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我們講經,曾經講經也講過,序分裡面分通序和別序,這一段經文是本經的通序。什麼是通序,通序就是佛經中都具有的六種成就: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經典具足的,一切經典具足的這六種成就,也叫六種正信,也叫正信,一切經典都具足這六種成就,所以它叫做通序,也叫做證信序。好,我們來一個個的解釋這六種成就。
如是,就是信成就。阿難尊者在結集經典的時候,大眾對他說,如尊者所聞,當如是說。阿難回答,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故為信順。所以這個如是是信順之詞,佛如是說,阿難也如是復述,教人如是信。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只有真信深信佛所說的法,這樣才能夠依教奉行,才能得真實的受用。《大智度論》中說:“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中,都無所得”。我們有的居士,曾經就這樣來找過師父,他也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學佛好幾年了,每天也做早晚功課,也誦經也念佛,可是生活質量沒有改變,貪嗔癡的習氣也不見減少,心裡的煩惱也沒減輕。我們現在看,好多現在這種現象,這就是因為對佛所說的法,沒有生起真信和正信。雖然在行為上,表面上看,他是在念佛是在修行,但是他用的還都是這種世間的心,沒用出世間的心,還是用的有所求的心,生滅心,求名求利。學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用學佛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欲望,不是信的佛的這種解脫,信的佛的這種真理,而是為了達到一種欲望。這樣學佛,不但擺脫不了煩惱,不但擺脫不了這種煩惱,能夠學到擺脫煩惱的智慧,反而越來越愚癡,越來越貪婪。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正信,一定要真信,要明白世間的一切境相,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因緣和合剎那生滅的。縱然你得到了,你也只是暫時的,決定不是永恆的,你就費盡精力,使盡計謀,到頭來,緣聚緣散,都是什麼?一場空。真信了,那你就能把這種貪婪欲望放下,處處借著學佛,向佛看齊,來鍛煉我們的心性,鍛煉我們看破,鍛煉我們放下。放下我們的執著,放下我們的分別,漸漸的我們的這個心性,我們的自性顯露出來,和佛等齊。像我們今天看破放下,把所作的一切,回向求生極樂世界,這樣你的心量就越來越大,不但能夠活得潇灑自在,命終之後呢,還能往生極樂世界去做菩薩,一生成佛。所以信非常的重要,倓虛大師在《金剛經講義》中說:“佛說法四十九年,唯令眾生如是信,如是解,如是修,如是證,如是為究竟耳”。所以你信了之後看破放下。如是,又是指法之詞,從事相上說,是指這一部《金剛經》,這個如是,在這裡的如是,從事相說,是指《金剛經》。從理上來說,它是指本經所诠釋的真理,诠釋的理事不二之中道,理事不二的這個中道。
我聞,就是聞成就,第二個聞成就。我,就是指阿難尊者,聞,就是親聞,不是道聽途說的,是我親從佛處聽聞到的。阿難尊者在佛的這些大弟子當中,被尊為多聞第一,阿難尊者出家以後,被選為佛的侍者,以這樣的因緣,他經常跟隨佛到各地弘化,親聞佛說法。大家都知道,阿難尊者的記憶力是非常的好的,一經於耳永不忘失,所以世尊的一代時教,阿難尊者都能憶持,所謂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在佛滅度後呢,能夠結集經典。那可能有的人就會問了,佛成道的時候,阿難尊者才出生,佛成道,喜訊傳到宮中,然後阿難尊者也在同時出生,所以阿難翻譯過來叫雙喜。第一,有喜得貴子,第二,佛究竟圓滿成佛,他叫阿難,翻譯過來叫雙喜,是在佛成道的時候,阿難出生。然後佛成道二十年後,阿難尊者才捨俗出家,出家後十年,才給世尊做侍者,這麼一個時間差,那麼也就有人問了,那在他做侍者之前,這是三十年的時間差,那佛所講的經,怎麼能稱為如是我聞呢?《報恩經》中,佛命阿難做侍者的時候,阿難就求了三個願望,第三個願望就是請求佛,為他講他曾經沒有聽到過的經。佛曾經講過的經,請佛再為阿難再重講一遍,所以阿難對於他做侍者以前從未聞的經,也都能夠宣說無謬。這裡阿難自稱為我,因為我們講的是般若嘛,般若經嘛,這個我是隨順世間,是隨順世間的假名為我,並沒有我見與我慢,與第一義谛不相違背。就像這個《天問經》中說:“有羅漢比丘,諸漏已永盡,於最後邊身,能言吾我不,佛答言,有羅漢比丘,諸漏已永盡,於最後邊身,能言有吾我,世界法中說我,非第一實義中說,以是故諸法空無我,世界法故雖說我無咎”。那由此可知,阿難稱我,不是凡夫的妄執我們這個假我,不是這個實我,也不是外道妄計之神我,是聖人隨順世間的假名為我,假名為我。是為了能把佛法弘揚,弘化傳揚下去。
好,我們再來看時成就,一時,這就是時成就。佛在當時說法的時候有一定的時間,這樣聽眾依照時間去參加法會,才能夠成就眾生。但是佛講經有時是在天上,有時是在龍宮,我們今天說,各個空間維次不同,有時候還在人間,龍宮人間天上,各個空間時間這個維次都不相同。比如佛在講般若經的時候,總共是十六會,就是在四個地方講的。第一,在王捨城鹫峰山七會,給孤獨園七會,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王捨城竹林園白露池邊一會。那人間天上的時間不一樣,就像我們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是一晝夜,我們的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晝夜,這個時間空間維次不同,就是人間,各個國家的記載的日期,這個記法也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確定,記載佛經的日期是某年某月某日,在結集經典的時候呢,不得已就用了一時。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這樣解釋一時,“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弟子們善根成熟,感得佛說法,佛把法說究竟了,弟子們都明了了,這就稱為一時。說聽究竟就稱為一時。比如佛說《金剛經》的時間,佛講《金剛經》,因緣成熟了講《金剛經》,弟子們聽明白了,就稱為一時。講《地藏經》這個時間也稱為一時,說聽究竟就為一時。無論講哪部經,凡是佛與弟子機感相遇,說聽究竟,就稱為一時。大家能聽明白這個一時,因為這些都是讓我們對佛法生起成就生起信。
好,我們再看下面的佛,這是主成就,完整的音譯過來呢,是佛陀耶。譯經的法師隨順我們中國人喜歡從簡的習慣,所以簡單的就譯為佛。佛譯成中文的意思呢,就是覺者,含有三覺的意思,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聲聞緣覺,雖然能自覺,但是他只能自了,不能幫助眾生覺悟,所以不能稱為佛。菩薩雖然自己覺悟了以後也能覺他,度化眾生,但是覺行沒有圓滿,也不能稱為佛。只有佛,世尊,覺行圓滿。也就是自覺行滿慧足,覺他行滿福足,就是我們說的兩足尊,福慧具足,所以超九界以獨尊,是人天導師,名之為佛。這裡所說的佛,是指的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處成就。佛講經要有處所,依據《大智度論》中說,在有四種。第一種在,是天在。是指六欲天人,六欲天人所感得的果報,是因地中,他們修布施持戒十善,而感得的這個果報。由於他的心是很純善的,所以六欲天人是以善心為在,他這種叫做天在,以善心為在。第二個呢,叫梵在,梵行的梵,梵在。是指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他們的果報是由因地修慈悲喜捨,還有清淨梵行所感得的。色界天常修四禅八定,而沒有欲界的染污,無色界天常修四空處定,而捨棄有色有礙的這個形骸,這些梵天依梵而住,心裡沒有雜異的染污,所以叫做梵在。第三個是聖在,聖人的聖,是聖在。這個就是指三乘人,三乘人所修的,都是出世無漏聖法。比如聲聞緣覺,斷除了界內的見思惑,菩薩斷除界外的塵沙等惑,這些聖者斷除煩惱,頓超三界,常在空、無相、無作、三聖三昧中住,所以就叫做聖在。第四種,就是我們說的佛在。佛於首楞嚴等諸佛三昧,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佛法,一切智等這個種種的諸慧,以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法門,種種諸佛功德,所以是在本無所住當中隨機示現,見有可度的因緣,我們說因緣成熟,即住世說法,所以說佛所住之處,稱為在。他的這個在,是以無住為住。
捨衛國,捨衛國並不是國家的名字,它是波斯匿王的國都,捨衛譯成中文呢,就是豐德,豐富的豐,德行的德,豐德。因為國有五欲財寶之豐,人有多聞解脫之德,而得這個名字,捨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祇樹,這個就是祇陀太子所發心供養的樹,給孤獨園呢,就是給孤獨長者發心所供養的園林,以兩個人的命名,所以叫做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個是眾成就。與就是同的意思,大比丘就是大乘聲聞,比丘前面加個大,就是大乘聲聞,這些比丘內秘菩薩行外現比丘身,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比丘是梵語,因為有三義所以不翻,屬於五種不翻的多義不翻。第一種是乞士,第一種含義是乞士,外向施主乞食以養色身,內向如來乞法以資慧命。這個非常的主要,我們雖說是乞,但是絕對是士,這個非常的主要,是內向如來乞法以資慧命的,乞討,乞討不是為了個人的欲望,而是長養我們的佛性,比丘持缽乞食資養色身,可以折伏傲慢,破除貪心,來專心修道。第二個是破惡,勤修戒定慧三學,滅除貪嗔癡諸惡,破惡。第三個就是怖魔,比丘發心受具足戒,登壇白四羯磨成就,這時地行夜叉,空行夜叉,還有天行夜叉,輾轉贊歎,就會傳到欲界的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波旬,我們稱為魔王嘛,因為他是欲界天的天主嘛,這個波旬聽了以後心生恐怖,他為什麼會恐怖?是因為一個人出了家了,他就會要出離三界,那他的欲界就會少一個子民,所以他會害怕他的子民會減少。所以比丘有這三義,乞士、破惡、還有怖魔。大比丘眾,這裡的眾呢,梵語是僧伽耶。《彌陀經》中沒有翻譯成眾,是翻譯成了與大比丘僧。僧是和合眾的意思,有兩種和合:理合和事合。理合就是大家出家,共同的目標就是為了證無為之理,了脫生死。事和有六種,第一是身和同住。就是行住坐臥,都要有一定的規矩,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休息,大家這個身體行動是一致的。第二個呢,是口和無诤。出家人在一起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修學無為之理,平時講話要談論佛法,有不懂的相互討論,沒有爭論的地方,這是口和無诤。大家都是為了學無為之理,不是為了個人的欲望,都是為了學這個真谛,所以口和無诤,沒有爭論的地方。第三個呢,意和同悅。彼此尊重,不爭名利,歡歡喜喜地修學佛法。口和無诤怎麼才能夠完全的體現出來,就是我們說的要看破,我們為了,學的是覺悟,如果大家覺悟了,為了去修學的是覺悟,而不是個人的這種名利,個人的欲望,你准是意和同悅的。戒和同修。就是大家共同遵守戒律,以佛制定的戒律為我們的行為規范。我們比丘是二百五十條戒律,以戒律來作我們的行為規范,大家來共同遵守。第五個是見和同解。見就是知見,大家依照佛經來研究佛理,知見都是相和的。第六個利和同均。大家所獲得的利益,這些都是平均分配,平等受用,這個非常關鍵的,這樣才沒有矛盾嘛,要利和同均。千二百五十人俱,般若會上聽眾無量,這裡只列舉出了常隨眾。佛最初在鹿野苑度的憍陳如五比丘,這五比丘也是跟佛從皇宮裡出來的,侍者,最後都跟隨佛出家,這五比丘。然後度的是迦葉三兄弟,迦葉三兄弟呢,不是我們看的摩诃迦葉。我們大雄寶殿上的佛的兩邊的侍者,一個是阿難尊者,一個是摩诃迦葉,大迦葉尊者。在佛的弟子中呢,有五位叫迦葉的,一個就是我們大雄寶殿上面的摩诃迦葉,還有就是十力迦葉,這裡所說的迦葉三兄弟呢,是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這三兄弟呢,他們都是修拜火教的,因為有點神通有點能力,所以這個優樓頻螺迦葉,皇帝把他尊為國師。當時佛觀察到作為國師的優樓頻螺迦葉,他得度的因緣成熟了,佛就到他住的地方,現這個大神力來折服他的傲慢,於是這個優樓頻螺迦葉,他就歸依了佛,率領他的五百弟子,依佛為師。他的兩個弟弟呢,也各有二百五十人,也都隨佛出家。後面佛又度化捨利弗和目犍連,他們也各有一百人。還有這個耶捨長者子,以及他的同學共五十人,總共是千二百五十五人,現在把零數去掉,所以是千二百五十人俱。俱就是同堂聚會不相捨離的意思,這些常隨眾呢,這些千二百五十人呢,感佛度脫的深恩,常隨佛學,常侍佛前,與佛俱在一處不離左右。還有一個意思,這千二百五十人呢,因為我們剛才講到了,他們都是從外道度化過來的,還有一定的習氣,他們為了降伏自己的習氣,要常隨佛學的,來改正自己的習氣,修學無為之法,這就是本經的通序當中的六種成就,這就是通序。