生,那是極為困難的。所以,我在此奉勸每一位有緣弟子,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我們將獲得無礙的辯才和究竟圓滿的智慧,然後再入此娑婆以度化眾生,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據佛經記載:西方極樂世界乃清淨剎土,其殊妙功德不可思議。因此,我們首先應當捨棄自己的天靈蓋——發願放棄今生,了脫輪回,力爭往生西方淨土。

  我可以坦誠地講一句,無論五濁惡世的滾滾濁流有多麼喧囂,眾生有多麼貪婪與愚癡,只要有人還在行持善法,還在精進聞思,還在清淨的地方不怕孤獨與寂寞地迅猛修行,我本人就永遠不會遠離他們!因為我要盡到我作為一個上師的基本責任,特別是在當前這樣一個顛倒混亂的群魔亂舞的時代。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諾言——我自己以及所有眷屬都會在西方極樂世界裡相見!

  ——晉美彭措《智悲精滴》之發願往生(索達吉堪布譯)

  十三、密宗的傳承弟子都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法王晉美彭措傳講《百業經》摘錄

  “發願很重要,願力不可思議。密宗的傳承弟子都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發《普賢行願品》裡的願。這樣,往生極樂世界非常殊勝容易,以後度眾生也方便。在此有許多教證,不再贅述。”(《寶光天子》)

  “無始以來我們肯定造了惡業,故我們應當猛厲忏悔。消盡惡業的方法有四種:一是發起一個度化眾生的無畏菩提心,可以消盡業障;二是入無上大圓滿的境界,證悟等淨之實相,無有輪回、涅盤取捨,可以消盡業障;三是具足四對治力,修持金剛薩埵,忏悔無始以來之業障;四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後業障可以消盡。欲忏清罪業,當以此四竅訣勤修。”(《干布國王》)

  “在座的各位,可能我們曾一起於迦葉佛前或其他佛前共同發過願,才有今天我們共同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戒,現在我們再共同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能在一起共同谛聽佛法,受持佛法,共享法樂,肯定前世我們有共同的願力。”(索達吉堪布按:我本人認為大家共同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重要。如今法王如意寶及其眷屬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若有一個人不這樣發願,以後墮落也很難說。我們現在能一起共在一位上師的座下聞法,共繞一個壇城,共飲一溪水,共住喇榮溝,共同上課,共同下課,共同聆聽妙法等等,皆是往昔的願力所致。我本人也很珍惜現在的法緣,如此公案中以前是五百眷屬,現在又是,他們也是生生世世在一起的。我們也是這樣,今生幾千人在這裡共同聽聞妙法,來世願在極樂世界共享法樂。)(《兩位仙人》)

  “這裡大家尤其應該注意的是:一個修行人,無論耳聞目睹到世間什麼樣的榮華富貴、奢侈享樂,都不能生貪執羨慕之心,更不能這樣發願,如發願做巨富、天人等,發這些有漏的願都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出家人一邊做無漏的功德,一邊回向發願,願很容易成熟。這樣以無漏的功德,實現了一個有漏的心願,豈不太可惜了嗎?我們在座的各位,應該共同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的大恩金剛上師托嘎如意寶等諸多傳承上師都往生了極樂世界,他老人家得到菩提金剛授記後,一心一意猛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沒有發其他的願。我們還可以依據《普賢行願品》、《大圓滿願詞》而發願,不能發、更不要發世間有漏不究竟的無利自他的願。不要象這位琴師一樣貪圖享樂,帝釋天怎樣都勸不動他去拜見世尊。今生我們藉往昔的福德,幸遇如此殊勝的妙法甘露,得到一些無漏的功德,我們一定要發願以此功德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雖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全知麥彭仁波切曾教言:‘我們凡夫以信願肯定能往生!’往生極樂世界後,再來度化眾生也很方便,對自他利益極大。應該把我們聽聞、宣講《百業經》的功德,回向我及一切有情無間往生極樂世界。以此短暫的人生所積的一切功德,願我們生生世世不離上師三寶,同生極樂國。”(《極賢》)

  “現在聚在一起共同聞思的六千多僧人,以前肯定共同發過殊勝的願,才有今生同在釋迦佛的教法下皈依持戒,聞思修持共不共的妙法。現在大家要好好發願,同生極樂,共享法樂。”(《鹧鸪》)

  【附】法王如意寶以大圓滿教主身份,弘揚淨土法門的密意何在?

  索達吉堪布答:淨土法門出自了義的大乘經典,不管密宗還是顯宗,都奉之為殊勝修法。作為利生廣大的大菩薩,弘揚淨土法門,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法王在做自己家(極樂世界)的事,此舉實屬情理之中。雖然法王已是大圓滿教主,但法王自己也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從他老人家發願到往生之間,一直強調並弘揚淨土法門。不僅如此,法王還培養了無數高僧大德,也都在國內外勵力弘揚淨土法門。

  滴水入海、味自鹹同;念念投誠,同歸淨域。南無阿彌陀佛!

  十四、發願就能夠投生極樂淨土

  創古仁波切

  我們發願是發什麼願?發願說一切的眾生都能夠投生到極樂淨土,這是發願的意思。

  佛經當中也有提到非常多的淨土,淨土它也有分非常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非常清淨的淨土,是指說凡夫沒有辦法投生到那裡的。極樂淨土是很特別的,不管是凡夫、或者是有煩惱的眾生也都可以投生到那裡去。所以說我們是在無量的淨土當中選到一個最容易投生的地方,那就是極樂淨土。那至於其它淨土,一些清淨的國土是指說一些登地的菩薩,只有一些大菩薩才能夠去的,不是我們凡夫可以去的。能夠投生極樂淨土是非常好的,因為我們可以以凡夫身,也就是有煩惱的身投生極樂淨土,然後祈請投生之後,我們可以隨時到其它本來不能去的淨土去,像密嚴剎土或者是其它清淨的淨土都能去。

  我們要發願投生在淨土當中,要遠離不清淨的這一切,而投生到清淨的淨土去。透過發願祈願就能夠投生極樂淨土、成就佛道。

  (創古仁波切《阿彌陀佛法門實修教授問答》)

  為自他發願回向往生淨土

  我們要認識臨終時的障礙在哪裡?即執著此生。透過發願、正信來消除此障礙。如何發願?我與一切善、惡業緣的結緣眾,都發願臨終時沒有痛苦,無量佛菩薩來到我們的面前。很多人在臨終時會見到淨相,此時便沒有恐懼了,而會感到歡喜,此時是沒有死亡,也沒有痛苦的,祈願八大菩薩臨空中,接引至極樂國。平時要多思惟:六道不值得去留戀,人天之福樂都是短暫的,在臨終時願生畏懼苦,我們受苦已很長的時間了。以此思惟培養正念。又常思惟,一出生便有苦,各種違緣、障礙很多,人間知其本質是苦的,便要斷去貪戀。對自己的貪著、對外的貪著如錢財,朋友、眷屬都是如此。世間任何事,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分、有高必有低、有生必有死。一切如夢幻,因此要毫無貪戀心,如此投生淨土必無障礙,所以要觀一切如夢宅。我們現在輪回大海中,此時任何順緣都具足下,四因都能修持,絕不能浪費的,臨終時不要想太多,對人天果報都不要去想,猶如罪犯脫離囚獄,必定不會留戀牢獄。一心只想投生淨土。好友助念的心要專一,祝願亡者能往生極樂淨土。不要悲傷,不令亡者生瞋心、傷心等。

  最後總結的要點: 1. 今生至臨終時要發的願:要斷除對六道的貪執及生起必往生淨土的勇氣。 2. 臨終到投生淨土前:要生起必生淨土之念,連一絲貪戀娑婆的心都沒有,如鳥脫離鳥籠一般,願瞬間即往生淨土,如具備很強的信心,瞬間便能到達。 3. 投生到淨土後之心念:此時是從蓮花中化生,自生剎那悉圓滿,不再是普通人的相貌,而是相好圓滿,但也要發願不要生起懷疑的心,一生疑心便五百年包在花苞中,但可以聽聞佛音聲及受用種種念想所需的清淨物。故要發願不疑並具恭敬心、信心而求生淨土。(創古仁波切澳門教授極樂淨土法門摘要)

  十五、速疾往生極樂國!

  賽倉仁波切《不死鼓音陀羅尼》中說:“從此往西方,阿彌陀佛國,若稱其名號,往生彼勝土。……。”大師世尊憫念我等濁世弟子,在諸多經典中,於眾多佛號、陀羅尼咒的功德中,廣說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親口承許說:“我昔發下如是願,若有有情聞我名,願常來我國土中;我願賢善皆圓滿,眾多世界有情來;彼等來我淨土已,即於一生不退轉。” 如果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發心菩提,並且數數發願往生彼土,將會生於極樂世界,既生彼土,永不墮惡趣,無上人天師親許下真實無欺的金玉之言。因此,我們不應有絲毫的疑惑,應當發起堅固的深信。如果心存疑慮,發願彼土,即便往生,見佛聞法也說要等人間五百年的時間。 有些佛土,情器資財非常地廣大,除了大乘種性者,其他很難往生;有些淨土,雖然能往生,但說還會再墮輪回。極樂世界,由發心之力,容易往生,一次生已,不復由惑業再返輪回之處。特別如《悲華經》中說,由於與賢劫千佛共同發心之力,與入此佛教者有著特別的因緣,因此,包括此佛經零星的總持、經典在內,其功德勝利都一再地宣說往生極樂世界。

  故應懷著強烈的信心,深心願生彼國,數數修習信願之心;一切善根回向往生彼國,藉由怙主往昔殊勝的發心願力,此世不經他生,定會往生極樂世界,不容置疑! 敬禮供養皈依無上師、天人師、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怙主阿彌陀佛!

  歸命怙主阿彌陀佛,十方諸佛佛子一切資糧田聖眾,祈請垂念於我:我當救度等虛空際的一切慈母有情,出離苦及苦因,速速證得清淨圓滿的佛果!是故願往生極樂世界,清淨受持怙主阿彌陀佛的言教!盡我三門所積一切善根,盡所有一切凡聖三世善行,如來承許語無異轉谛實之力,法界清淨不可思議之力,願我從此命終,無它生處障礙,徑生極樂世界,於怙主阿彌陀佛前,化生蓮胎!願我生已無間,即刻現證無量總持、三摩地等大功德聚!從無上導師阿彌陀佛等十方一切佛,清淨受持言教,令心歡喜!願剎那剎那前往一切佛土,無有滯礙!願順利安置一切有情於清淨圓滿的佛地!

  願我臨終捨壽時,海眾圍繞阿彌陀,

  眼前清晰見金台,我身即生安樂剎。

  阿彌陀佛現在前,親語授我菩提記,

  願我正獲授記已,變化百千俱胝身。

  獲得無比悲智力,速疾圓滿菩提行,

  於十方界諸眾生,發自慧力多饒益。

  釋迦法王無量光,彌勒文殊秘密主,

  觀音海眾緣起力,令此諸願速成就。

  願從此土命終際,即於西方極樂國,

  托胎蓮質速往生,受享勝者語甘露。

  稍稱名號大悲露,息滅有苦熾焰坑,

  善願自他苦惱眾,速疾往生極樂國!

  願此善根回向自他一切有情速往極樂世界!

  (賽倉仁波切《往生極樂世界發願文作法明示加持速入》)

  十六、諾那活佛談發願求生淨土

  問:修西方淨土與修其他佛土,有無難易處之別?

  答:諸佛均普度眾生,其功德相等,唯阿彌陀佛為誓願最為特別之佛,觀世音菩薩為菩提心甚大之慈悲菩薩。凡修西方淨土者,除弑師父大逆不道,與已皈依三寶或皈依四寶之人,忽又叛教改修外道毀謗正法者,其業障太重,阿彌陀佛不能救度外,其余縱屬十惡之人,只要誠求忏悔,一心求佛,便蒙接引。觀世音菩薩之誓願,為我之一切功德,均普施於眾生,十方三世眾生一切業障苦惱,均歸我代受,眾生不成佛,我不成佛,眾生都成佛,我方成佛。凡求子、求財、求壽、求權、求福、求解除疾病苦厄危險災難、求往生、求證菩提,以及一切所求,無不如願成就。故修密者,任修何佛為本尊,均須兼修西方淨土,因其他佛土,多賴自力,須修證至二地以上之菩薩果位,方可隨願自在往生,修淨土者,或多賴佛力,少賴自力,或少賴佛力,多賴自力,只要一心求佛,縱具縛凡夫,亦可蒙佛接引,帶業往生。如行者誓願往生毗盧遮那佛土(即中央金剛),或願往生其他佛土,若自力不能往生,可先往生西方淨土,後阿彌陀佛再按行者誓願,以佛力轉送於願生之佛土。行者如兼修淨土,賴佛力為階梯,任何佛土亦易往生,如不賴佛力專仗自力,則任何佛土亦難往生。

  問:顯教法門修西方淨土者,照阿彌陀佛經所說,須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方可決定往生。但一般居士,世務憧憧,終日奔走,衣食不暇,且人命無常,一口氣不來,便成隔世。倘忽得急病,尚未能念到一心不亂程度,不知臨命終時,亦可往生否?

  答:修淨土以信、願、行三字為主。“願”字是否懇切,尤為能往生與不能往生之重要關鍵。只要汝一心願去,毫無疑心,雖功德淺點,亦可往生。如誓願不堅,往生心不切,雖功德甚大,亦未必能往生。我講個譬喻汝聽:阿彌陀佛之慈悲願力,譬之為一大圓圈,行者之心,譬之為一條堅牢長繩,繩端還要系一鉤子,將此鉤確確實實鉤住大圓圈,不使脫離,則臨終時,無論何人,佛力一吸,便蒙接引往生矣。如行者之心,雖為一條長繩,但繩不堅牢,或繩端無鉤,鉤不住大圓圈,則功德再大,亦恐怕未必能往生。總之,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平等普度眾生,汝能往生與不能往生,只看汝是真願意去與不願意去為斷。

  問:修顯教淨土者,命終時能否往生,以願去不願去為斷之理,已蒙上師開許,請問命終時,應如何發願,方可決定往生?

  答:修顯教淨土者,臨命終時,對於一切事務,不管他亦不理他,亦不問自身四大分離痛苦不痛苦(平時念佛精進者命終時不痛苦),萬緣放下,一絲不掛,將心團結為一,不使散亂,一心觀想彌陀,求佛接引,如平時失足落海,求人援救,又如頭發著火,撲救頭燃之心一樣;更要有堅固往生之自信力,我自信一定能往生,一定能蒙佛接引,果能如此發願,無論何人一定往生。如稍存個“恐怕自己功德不大,不能蒙佛接引”之猶豫心、懷疑心,則一念之差,心力散亂,不能往生矣!學佛恰如打仗,決心不堅定者,往往功敗垂成,決心堅定者,終獲最後勝利。命終之頃,正如打仗者,判分勝負最後五分鐘之有決心與無決心耳!

  ——諾那活佛《顯密淨土差別之開示》

  十七、往生淨土的正因是信願

  益西彭措堪布

  信心是往生淨土最關鍵的正因。《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雲:“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

  《安樂集》中安立三種心:一者淳心,指信心深厚;二者一心,指信心純一;三者相續心,指信心相續,不雜余念。該論又說:信心如能相續,則是一心;如能一心,則是淳心。具此三心,如不得往生,無有是處。

  《阿彌陀經》雲:“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因此,釋迦佛著重強調信心。行人首先應信受佛語真實不虛、真實有極樂世界的萬德莊嚴、真實有往生淨土的不可思議利益,由深信而發願求生,由發願而修習淨業。所以,信心是往生淨土的第一正因。

  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雲:“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並說:“信力圓時則佛力圓。”

  《無死鼓聲總持經》雲:“具信善男或善女,誰有信心、勝解及恭敬心,將往生淨土。”

  什麼是往生的正因呢?就是信願。淨土宗的蕅益大師說過一句話:“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就是說,能否往生極樂世界就看有沒有信願,往生品位是上等還是下等,全看修持功夫的深淺。同樣,藏傳佛教也是這樣講的,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中說:“憶念阿彌陀佛和欲求往生極樂世界此二者最為重要。”意思是說,憶念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欲求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發願求往生。很多淨土祖師都強調信願這兩個條件,這有什麼根據呢?佛在《阿彌陀經》中親口宣說:“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意思是說:捨利弗,你們都應當信受我的語言和諸佛所說。如果有人已經發願、現在發願、將來發願,想往生阿彌陀佛的國土,這些人都得到於無上菩提不退轉的利益。過去已發願的,已得往生;現在發願的,現在往生;將來發願的,也在將來往生。具足信願就可以往生,所以信願是往生正因。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十八、必須發願回向求生淨土

  益西彭措堪布

  人生非常短暫,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為什麼不愛惜時光呢?近代的印光大師經常提醒人修無常,他老人家在自己房間裡貼了一張大大的“死”字,就是提醒修往生、不執著娑婆世界的殊勝教言。

  真正懂得光陰的寶貴,就不會空耗人生!就會念念持誦這個具有無量功德的心咒和佛號。真正懂得時間的寶貴,就會時時熏修淨業,不捨得浪費一分一秒!如果我們把求生淨土的淨業放在一邊,去修人天善法,只想得到一點人天福報,這也是浪費生命;如果我們只修小乘法門,只想一個人得到解脫,這也是虛度光陰;如果我們追求世間八法,那更是浪費生命。等於拿一顆如意珠換一顆糖吃。阿彌陀佛不希望我們只求這樣的結果,佛的大願是要我們這些痛苦眾生快速往生他的殊勝淨土,盡快獲得不退轉菩薩的果位。如果我們懂得尊重自己、愛惜生命,就一定會全心全意地投入,這樣就容易感通佛心,就容易成熟淨業,臨終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親眼見到阿彌陀佛,時時得到佛的開示,發明心地,證入法界,現前無量光、無量壽的大自在境界。這樣的大境界,完全就是由自己現在真信切願地修習淨土法門而成就的。所以希望每位道友都能好好珍惜,在這樣殊勝的法會中積累好往生資糧,臨終都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十九、一切善根都要回向往生淨土

  願我迅速以此善 成就無量壽佛尊

  一切眾生盡無余 悉臻彼等之勝位

  這是回向偈,即願以此善根,能迅速成就無量壽佛的功德,同時令一切眾生,都獲得同樣的果位。這裡的發願修成無量壽佛,同時已包含了發願在臨終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於回向,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說:“言回向發願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回向願生彼國。”又說:“心須決定真實心中回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猶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同時此處也可加念各類淨土回向文,以及《普賢行願品》、《入菩薩行論回向品》等回向文,龍樹菩薩曾說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可誦《普賢行願品》中的“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二頌,同樣可以得到大乘的回向功德。上師法王如意寶的《勝利道歌》在最後也勸人回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說此善根願諸眾,解脫輪回深淵境,有緣弟子令歡喜,往生西方極樂剎。”淨土學人的回向,就是把一切積資忏罪的資糧全部存入極樂世界的銀行,到自己臨命終時,悉皆取出,以順利往生極樂世界。否則,若不回向,則在生起猛厲嗔恚、邪見等煩惱時,就極易燒毀自己的善根,所以應發願供養、回向自己的一切善根,願無邊有情得以快速往生,故請佛陀無相銀行幫我保存,不會怕誰偷了去,不怕煩惱燒毀,對於修行有很大的幫助。故此,做完善業後馬上回向,何樂而不為呢?!同時,在作完其余善行之後,也應像印光大師所開示的那樣:“無論誦何經,持何咒,須念佛若干聲回向,方合修淨宗之宗旨。”

  益西彭措堪布《上師阿彌陀佛修法 極樂捷徑講義》

  二十、出離心是往生的根本

  達真堪布

  喬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裡講的很清楚,出離心是往生的根本,沒有出離心,很難往生。因為到時候會留戀世間,走不了啊!若是有出離心,將輪回與世間視為火坑,視為苦海,那樣就會日日夜夜求解脫,到時候就能把握住自己。因為對世間沒有絲毫的貪戀,日日夜夜都在為求解脫而精進修行,這樣就會把握住決定命運的最後關鍵時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真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生起出離心

  達真堪布

  無論是學修普賢的十大願王,還是學修諸佛菩薩的行願,都是為了往生淨土,為了面見阿彌陀佛。往生淨土的願望很重要,是不是真心想往生,真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能腳踩兩只船,一個是此岸,一個是彼岸。想到那邊去,但是放不下這邊,這樣很危險啊!你要到達彼岸,就必須要離開此岸;你捨不得離開此岸,就無法能夠到達彼岸。所以,我經常強調出離心。

  什麼叫做出離心?就是斷除對世間的貪戀。若是沒有斷除對世間的貪戀,就沒有出離心,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心也是假的。現在很多人都說:“沒有事,有阿彌陀佛的願。”但是阿彌陀佛發願的時候,也沒有勉強眾生啊!誰真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求必應。但是我們想往生的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想面見阿彌陀佛的心,想和阿彌陀佛面對面交流的心是不是真的?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真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真心想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會接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第一時間就會來接見你,甚至會給你授記成佛。這是真實不虛的!

  到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在西方極樂世界安排好了接見你,但是你不肯去,還牽掛娑婆世界這邊,阿彌陀佛就沒辦法了,阿彌陀佛也不能綁架你,也不能把你抓走。否則,你即使到了西方某個世界,也不是真正的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還是不自由的,心沒有得到自在,顯現的也不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變成閻羅王了,你還是在六道中。所以出離心很重要。若是你對世間沒有絲毫的貪戀,真心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清除了往生的諸多障礙。這個時候,通過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切障礙都能立即消除。

  其實對世間沒有貪著、生起出離心的境界並不高。小乘有這個境界,連一般真正入道的凡夫都有這個境界,真正入小乘道、入大乘道的凡夫都有出離心。但是臨終轉換的時候是擺脫生死輪回的關鍵時刻。你若是能真正放下今生,能真正放下世間,真心實意發願求生淨土,阿彌陀佛的願力與加持立即就會融入相續。此時,所有的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等障礙就會悉皆消除,立時就會面見阿彌陀佛,立即能住於極樂世界,這都是同一時間完成的。

  廿一、密宗大德勸人念佛求生淨土

  淨空法師

  所以黃念祖老居士很感慨的說,不但說還寫在書上,他有一本叫《谷響集》的小冊子,裡面不少篇的文章,答復密宗學人的疑問。這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他肯定現在這個世間,已經沒有密法的根性。他曾經告訴我,在中國大陸半個世紀,五十年來,依密法修學成就的,他說只有六個人,你就曉得這個事情多難;可是依念佛成就的,不計其數。他老人家晚年也是用了苦心,他是密宗的阿阇梨,我們一般講金剛上師,他傳密法。但是他以密法教人,都勸人念阿彌陀佛,他一定教人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要解》。所以他勸學密的人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的,念《普賢菩薩行願品》,發願求生淨土。(《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密宗也是他力門,同屬果教,換句話說,果教不離開念佛(華嚴經上多次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密宗念不念佛?念佛,他不念佛他不能成就。

  (《淨土大經科注》第129集)

  這一句佛號裡頭就是上上禅,就是深密之咒。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你說這個多方便!

  (《淨土大經科注》第53集)

  廿二、往生淨土就是即生成佛(大安法師)

  居士問:淨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現今成佛。請問淨土有沒有現今成佛?淨土念佛什麼時候成佛呢?

  大安法師:你要了解這個問題,就不能浮光掠影。其實你對淨土和密宗的兩個說法都有問題。我們講密宗是即生成佛,實際上淨土就是即生成佛。何以故?你臨命終時,你是活著走的,當時你的神識不經過中陰身,沒有經過中陰身這個階段,馬上隨著阿彌陀佛的蓮花,一剎那間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蓮華一出來,就能悟證無生法忍,很快得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成為不退轉菩薩,即阿毗跋致,一生成佛),很快成佛。這個過程,當下的死,就是當下的生,生和滅是同時的,這就叫“文成印壞”。“文成印壞”這樣的一個過程,他是即生的(現世的)成就,可以說是即生成佛。

  關於密宗的即生成佛和禅宗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印光大師對這個問題也開示過。禅宗的見性成佛,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福德智慧圓滿的佛。他是屬於開悟了,見到了法身。那個見到了法身、開悟的境界,在“六即佛”裡面,還屬於“名字即佛”,離“究竟即佛”還有四個階段,那距離還遠。所以密宗講的“現身成佛”,屬於禅宗的“見性成佛”這個水平(“名字即佛”,即“名字佛”,跟福德圓滿的佛相差太遠),就是圓教初住的菩薩,四十一個位次的最低一個位次。圓教初住位的菩薩就能在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現八相成道,就能夠一種音聲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相當於《楞嚴經》裡觀世音菩薩示現的位次,你用這個尺子去勘驗一下,你到這個世間找找看有幾人?如果他沒有這個水平,你怎麼說他是成佛了?所以淨土一法什麼時候成就?你當下就能成就,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當下這一至誠念佛的當下,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就標上了你的名字,你不是當下成就嗎?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高推其他的法門,而看不起我們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非常圓頓、不可思議的,菩薩尚且難以理解,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你產生這些疑問還是信心不夠的表現。

  廿三、往生淨土就是密宗的即身成佛

  黃念祖

  “一生成辦”現在很多人還是不大懂。密宗是一生成就。淨土更是一生成就。我曾經問過貢嘎上師,現在學密的人有意的來標榜自己,壓低淨土,我說“往生淨土算不算密宗的即身成就?”貢嘎上師很負責任,“你說的是哪個淨土?”貢嘎上師的漢語說的非常好,我們交談很暢快,他直接用漢語說,比翻譯強的多(經過翻譯後七折八扣的)。他問我說哪個淨土?我說西方極樂淨土。“哦,那就是即身成佛!”所以,到了極樂世界就是一生補處菩薩,當生都成佛。那一生成佛了,沒有別的生了!所以說“一生成佛”就是指今世這一生嘛!

  廿四、我們為什麼要選擇修持淨土與大圓滿法?

  達真堪布

  我們都是末法時期的眾生,解脫輪回的大事不能一拖再拖,不能拖到來世,或者拖到來世的來世。因為末法時期法弱魔強,以後佛力會越來越弱,魔力會越來越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解脫成佛是非常非常難的,越來越難。現在我們主要選擇修持淨土法門和大圓滿法門(都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兩個是最方便的法門,最適合我們的根基,與我們最相應。其他那些復雜的法要,我們沒有時間和能力學。修持這兩個法門,最好能即身成佛,最起碼能臨終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不用再輪回了!我希望大家都能發誓發願求生淨土,精進勇猛地修持淨土大圓滿法,在今生解脫。我們通過修學,保證今生能解脫。希望大家都能珍惜!

  廿五、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的最大願望

  索達吉堪布

  引導無邊無際的苦難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是法王一生中的最大心願,也是最主要的事業。

  他老人家經常說:“我今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將凡與我結下仇緣或親緣的所有眾生都引到極樂世界。雖然有東方現喜剎土、邬金銅色吉祥山剎土等許許多多清淨剎土,可是像極樂世界那樣功德圓滿,又極易往生的淨剎卻絕無僅有,而且往生後可以成就一切所願,無勤度化一切有情……”

  法王時常宣講極樂世界的功德,不僅自己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並且勸無量有情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既然法王說:“我今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將所有眾生都引到極樂世界。”那我們就堅決求生極樂世界,肯定不會吃虧的!

  更何況,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也回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法王還說:“像極樂世界那樣功德圓滿,又極易往生的淨剎卻絕無僅有。”

  其他的理論問題可以慢慢討論,但一定不要錯了方向,要隨順十方諸佛和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教導,堅決求生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

  廿六、應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理由

  堪布卡塔仁波切

  雖然有許多報身淨土,也有很多化身凡聖同居土,但除了一個例外,一般人是不可能轉生那些淨土,你必須達到初地菩薩以上的果位才可以轉生這些淨土。至於那些凡聖同居的化身佛土,即使你可能轉生那裡,但是不是值得還是個問題。例如說:我們所在的這個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佛土,佛在這裡示現。他的教法也存在,若你有緣的話,也可以在這裡遇到許多的菩薩及法教。但同時我們也不能稱這個世間為淨土,在這個世界裡,有許多眾生沒有聽聞過佛法,就算他們聽到佛法,也不相信,反而認為那是有害的。因此,我們希望能生在淨土,而不是凡聖同居土。

  前面已經說過,一般人可以轉生的唯一的淨土只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它是一個淨土,沒有任何痛苦,沒有任何會阻擾開悟成佛的障礙,任何人虔誠的祈禱願生彼國皆可生於那裡。事實上,若有人虔誠的祈禱發願往生極樂國土,肯定會往生那裡。而且較其他國土更勝的是,一旦你生於極樂世界,直到你達成佛果,不需再生於其他非淨土。 一億的蓮師及那些阿彌陀佛的化身,都只是阿彌陀佛的化現。真正的蓮師---化身的根源----是阿彌陀佛,其他所有蓮師的化身都是阿彌陀佛的化現,因此,若你想要親近蓮師,就到極樂世界去。

  其次是觀世音菩薩,他有自己的報身淨土普陀拉,也有很多化身如藏王松贊崗波,大寶法王噶瑪巴。除此之外,賢劫千佛一般也都認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所有這些觀音的化身,在普陀拉的那位,賢劫諸佛及上師們都是站在極樂世界阿陀佛右手邊的觀世音菩薩的化現。若你想親近那些上師們,就到極樂世界去吧!

  大勢至菩薩有他自己的淨土叫章洛千。在我們這個世界他有其他的化身,例如嘉察仁波切,以及在一億世界的每一世界裡與他對等的化身。這些不同化身的根源就是一直站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邊的大勢至菩薩。

  有許多人已經轉生在極樂世界了,歷史上,在佛教界中最有名的往生者有:龍樹尊者,他在世時已經證得菩薩初地的果位,他轉生在極樂世界;法王崗波巴,他在世時已經成正覺,在圓寂後即在極樂世界證得佛果;香巴噶舉派的法王瓊波那覺;薩迦派的法王索南參莫、卡秋旺波、南開嘉參及馬巴多傑羌;這些是釋迦牟尼佛授記由此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的七十二億億菩薩中最有名的幾位。另外,第六世大寶法王通哇東敦預言在他圓寂後他將送一個化身在極樂世界。這一個化身如今仍在極樂世界為百千位出家眷屬圍繞。恰美仁波切如此下結論說:“綜合以上種種理由,你要毫無懷疑的了達,當你死時,你要往生極樂世界。”“當你將死的時候,不要想其它的任何東西,只想著要往生極樂世界!”

  任何人生於極樂世界都成為一生補處菩薩,也就是在他們這一生之後立即成佛。每一個人生於極樂世界後一直留在那裡直至即將成佛那一刻為止。因此,極樂世界每一位皆是一生補處菩薩。

  記著這些應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理由,恰美仁波切說:“把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當作你最主要的修行,把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當作你的主要本尊。”

  廿七、我們要把所有的善法善業回向往生極樂世界

  白瑪格桑仁波切

  往生極樂淨土的勝因善法是發願回向。

  我們要把所有的善法善業回向往生極樂世界。要如同聖尊文殊菩薩回向善業一樣,我們也要在無有執著中將善法善業回向往生淨土。我們要如此發善願:“願我等眾生斷滅所有對此生的貪戀,在離開這個世界而死亡的一剎那,往生到西方極樂淨土。在極樂世界裡,從蓮花中化生之後,頓時具足所有微妙相好。之後,得見佛陀法相,能夠聽聞佛說善法。具足無礙神通,所需受用和供品隨意可得。能夠走遍無數佛國淨土,學修菩薩眾行,得到如來的何時何地以何名號成佛等預言(授記成佛)。到那時,自己就有能力把曾是慈母的普天眾生救出輪回苦海,引入解脫佛地。”

  像這樣修造往生極樂淨土的勝因,死後就能往生到西方極樂淨土,這是佛祖在眾多顯密經典中多次宣說的真言。因為佛從不說妄語,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如是修持。

  ——白瑪格桑仁波切《生死的幻覺》選錄

  廿八、要努力念誦阿彌陀佛聖號,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法王如意寶的遺言

  今天是極樂大法會的第六天,會期只剩下明後兩天。在這兩天當中,大家必須認定今生具體要修什麼法,並發誓修持。其實,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法,主要就是祈禱阿彌陀佛的修法,你們平常也要祈禱阿彌陀佛,並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在任何地方,也沒有像極樂世界一樣極易往生、又具有超勝功德的剎土了。

  《極樂願文》雲:“八百一十萬俱胝,那由他佛之佛剎,功德莊嚴皆合一,願生勝過諸剎土,無上殊勝極樂剎。”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在行菩薩道時,曾將千百萬淨土的功德匯集一處,並發願:我成佛時的淨土,將成為這樣的淨土。如今,阿彌陀佛的心願已經實現了,只要我們發願,就肯定比其他任何剎土都更容易往生。有些剎土雖然可以往生,但功德卻不是很大。比如說,人間的五台山、普陀山,雖然也是剎土,但卻是為凡夫眾生而現前的,所以相對來說沒有太大功德。往生極樂世界,不但身無疾病、心無痛苦,而且沒有生老病死的折磨,以及貪嗔癡等煩惱;唯有快樂,壽命也很長。《極樂願文》中也說過:“彼剎阿彌陀佛尊,住無數劫不涅盤。”總之,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只有快樂而沒有痛苦。

  大菩薩在修行時,可以創立自己的淨土,但我們現在卻很難做到這一點。比如說,新建一棟樓是很難的,但使用別人已經建成的房屋卻很容易。同樣,目前我們不必創建新的淨土,因為阿彌陀佛經過無數劫的集資淨障,已經建成了這樣的淨土,我們只需直接往生就行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在學道的時候,曾多次轉世為關系親密的國王和王子,因此,任何釋迦牟尼佛教法下的眾生,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你們千萬不要放棄這種發願,平時也不要忘記這一點。無論住在學院也好,還是回家也好,都要努力地念誦阿彌陀佛聖號,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慈誠羅珠由錄音整理)

  廿九、黃念祖大德談發願往生淨土

  我們一直不成就,不是永不發心,甚至也發過很勇猛的心,但是往往一遇退緣就懈怠了,退了下來。又碰到什麼善因緣又發心,又過兩天又涼了。進進退退,進一退九,好不容易進了一步,一退退了九步。(《心聲錄》)

  今天發心,明天退心,進進退退,升升降降,經不起考驗。“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下籽很多,成魚的極少。庵羅華是印度的一種花,開花很多,結果很少。菩薩初發心,發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所以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個動力就不一樣了,並且由願起行,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行就保障了願。這樣修行,阿彌陀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保護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擾。真正發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持,決定往生極樂,決定成佛。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壽經白話解》)

  願文每天念一遍,當然很好,但這只是熏習而已。要根據自己的願生出行動,才真正成為你的願。願要起行,有行無願,是盲目的行動;有願無行,只是虛浮狂願,甚至只是狂想曲,所以一定要有行動,要“積功累德”。(《無量壽經白話解》)

  真發了菩提心,必然會走上一心專念、無有間斷的道路。若不肯這樣做,就證明他還沒有真發菩提心。(《無量壽經白話解》)

  目前但應抓緊一切可念之時間,不使虛過。如聽任時光虛度,則過在自身。可念而不念,表所願不切。信願有虧,縱念得甚好,定力過人,亦不能往生。(《谷響集》)

  《無量壽經》說“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一般人一碰到打擊,壯志就消磨完了,學佛只是五分鐘熱血。唐譯裡是“縱沉無間諸地獄”,這地方包括地獄,本經是“諸苦中”,當然也包括地獄,所以法藏菩薩的誓願,縱使墮入地獄,此行此願也不退轉,這正說明決定堅固。如果只有願沒有行,這是虛願;單有行沒有願,這是盲動。所以要願行相輔,願以啟行,行以證願,才可以圓滿成就大願。(《無量壽經白話解》)

  人們即生實信,自然出生求生淨土之願。故勸發願以導行。經雲‘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就是說眾生聽到經中所說極樂的依正莊嚴,就應當發起求生極樂淨土的大願。這個大願極為殊勝,能發此願,便與阿彌陀佛接迎眾生之原相合。人若不發求生的願,便不能往生了。因為佛恆順眾生,決不強迫眾生。人若發願求生,佛的全部願力,就顯現在這發願人的身上。所以我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故《要解》說‘次勸發願以導行’。

  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對於婆娑世界我們毫無貪戀,願意出離,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極樂世界,這就叫作願。願很重要,所以說金剛非堅,願力為堅。金剛石的硬度最高,可以消磨寶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剛仍不算最堅,唯有願力是最堅的。《普賢行願品》說:人們臨終時,一切諸根都敗壞了,一切辦法都沒有了,只是這個願王不相捨離。可見願的重要。願是盔甲,當我們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敵人做一決戰的時候,什麼是我們互身的盔甲?就是願。蕅益大師指出,往生關鍵,就是信願。大師說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願;至於品位高低,那在於念佛的深淺。可見往生關鍵是正信切願。有了正信,有了切願,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要解》復說:‘若信願堅固,則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定得生。’信願要是堅固了,你臨終能十念,那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寶王三味論》說,臨終一念也可以往生。反過來說,若無信願什麼樣呢?《要解》說:‘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似的,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們若不先去解決‘信願’這個往生的關鍵,不在這關鍵問題下功夫,只是肯念,於是在缺一不可的信願行三資糧中,你缺了二個。如同三條腿的香爐,只剩下一條腿,能有一條腿的香爐嗎?所以說念的‘風吹不入,雨大不濕’,如銅牆鐵壁一樣,也沒有得生的理。可見花時間來研究‘信願’是十方必要的。因為這是往生的關鍵。

  願的內容很直接,即厭離婆娑,欣求極樂。蕅益大師說:‘婆娑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捨離。’婆娑的贓穢,正是我們自心所感召的。既然是自心所感召的那就好辦了!都是我自己生出來的,現在我不要它了,豈不是很容易!《要解》又說:‘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極樂即我心本來所感的,心淨則土淨。我自心本淨,所以我理當欣求淨土。如經典中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人問佛,其他佛國那麼清淨,釋迦牟尼佛你這個國土為什麼不清淨啊?釋迦牟尼佛就以足點地按一下,這個世界頓時清淨,與極樂世界等等國土同樣清淨莊嚴,沒有分別。可見此土何嘗不淨,只是因為我們自心不清淨而已。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十方都有淨土,此土也是淨土,為什麼釋尊獨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就顯出阿彌陀佛大願王超聖獨異的特點。十方與此界都有淨土,但是不容易生。諸方淨土若不是斷了見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無明後方能往生。但是阿彌陀佛那裡,保險你成功。這就是說個個成佛啊!所以阿彌陀佛是大願王,他招收極廣,教育極精,凡有來者,必定成功。所以我們要去。

  再者,厭離婆娑的厭字很重要。有些修行人,未能出苦,就是由於還沒生真的厭離心,對於這個世界的苦,常說八苦交煎。這八苦既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苦。現在談生苦。人在做胎兒時,在母腹之中,受寒,受熱,受壓,受擠,暗無天日,不能自在。分娩時如山夾體,倒立而下,十分痛苦。這是粗提一下生苦。至於年老,耳聾眼花,背曲腿僵,牙齒脫落,行步艱難,腰酸背疼,渾身是病,也是很苦,並且是越老越苦。至於病苦,一般都有體會,現在不提。再有死苦,死苦如活牛剝皮,生龜脫殼,像風刀解體,這個苦很是可怕,更可怕的這個死不止一回,而是生生死死沒有盡期的。其余就是怨憎會苦。自己碰到的人,總是常常給自己找麻煩,越是可怨可憎的人偏偏會合在一塊了,這就叫怨憎會。愛別離苦,那就是跟談的來的,有感情的,彼此相愛的人,偏偏要分離,生離死別;自己最希求的,偏偏求不到。末後是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這是五陰。這五樣東西,把你纏縛了,使你不能出離,此土是八苦交煎,還有什麼可留念的?故應厭離。

  其次談空。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都是虛妄,轉眼成空,一切都不真實。例如肥皂泡。五顏六色,光彩奪目,但一轉眼就破滅了。第三是無常。佛在世時問弟子:人命有多長?一個人說人命在旦夕之間,佛搖頭說:你不懂得。第二個人回答說在飯食之間,吃一頓飯的時候就能沒有命了。佛還搖頭說:你也不知 ‘道’。又有一個回答說:人命在呼吸之間。這口氣出了,下口氣進不進不知道。佛說:你知‘道’了。可見人生真是無常。今天雖好,明天怎麼樣很難說啊!第四,是無我。那裡有個真實的‘我’?只是一個肥皂泡。可是世人處處愛這個‘我’。貪著錢財,有了財,自己就可以受用。貪色,就為了快樂。貪名可以榮耀,貪吃就可以享口福養身體,貪睡為了安逸。可是他不知道,自身只是個肥皂泡。任你怎麼去愛護它,也是保不住的。以下我再補充一點厭離的理由,就是這個世界退緣太多,生命太短了。佛法是如此之深,如同大海。可是學習的時機,即我們的壽命又是這麼短,難過百年。所以很難啊!並且處處是退緣。逆境還容易克服,最麻煩的是順境,順境纏縛人輪回啊!

  一心求生,老實念佛,暗合道妙。所謂暗合,就是說不用懂多少玄妙的道理,只是信願持名,不知不覺自然契合了真如實相。所以這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行者雖不懂玄妙的道理,但能信願持名,不知不覺就暗合實相了。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就在這裡。蓮宗祖師道綽大師曾說:‘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這是說你還未能破相,那你就先別管著相不著相。只要專心去念佛,發願決定往生。所以第一步你先不要求離相,你就是深信切願老實念佛。你就這麼念,你就往生。淨土法門就是這麼直接了當。

  發願往生淨土,就不能腳踩兩只船。若是又留戀世間,又想去極樂世界,這個願就不真實了。所以要往生,就必須具有正信和真實的願。六信裡面,我們開始可先信這一兩樣。首先應信因果。如能信事信他,就會發願。發願之後就會持名念佛。我們通過實踐就更好增加信心,從信事信他慢慢發展為信理信自。信心一深你的願就切了,願切了你就念的更專誠了,信願如果真有了,乃至十念,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所以我們要在信願上多用心。 (黃念祖《淨土資糧•發願》)

  善導大師兩種深信:“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截流大師三種真信:“一信我與彌陀,覺性無二,我雖昏迷,覺性未失,一念會光,便同本得。二信性雖無二,位乃天淵,佛是究竟佛,我則隨業流轉。三信我是彌陀心內眾生,佛是我心內之佛。憶佛念佛,必定見佛。”我與彌陀水乳交融,毫無間隔。所以我們念佛,自然感應道交,如磁石吸鐵。

  三十、修行要務 立願為先

  黃念祖

  發願很重要。蓮宗祖師省庵大師說:“修行要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具發就是全發,要全部發起自覺覺他的菩薩大願。 (《無量壽經白話解》)

  1、往生關鍵,就是信願

  經雲:“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就是說眾生聽到經中所說極樂的依正莊嚴,就應當發起求生極樂淨土的大願。這個大願極為殊勝,能發此願,便與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之願相合。人若不發求生的願,便不能往生了,因為佛恆順眾生,是決不強迫眾生的。人若發願求生,佛的全部願力,就顯現在這發願人的身上,所以我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淨土資糧》)

  蕅益大師指出,往生關鍵,就是信願。大師說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願;至於品位高低,那在於念佛的深淺。可見往生的關鍵是正信切願,有了正信,有了切願,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要解》復說:“若信願堅固,到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信願要是堅固了,你臨終能十念,哪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寶王三昧論》說,臨終一念也可以往生。反過來說,若無信願怎麼樣呢?《要解》說:“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們若不先去解決 “信願”這個往生的關鍵,不在這關鍵問題下功夫,只是肯念,於是在缺一不可的信願行三資糧中,你缺了二個。如同三條腿的香爐,只剩下一條腿,能有一條腿的香爐嗎?所以說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一樣,也沒有得生的理。可見花時間來研究信願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是往生的關鍵。 (《淨土資糧》)

  中國佛學院有學員告訴我:國清寺有一個和尚,他聽到什麼聲音,風聲、雨聲等等,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他佛號念得很好,結果他早上上吊,吊死了。所以大家要知道,信願不具足不行,這證明了蕅益大師的話。所以我們大家要讀誦大乘,提高自己的信願,也是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說,發願求生淨土,即是無上菩提心)。《華嚴經》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這一點很重要。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2、願為铠甲 可出生死

  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對於娑婆世界我們毫無貪戀,願意出離,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極樂世界,這就叫作願。願很重要,所以說金剛非堅,願力為堅。金剛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磨毀寶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剛仍不算最堅,唯有願力是最堅的。《普賢行願品》說:人們臨終時,一切諸根都敗壞了,一切辦法都沒有了,只是這個願王不相捨離。可見願的重要。願是铠甲,當我們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敵人作一決戰的時候,什麼是護身的铠甲?就是願。 (《淨土資糧》)

  3、有願必成現生不退

  信願持名,不但是臨終往生,若人根器猛利,修持精進,於現生就有不可思議感應。晉代有一窮苦的人,生活困難,生起厭離心,乃專誠念佛七日,感阿彌陀佛現身說法,當下悟無生法忍,號覺明菩薩。《觀經》中,韋提希夫人,只是在家婦女,聞經見佛,也獲無生法忍。 (《淨土資糧》)

  凡夫往生淨土,雖未斷惑仍是凡夫,但都入正定聚,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這已經令人震驚了,可是善導大師還有更令人震驚的話。大師開示說:本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意”。就是說彌陀這條願(注:二十九願,住正定聚願)也包括我們仍在地球上生活還沒有往生的修習淨業的人。大師是依據經中二十二品裡頭(原是唐譯本)“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若當生”怎麼講?應當生,還沒生。咱們算不算?你現在雖然沒有往生,你還是個人,但憑彌陀大願之力,你臨終會往生。你現在人世,就已經住於正定之聚,超過十信位,不再是升沉不定了。這才叫不可思議之法,所以是大恩大德。又《阿彌陀經》雲:“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只發了願,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然不退轉了,就是正定聚。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就在這裡。所以善導大師就說,這個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義。 (《無量壽經白話解》)

  當生的人同往生極樂的人一樣,都住於正定聚,決定成佛。這個意思《阿彌陀經》裡頭也有。……大小兩經相合,證明當生極樂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樣,同入正定聚,這真是無上的幸運。所以先師夏老聽到淨土法門後,一個人在屋子裡頭笑了幾天,就是自己笑,笑什麼?笑“我這回可得到出三界的路啦”。不然,哪裡有路?所以這一點很要緊。 (《無量壽經白話解》)

  4、承信啟行 具足資糧

  信、願、行是三資糧,缺一不可。例如照相機三條腿的架子,一條腿不能缺。法藏比丘的殊勝信心居第一位,已介紹於前,所以緊接著介紹願行。願字很重要,這是自覺覺他的關鍵。“願”是從信而來,有了信心才會願意去做,它是信心的果實,而且它必然要產生行動,所以願字是承信啟行的關鍵。彌陀因發大願的誓海,稱為大願王。為證此願海,法藏比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一心莊嚴極樂淨土。由大願產生大力,出生了大行,成就了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與普度眾生的淨土法門,其中的關鍵是“願”。 (《無量壽經白話解》)

  慈照宗主他勸人發願有幾個偈子:“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你持戒,沒有信沒有願,不能往生。“唯得天人福”,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盡還得受輪回。“發願持戒力”,你又發願又持戒,“回向生樂國”,你拿這個來回向。“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這樣的行持,一千人一個也不會丟掉,決定如願哪!所以就是要發願。 (《無量壽經講座》)

  這就是長行的總結,這八句:“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全有了:理呀,事呀,正呀,助呀。救命的一句:“求生淨剎”。堅決求生,這願要切!願要切,你念不念?你自然要念,那就行啊!相反哪,念得很好,你願不堅,還在留戀娑婆呀,不見得去得了。留戀娑婆,你喜歡誰是留戀,我討厭誰,也是留戀哪。愛和憎是一件事 ——情見,總之是娑婆世界人的情見。你心裡老討厭,討厭得不得了——同樣是留戀娑婆,這是娑婆世界的東西,你老是想著它。你老討厭它,你還是想著它。你干嘛老惦著它?這就是留戀娑婆,你放不下,放不下,這就叫留戀。不是說誰跟我好得不得了,我就是捨不得他,叫留戀。一切事,你只要放不下,皆是留戀。所以要求生淨剎,那就不要放不下。 (《無量壽經講座》)

  5、人身難得 切莫因循

  人身難得,哪方面難得?天人比人聰明,有福有壽,天人比人好。為什麼不說天人身難得?因為在解決根本問題來說,天人身不如人身。天人享樂放逸,不像人能精進;人身難得而易失,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就是說,解決問題的最好機會是人身,但這個機會如電光石火,稍縱即逝。三途一報五千劫,如何得了!因此第一個問題很明顯,活著就是為解決生死,也就是抓住“這一生”機會永超生死。 (《谷響集》)

  “一念因循,輪回無盡。嗚呼苦哉!”一念因循,因循——我等等再說,還有些事沒放下,或者有人說等我退休嘛,或等什麼事辦完再說吧!一念因循,這一念就提不起來,這心就發不起來。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你這輪回六道就無窮無盡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當今末世,欲出生死,唯有求生淨土之一法。修禅、習密、學教,無一不可,但不求往生則不可,蓋“菩薩有隔陰之昏,聲聞有入胎之懼”,今生修證縱不無進益,但來世一墮母胎,往往昧失前因。試看今生所行之事,往往忘得干干淨淨,焉能保證來世不忘本願?生死不斷,則惡趣緣多,再失人身,何堪設想!故雲“誓盡此生出娑婆”。 (《谷響集》)

  生死苦海,實可畏怖,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了脫之道端在“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切莫蹉跎,錯過今生。“此回若錯真成錯,再出頭來是幾時?”願共勉之!(《谷響集》)

  三界六途一大夢,四生九有萬重難。

  從今踏上回家路,佛號聲聲震大千!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江山易得,大道難求,人生易老,富貴難留。

  輪回路險,世道堪憂,黃粱夢短,何必貪求。

  佛法無邊,信入得救;往生淨土,光明自由。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花開見佛,親侍彌陀,授菩提記,圓滿佛果。

  化身無量,遍十方界,普度眾生,悉皆成佛!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一旦無常至,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世上光陰短,地獄噩夢長,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欲免輪回苦,及早念彌陀。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妄念死,自性法身活。

  得道西方去,蓮花朵朵開,花開無數億,朵朵見如來。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反觀此世間,猶如夢中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究竟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密!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達真堪布:怎樣衡量自己修行功夫有多深?
下一篇:達真堪布:佛法是無價之寶,它沒有主人,誰學誰就是主人,誰修誰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