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往生語錄】一句佛號,不令間斷,能如是者,決定往生(一)
第六十五段文,淨土指要。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雲: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非信何由發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何以故?以煩惑未盡,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無,不能仗佛力了生死。
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淨宗行者,所當切戒。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臥,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
這一段文,是印光大師在“淨土指要”這篇文所開示的,師父非常希望大家能夠在做早晚二課的時候,把這段《文鈔》念一念,我想對你修學念佛法門幫助一定很大。非常白話,就算沒有師父的解說,你識字也能看得懂。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同樣的話印光大師又講一次。“非信何由發願”,如果你沒有建立信心,怎麼可能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不相信有極樂世界,不相信念佛能成佛,當然不可能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非願何由起行”,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怎麼可能會念佛?“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如果你沒有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實證你所相信的阿彌陀佛,實證你所相信的極樂世界,滿足你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那你的信與願都不實在。所以諸位菩薩!你我大家好好的老實念佛,我們將來手牽手、心連心,一起到極樂世界,拜見大慈悲父阿彌陀佛,好不好?(掌聲)
當我們將來到了極樂世界,拜見阿彌陀佛,我們就證悟到《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我們現在在人間沒有辦法證明,但是我們念佛到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就親證。
所以,有人不願意念佛,有人不願意求生極樂世界,因為他不相信,“怎麼可能有清淨的世界不會生老病死?”不相信。通常對於不願意相信這樣的人,我會告訴他:你用一生的時間念佛,念看看,看看臨終阿彌陀佛會不會來接引你,看看臨終有沒有阿彌陀佛接引你到極樂世界。如果你念佛一輩子,你想要到極樂世界,結果你臨終真的沒有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也沒有極樂世界,你還是一樣在這人間,你也沒有損失;萬一真的有極樂世界,真的有阿彌陀佛,你不念,張三念了,張三往生到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你不念,所以你不去極樂世界,那你的損失可大了,對不對?
所以,相信比較好還是不相信比較好?應該是相信比較好。所以念佛比較好還是不念佛比較好?應該是念佛比較好。求生極樂世界比較好還是不求生極樂世界比較好?應該是求生極樂世界比較好。用這樣的心態,你就會很想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事實上,這前面兩行的話,都是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所開示的,印光大師把它摘錄出來。“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所以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有沒有做到信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的高下,就看你持名的功夫深淺,所以,一定要把信、願、行三法做好。
“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蹶就是傾倒的意思。古代的鼎有三只腳,鼎就是古代的大鍋,專門在煮肉的器具。現在人,因為物質非常豐富,煮肉可以用很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樣不同的鍋。古代在煮肉就是用這種鼎,三只腳,底下有柴火在燃燒。如果一口鼎三只腳,斷了任何一只腳,這口鼎會不會倒下來?所以往生三法就猶如鼎的三只腳,千萬不能缺任何一樣,缺了信不行,缺了願也不行,缺了行更不行,所以要注重信願,也要注重行。
“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這段話很重要,印光大師把許多淨業行人的缺點糾正過來,才會做這樣的開示。一般人讀到《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老是把心放在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每天注重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並不注重深信切願。印光大師告訴我們的剛好相反,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要注重信願。如果你一心只想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縱然得到甚深的一心不亂,也很難了生脫死。為什麼?就是沒有做好信願。所以,從這段話印光大師的開示,我們要注重往生三法的信與願。把修學念佛法門的觀念稍微調整一下,根據印光大師所開示的法語修學,我想你念佛會念得很高興,因為你不用擔心不能往生。
藐視佛力 喪心病狂 一至於此
“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這一段話印光大師講得重了一些,但是祖師這麼講,事實上是非常的悲心。
“好高務勝者”就是好高骛遠的人。好高骛遠的人就是侈談自力,要靠自己修行的力量解脫生死,對於仰仗佛力,內心是藐視的,有沒有這樣的人?有!我就遇過。我勸人家要乘佛力念佛,跟他介紹善導大師的念佛思想,對方冷冷的態度,回了我這樣的話:“怎麼那麼沒志氣,修行要靠佛力?”這種人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喪心病狂”。
有人聽到我講自力念佛與他力念佛,他偏偏要自力念佛。我跟他講:“好!我祝福你,你要自力念佛,你就好好的自力念佛。”他要拼到理一心不亂。“那如果沒有理一心不亂,你怎麼辦?”他回答不出來。
自力念佛、他力念佛,只不過你觀念上的差異而已,你還不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嗎?依靠佛跟依靠自己,只不過是一個觀念的改變。“念佛”這兩個字,如果注重念,就會自力念佛,如果注重佛,就會他力念佛;念就是能念之心,佛就是所念之彌陀。能所,你是注重在能還是注重在所?事實上能所是不二的。
如果認為是自己念佛的功夫很好讓你往生的,把佛號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拿掉,念你自己的名字,你看能不能念到往生極樂世界?我告訴你,念你自己的名字,念到風吹不入,念到雨打不濕,念到銅牆鐵壁,你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因為你的名字沒有使你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譬如說你整天都沒喝水,感覺口渴,白開水喝下去,自然就解渴,因為白開水才有解渴的功能。所以是水的本身有解渴的功能讓你解渴的,不是你喝水的功夫很好,可以把水倒到半空中,然後嘴巴張開把水喝下去——哇!喝水的功夫好棒——不是因為你喝水的功夫很棒讓你解渴,水的本身有解渴的功能。不是你念佛的功夫很好讓你往生的,是佛號有阿彌陀佛要度你去極樂世界的願力讓你往生的!
如果你頭痛,頭痛一整天了,我給你一顆止痛藥,趕緊服下去。請問諸位菩薩:是因為你吃藥的功夫很好讓你止痛的,還是止痛藥的藥效讓你止痛?是藥的本身有鎮痛的作用讓你頭痛解除,鎮痛了,不再頭痛了,對不對?不是因為你吃藥吃的功夫很好,讓你頭痛停止的。
解痛的力量在藥的本身,解渴的力量在水的本身,往生的力量在阿彌陀佛的名號本身!阿彌陀佛有願力救我們;你的名字沒有願力、沒有功德力可以救你的法身,所以要靠自己還是靠阿彌陀佛?念頭轉過來,念佛就是靠阿彌陀佛,猶如喝水就是靠水,猶如吃藥就是靠藥。喝水靠水的力量解渴,吃藥靠藥的藥效治好疾病,念佛靠佛的願力往生淨土。所以要靠自己還是靠阿彌陀佛?實在講,靠阿彌陀佛,這只是一個念頭的轉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